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術學研究的現(xiàn)狀和趨勢——2004~2008年《中國電化教育》載文分析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徐曉東;教育技術學的研究領域及其研究方法[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2 項國雄;趙蕓輝;;從《電化教育研究》刊發(fā)的論文看教育技術學研究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3 李俊;陶芳;張屹;;從會議議題看教育技術研究現(xiàn)狀與趨勢——基于歷屆ICWL國際會議議題的內容分析[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08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嘉;彭習梅;;對教育技術學邏輯起點研究的若干思考[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2 胡來林;安玉潔;;近十年來我國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的回顧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3 王陸;;信息化教育研究中的新內容:互動關系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4 李世改;孫衛(wèi)華;李紅梅;;近五年教育技術學優(yōu)秀碩士學位論文內容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5 查曉瑜;;教育技術的局限性初探[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6 徐曉東;;從組間比較到個體內比較的回歸:重構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論[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7 周榕;謝百治;;基于文獻分析看醫(yī)學教育技術研究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8 姚巧紅;于晶雙;徐沖;;教育技術研究范式述評[J];電化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9 楊麗娜;;中國教育技術學研究現(xiàn)狀探析與反思——《電化教育研究》近10年載文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10 葉良明;;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育傳播學與教育技術學的比較研究設想[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趙可云;教育技術實驗研究方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葉正波;教育議事會:一個微觀教育管理體制的變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汪基德;中國教育技術學科的發(fā)展與反思[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左明章;論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價值[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晏興琳;多媒體教學環(huán)境因素對課堂互動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楊紅燕;VCT項目促進高中信息技術教案設計的個案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3 岳麗娟;我國教育技術學研究熱點與趨勢概觀[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李晶;深入發(fā)展時期教育技術理論演變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6年
5 姚銳;關于技術與學習理論互動關系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6 曾巍;教育技術學身份危機及其消解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7 王欣冉;新近智能導引系統(tǒng)的特點、實效與研發(fā)機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8 沈夏林;網(wǎng)絡學習環(huán)境中歷史記錄導航的實驗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9 劉軍;e環(huán)境下高校合作研究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楊彥棟;中國教育技術學理論體系構建探索[D];云南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祝智庭,孟琦;從美國博士學位論文元分析看教育技術研究趨向[J];電化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2 焦建利;教育技術學研究的歷史演化與未來趨勢——從2975篇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看研究選題與方法的變化[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 南國農;;教育技術學科建設:中國道路[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徐曉東;教育研究中實驗方法的意義與局限性的研究[J];教育科學;2001年04期
5 李方;論教育論文評價的標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01期
6 周彩霞,宋繼華;教育技術學專業(yè)研究生學位論文元分析[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5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邱均平,余以勝;內容分析與知識獲取的比較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5年06期
2 劉志輝;蘇娜;張志強;;基于內容分析法的科學思想庫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0年06期
3 褚金濤;;1999-2004年國外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領域的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05年07期
4 趙蓉英,鄒菲;內容分析法學科基本理論問題探討[J];圖書情報工作;2005年06期
5 王知津;王秀香;劉念;黃瑩瑩;;國外索引研究進展:以The Indexer為例[J];晉圖學刊;2010年04期
6 《中國傳媒發(fā)展指數(shù)報告(2011)》項目組;;2010年的傳媒經(jīng)濟研究:跨界與整合[J];國際新聞界;2011年01期
7 邱均平;鄒菲;;國內容分析法的研究進展[J];圖書館雜志;2003年04期
8 張蕊,邱均平,周黎明;計算機輔助內容分析軟件進展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5年06期
9 劉曉瑩;;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現(xiàn)狀與趨勢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10 趙丹僖;;圖書情報領域中內容分析法研究進展與趨勢[J];圖書館學研究;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杜屏;李琳琳;;基于內容分析法的我國學校效能研究綜述[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董青;單保恩;;Syk—乳腺癌相關基因研究領域中的新寵[A];中國免疫學會第四屆學術大會會議議程及論文摘要集[C];2002年
3 柳士順;凌文輇;;企業(yè)CEO的執(zhí)行力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楊善讓;翟國冬;徐志明;王建國;王升龍;孫靈方;;換熱設備污垢的預測、監(jiān)測和對策——一個值得關注的研究領域[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下冊)[C];2001年
5 劉邦春;彭運石;;和平心理學發(fā)展歷程的回顧與反思[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6 井冬梅;任廣耀;;對我國體育新聞報道人文關懷的思考——以報紙體育報道為例[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7 肖杰;艾辛;劉明月;陳小虎;;野菜資源開發(fā)利用中應加強研究的領域[A];園藝學文集——湖南省園藝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張幼蒂;王玉浚;;采礦系統(tǒng)工程及其發(fā)展趨勢探討[A];世紀之交的煤炭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9 王佳琦;茍娟瓊;;信息資源整合理論與實踐研究現(xiàn)狀分析[A];中國信息經(jīng)濟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靳知勤;邱怡貞;;從臺灣學位論文分析來看臺灣社會變遷中的環(huán)境教育[A];2007年海峽兩岸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施慧;化學工程研究領域成果喜人[N];中國化工報;2000年
2 謝利江邋馮智;我市玉米頂腐病研究有重大突破[N];張掖日報;2007年
3 記者董映璧;俄在激光器研究領域獲新突破[N];科技日報;2002年
4 記者 金敏華;深圳科研成果首登世界一流科學雜志[N];深圳商報;2006年
5 李玫;深圳一中學教師提出國際性數(shù)學猜想[N];深圳特區(qū)報;2007年
6 記者 付凡軍;新疆在沙漠公路研究領域達國際領先水平[N];新疆科技報(漢);2006年
7 記者 郭姜寧;防治沙漠化應叢三大研究領域攻關[N];科技日報;2000年
8 石汝娟;能源作物成為作物研究領域新亮點[N];農資導報;2007年
9 王臘喜 本報記者 徐敏;60歲,開拓新研究領域[N];解放日報;2004年
10 張艷;小麥研究領域的驕子[N];農民日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小波;潰瘍性結腸炎中醫(yī)辨治理論模型的重構與初步確證[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2 黃剛;應用內容分析法統(tǒng)一重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醫(yī)辨治規(guī)律[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3 陳莉莉;龔育之與中共黨史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4 龐秋華;絕經(jīng)綜合征病證評定量表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5 莫長煒;降低成本的途徑對產品創(chuàng)新速度的影響[D];廈門大學;2008年
6 老膺榮;構建類風濕關節(jié)炎中醫(yī)復雜干預方案的方法學初步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7 王浩斌;中國馬克思主義解釋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8 王曰芬;文獻計量法與內容分析法的綜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9 連鳳梅;“隨癥施量”關鍵要素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10 宋歌;中醫(yī)酒病證治理論總結與解酒方實驗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燕文慧;二十世紀國際上廣告心理研究之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2 左琳;華文平面廣告創(chuàng)意形式和創(chuàng)意內容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3 殷飛;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教育碩士學位論文內容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黃婉怡;基于內容分析法的急性缺血性中風證候臨床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探討[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5 任亞南;質化方法在教科書研究中運用的現(xiàn)狀分析及問題反思[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龍韻如;2008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競選廣告[D];廈門大學;2009年
7 張韻;智力資本報告在我國應用的可行性研究[D];東華大學;2007年
8 宋子侖;臺灣地區(qū)十年間(1996~2005)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分析[D];暨南大學;2007年
9 許菲;中美電視商業(yè)廣告的文化價值對比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10 陳維靜;臺灣“總統(tǒng)”競選廣告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6193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2619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