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核心自我評價的中介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19:59
社交焦慮(Social Anxiety)是指對某一種或多種人際處境有強烈的憂慮、緊張不安或恐懼的情緒反應和回避行為。國內(nèi)外對初中生社交焦慮也有不少研究,研究表明初中生社交焦慮形成的因素很多。既有外在環(huán)境的因素,也包括個體自身的因素。外在因素中家庭因素是最為直接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成長場所,父母對孩子的教養(yǎng)方式成為影響孩子發(fā)展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個體自身因素中的核心自我評價也是影響社交焦慮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探討了初中生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核心自我評價的兩兩相關以及核心自我評價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EMBU)、核心自我評價問卷、青少年社交焦慮量表(SAS-A),對壽光市某中學的357名初中學生進行調(diào)查,考察了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社交焦慮的關系,以及核心自我評價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得出如下結論:(1)初中生的社交焦慮在性別、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上存在顯著差異。初中男生的社交焦慮顯著高于初中女生,農(nóng)村初中生的社交焦慮顯著高于城鎮(zhèn)初中生,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初中生,社交焦慮水平越低。(2)初中生社交焦慮與父親和母親的情感溫暖理解呈顯著負相關,與父親和母親的懲罰嚴厲、過分...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與問題提出
1 社交焦慮及相關研究
1.1 社交焦慮的概念
1.2 社交焦慮的成因
1.3 社交焦慮的影響因素
2 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
2.1 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界定
2.2 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測量
2.3 社交焦慮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
3 社交焦慮與核心自我評價的關系
3.1 核心自我評價的概念
3.2 核心自我評價的測量
3.3 社交焦慮與核心自我評價的關系
4 問題的提出
5 研究假設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 被試
2 研究工具
2.1 社交焦慮量表
2.2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
2.3 核心自我評價問卷
3 施測過程與數(shù)據(jù)處理
第三部分 研究結果
1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2 初中生社交焦慮、父母教養(yǎng)方式、核心自我評價的現(xiàn)狀
2.1 初中生社交焦慮的基本情況分析
2.2 初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現(xiàn)狀
2.3 初中生核心自我評價的基本情況分析
3 初中生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核心自我評價的關系分析
3.1 初中生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核心自我評價的相關分析
3.2 初中生核心自我評價在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社交焦慮的關系中的中介效應檢驗
第四部分 討論
1 初中生社交焦慮、父母教養(yǎng)方式、核心自我評價的基本特點
1.1 初中生社交焦慮的基本特點
1.2 初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基本特點
1.3 初中生核心自我評價的基本特點
2 初中生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核心自我評價的關系
2.1 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
2.2 社交焦慮與核心自我評價的關系
2.3 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核心自我評價的關系
2.4 核心自我評價在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中的中介作用
3 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第五部分 教育建議
1 開設家長課程,改善父母教養(yǎng)方式
2 提高初中生的核心自我評價水平
3 加強對初中生社交技能的培養(yǎng)
第六部分 研究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生成人依戀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基于北京高校橫斷面調(diào)查[J]. 李真,李文秀,黃紫薇,楊鳳池,張輝.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8(05)
[2]大學生核心自我評價與社交焦慮的關系——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J]. 李秀錦,孟迎芳. 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1)
[3]大學生社交焦慮與核心自我評價、核心反思評價關系研究[J]. 溫焱,楊雅珺,岳彩鎮(zhèn). 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6(02)
[4]社交焦慮的生物學基礎:生理、遺傳和進化的證據(jù)[J]. 景雅芹,賀司琪,賀金波,周玲玲,李靜. 心理科學進展. 2015(08)
[5]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城鄉(xiāng)初中生社交焦慮的關系[J]. 李秀麗,王美芳. 青少年學刊. 2015(02)
[6]中學生社交焦慮與自我概念、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J]. 梁若楓,鄭磊磊.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5(03)
[7]城市流動兒童孤獨及社交焦慮與人格特征及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J]. 張翔,王娟,陳良輝,吳嬌嬌,游麗.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4(06)
[8]父母沖突影響青少年抑郁和社交焦慮——基于認知-情境理論和情緒安全感理論[J]. 王明忠,范翠英,周宗奎,陳武. 心理學報. 2014(01)
[9]大學生核心自我評價、社交焦慮與自我和諧的研究[J]. 王小燕,劉盛敏. 教育教學論壇. 2013(29)
[10]青少年核心自我評價、積極情緒和生活滿意度的關系[J]. 何丹,易芳.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3(06)
碩士論文
[1]大學生核心自我評價對社交焦慮的影響[D]. 李秀錦.福建師范大學 2017
[2]大學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核心自我評價與自我和諧的關系研究[D]. 張柏寧.河北大學 2016
[3]大學新生社交焦慮的社會工作介入[D]. 朱志平.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2013
[4]大學生人際歸因、人際信任和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D]. 許曉旭.河北師范大學 2013
[5]5-6歲兒童社交焦慮與兒童氣質類型的關系的研究[D]. 趙繪.天津師范大學 2013
[6]兒童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氣質類型關系之探討[D]. 郭龍.曲阜師范大學 2011
[7]青少年依戀、應對方式與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D]. 曹羌琴.湖南師范大學 2010
[8]中學生核心自我評價與歸因方式及社交焦慮關系研究[D]. 吳琛.曲阜師范大學 2009
[9]青少年依戀與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D]. 朱海東.西南大學 2008
[10]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團體輔導實驗研究[D]. 張瑾.蘇州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898160
【文章來源】: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與問題提出
1 社交焦慮及相關研究
1.1 社交焦慮的概念
1.2 社交焦慮的成因
1.3 社交焦慮的影響因素
2 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
2.1 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界定
2.2 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測量
2.3 社交焦慮和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
3 社交焦慮與核心自我評價的關系
3.1 核心自我評價的概念
3.2 核心自我評價的測量
3.3 社交焦慮與核心自我評價的關系
4 問題的提出
5 研究假設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 被試
2 研究工具
2.1 社交焦慮量表
2.2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問卷
2.3 核心自我評價問卷
3 施測過程與數(shù)據(jù)處理
第三部分 研究結果
1 共同方法偏差分析
2 初中生社交焦慮、父母教養(yǎng)方式、核心自我評價的現(xiàn)狀
2.1 初中生社交焦慮的基本情況分析
2.2 初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現(xiàn)狀
2.3 初中生核心自我評價的基本情況分析
3 初中生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核心自我評價的關系分析
3.1 初中生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核心自我評價的相關分析
3.2 初中生核心自我評價在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社交焦慮的關系中的中介效應檢驗
第四部分 討論
1 初中生社交焦慮、父母教養(yǎng)方式、核心自我評價的基本特點
1.1 初中生社交焦慮的基本特點
1.2 初中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基本特點
1.3 初中生核心自我評價的基本特點
2 初中生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核心自我評價的關系
2.1 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
2.2 社交焦慮與核心自我評價的關系
2.3 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核心自我評價的關系
2.4 核心自我評價在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中的中介作用
3 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第五部分 教育建議
1 開設家長課程,改善父母教養(yǎng)方式
2 提高初中生的核心自我評價水平
3 加強對初中生社交技能的培養(yǎng)
第六部分 研究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學生成人依戀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基于北京高校橫斷面調(diào)查[J]. 李真,李文秀,黃紫薇,楊鳳池,張輝.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8(05)
[2]大學生核心自我評價與社交焦慮的關系——自我分化的中介作用[J]. 李秀錦,孟迎芳. 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1)
[3]大學生社交焦慮與核心自我評價、核心反思評價關系研究[J]. 溫焱,楊雅珺,岳彩鎮(zhèn). 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6(02)
[4]社交焦慮的生物學基礎:生理、遺傳和進化的證據(jù)[J]. 景雅芹,賀司琪,賀金波,周玲玲,李靜. 心理科學進展. 2015(08)
[5]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城鄉(xiāng)初中生社交焦慮的關系[J]. 李秀麗,王美芳. 青少年學刊. 2015(02)
[6]中學生社交焦慮與自我概念、應對方式的關系研究[J]. 梁若楓,鄭磊磊. 中華全科醫(yī)學. 2015(03)
[7]城市流動兒童孤獨及社交焦慮與人格特征及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J]. 張翔,王娟,陳良輝,吳嬌嬌,游麗.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4(06)
[8]父母沖突影響青少年抑郁和社交焦慮——基于認知-情境理論和情緒安全感理論[J]. 王明忠,范翠英,周宗奎,陳武. 心理學報. 2014(01)
[9]大學生核心自我評價、社交焦慮與自我和諧的研究[J]. 王小燕,劉盛敏. 教育教學論壇. 2013(29)
[10]青少年核心自我評價、積極情緒和生活滿意度的關系[J]. 何丹,易芳.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3(06)
碩士論文
[1]大學生核心自我評價對社交焦慮的影響[D]. 李秀錦.福建師范大學 2017
[2]大學生家庭教養(yǎng)方式、核心自我評價與自我和諧的關系研究[D]. 張柏寧.河北大學 2016
[3]大學新生社交焦慮的社會工作介入[D]. 朱志平.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2013
[4]大學生人際歸因、人際信任和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D]. 許曉旭.河北師范大學 2013
[5]5-6歲兒童社交焦慮與兒童氣質類型的關系的研究[D]. 趙繪.天津師范大學 2013
[6]兒童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氣質類型關系之探討[D]. 郭龍.曲阜師范大學 2011
[7]青少年依戀、應對方式與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D]. 曹羌琴.湖南師范大學 2010
[8]中學生核心自我評價與歸因方式及社交焦慮關系研究[D]. 吳琛.曲阜師范大學 2009
[9]青少年依戀與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D]. 朱海東.西南大學 2008
[10]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團體輔導實驗研究[D]. 張瑾.蘇州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8981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28981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