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
本文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文章編號:1006—9860(2009)05一0088一04
《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改革的
實踐研究術
李兆君
(沈陽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遼寧沈陽110034)
摘要:《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的出臺引發(fā)了高等師范院校《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教學改革;趯Α冬F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現狀的考察,本文分析了《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改革的內容及趨勢,提出以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教師指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理論教學與案例教學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驗教
學相結合為特征的立體化教學模式和注重過程性評價的改革思路,解決了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培養(yǎng)的難點,以期提
高師范生的教育技術水平。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教學改革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隨著高師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成為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吨行W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的出臺及現代教育技術實踐的發(fā)展,客觀上要求《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層面進行改革。于是.如何改革,改革成什么樣子便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本文以沈陽師范大學《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改革為實踐域,分析了《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改革的內容與方法,為有效提高師范院校學生的現代教育技術水平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思路。
長的影響。最后。由于以課堂教學為主,因此過于注重知識性內容的考核,忽視了能力、技能的培養(yǎng),忽視了《現代教育技術》開課的根本目的。這些問題一直延續(xù)到本世紀初期。
2004年12月,教育部出臺了《標準》,明確規(guī)定了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的各項指標,使人們更加明晰了教育技術的內容,明晰了基礎教育對師范生的教育技術能力要求,客觀上要求《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進行改革。另一方面,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實踐和研究的深入以及新的教育思想的滲透,大量基于技術的教育教學模式不斷涌現,F代教育技術成為現代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不儀受《標準》的影響,更受教育技術發(fā)展的影響。
那么.應該如何改革,改革成什么樣呢?《現代教育技術》課程作為教師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課程,其改革不是為追求形式上的改革,而是以不斷提高師范生的教育技術能力為目的。因此,《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改革以提升師范生的教育技術能力為根本目標,通過課程改革、教學改革、評價方式改革,形成“i位一體”的改革局面。其中,課程改革是《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改革的基礎。主要以完善課程體系、充實課程資源為目標:教學模式是改革的重點,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供示范為目標;評價方式改革是教學改革的難點,以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方法為目標。
二、課程改革
本世紀初期,《現代教育技術》課程以《教育技術導論》為模板,重視教育技術知識的介紹,在課程內
一、《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現狀與改革的目標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很多師范院校開設了定位于教師教育(或教師職業(yè)技能)類的課程《現代教育技術》,,旨在提升師范生的教育技術能力。但是.由于當時對《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理解不夠深人.有關該課程的一些基本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首先,在教材建設方面。由于人們對教育技術認識的局限,加之對《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地位認識不足,很多學校使用的教材主要以媒體應用、開發(fā)為主要支撐點,介紹各類媒體的特點、媒體設備的原理和操作、媒體資源的制作等內容。缺少對整個教學系統的系統分析和設計,與基礎教育教學銜接較差。同時課程資源多以紙質文本資源為主.因此課程內容和課程資源建設存在明顯的不足。其次,在教學方法方面,受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強化教師地位,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忽視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形成了“教教育技術的人不用教育技術”的現象,忽視了教學對學生未來職業(yè)成
萬方數據
88
Word文檔免費下載:《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 (下載1-5頁,共5頁)
本文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203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ykj/12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