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技術論文 >

跟隨魯潔先生學習道德教育哲學

發(fā)布時間:2018-03-31 08:57

  本文選題:魯潔 切入點:道德 出處:《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摘要】:魯潔先生對當代中國教育學理論,尤其是德育理論有著重大的、特殊的貢獻。道德教育哲學是她治教育學的核心和靈魂,以道德之"眼"看教育、思教育是她教育學術思想的明顯標識。她建構的是有"人"的和"為人"的德育,是以人的生活為堅實基礎的德育。她一直在關注對西方現(xiàn)代化的反思,她不迷信過度物質(zhì)化、占有式的西方現(xiàn)代化,同時卻高度重視西方現(xiàn)代人本主義的新發(fā)展,敏感于它們區(qū)別于近代人本主義的新特征。她完全不滿足于傳統(tǒng)的道德概念,她試圖沖破規(guī)范論的道德解釋論,沖破知識論的道德解釋論,沖破工具論的道德解釋論以及現(xiàn)存論的道德解釋論。她已相當完整地構筑起道德教育哲學的理論大廈,也相當深刻地回應了中國社會轉(zhuǎn)型中道德教育面臨的種種現(xiàn)實問題。祝賀她壽辰的最好方式無疑是激發(fā)人們重溫她的作品,走進她的學術生活,更深入一些地研究她的思想。
[Abstract]:Mr. Lu Jie has made great and special contribution to contemporary Chinese pedagogy theory, especially moral education theory.The philosophy of moral education is the core and soul of her pedagogy.What she constructs is moral education with "people" and "being human", which is based on human life.She has been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eflection on the western modernization. She is not superstitious about the excessive materialization and the possessive western moderniza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sh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modern humanism and is sensitive to their new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modern humanism.She is not satisfi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oral concept. She tries to break through the moral explanation of normative theory, the moral interpretation theory of knowledge theory, the moral interpretation theory of instrumentalism and the moral interpretation theory of extant theory.She has constructed the theoretical edifice of moral education philosophy quite completely, and has also responded to various practical problems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The best way to congratulate her on her birthday is undoubtedly to inspire people to revisit her work, enter her academic life, and study her ideas more deeply.
【作者單位】: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nóng)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
【分類號】:G40-0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魯潔;走向世界歷史的人——論人的轉(zhuǎn)型與教育[J];教育研究;1999年11期

2 魯潔;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礎——道德教育當代轉(zhuǎn)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3 魯潔;道德危機:一個現(xiàn)代化的悖論[J];中國教育學刊;2001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夫偉;“吸引教育”與成人教育發(fā)展[J];北京成人教育;2001年08期

2 李毅紅;充分認識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3 王嘯;全球化時代的中國道德教育[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4 駱映;體育教學學生主體參與價值略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5 呂維敏;充分認識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本溪冶金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6 李征;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視野中的成人教育[J];成人教育;2003年Z1期

7 魏書敏,劉君雯;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意義[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8 石英姿;論道德教育中培養(yǎng)道德智慧的重要性[J];丹東師專學報;2003年02期

9 郭志峰;關于德育新模式的再思考[J];東疆學刊;1998年02期

10 馮文全;論當前學校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愛玲;學前創(chuàng)造教育課程及其理論構建[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畢世響;鄉(xiāng)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3 劉濟良;論我國青少年的價值觀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李家成;關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丁錦宏;品格教育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朱曉宏;學校對學生道德成長影響之檢討[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李偉勝;現(xiàn)成生活與可能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姚遠峰;尋求意義:現(xiàn)代教育之轉(zhuǎn)型[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周湘蓮;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整體構建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范庭衛(wèi);教學過程理論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鐵軍;思想政治教育生態(tài)觀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2 宋金霞;大學生生態(tài)道德教育研究[D];廣西大學;2007年

3 邵玲;研究生學習觀的個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4 辛辰;網(wǎng)絡德育論[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5 張宏濤;論網(wǎng)絡時代的教師角色[D];河南大學;2001年

6 曹漢斌;大學生考試作弊行為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7 程紅艷;生命與教育——呼喚教育的生命意識[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8 張保明;論德育灌輸[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9 李小紅;“主體教育實驗研究”之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1年

10 唐愛民;當代中國大學“做人教育”探論[D];曲阜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張莉;榜樣和移情對幼兒分享行為影響的實驗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8年01期

2 何中華;回到自身:世紀之交的哲學重建[J];學術月刊;1995年10期

,

本文編號:169003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69003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862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