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義對公共教育發(fā)展的影響
[Abstract]:Neoliberalism is the mainstream economic theory of western countries in the 1980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oliberal thought, public education in the world show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arketization and privatization, and this development trend is more and more far away from the pursuit of public welfare in public education. In order to get out of the predicament of the times, public education must return to its public characteristics and abide by its true value pursuit of equality, justice and rights.
【作者單位】: 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40-G5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朱家存;周興國;;論公共教育的公共性及實踐表征[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4期
2 勞凱聲;公共教育體制改革中的倫理問題[J];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3 樊改霞;;國際公共教育的發(fā)展歷程:一個經(jīng)濟學的視角[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2期
4 鄭新蓉;;公共教育的平等理念與制度[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0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巨生良;;和諧社會中的教育公平問題探討[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2 王飛;張寶昆;;大規(guī)模國家級選拔性教育考試公平問題的政治學研究[J];湖北招生考試;2007年24期
3 王長樂;;“統(tǒng)一高考”本質上只是一種權宜性制度[J];湖北招生考試;2008年04期
4 吳洪富;;成人高等教育機構的兩難處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01期
5 勞凱聲;;教育體制改革中的高等學校法律地位變遷[J];中國教育法制評論;2007年00期
6 劉向政;;教育市場化模式下的高等?茖W校英語教育不公平性問題探討[J];經(jīng)濟師;2007年06期
7 本刊編輯部;;2005中國教育研究前沿與熱點問題年度報告[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8 于發(fā)友;趙慧玲;趙承福;;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指標體系和標準建構[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9 付燕;;倫理視角下的教育產(chǎn)業(yè)化[J];教書育人;2007年06期
10 傅穎盈;;從美國的新民主主義對教育的影響看中國的教育改革[J];科技信息;2011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敬然;政府分權下大學自主的實現(xiàn)[D];吉林大學;2011年
2 祝志芬;中國義務教育福利制度的發(fā)展及其完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洪志忠;教師績效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妹芝;促進平等,,追求卓越[D];河北大學;2011年
5 于發(fā)友;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朱平;制度倫理視角下的高等教育制度[D];廈門大學;2007年
7 金保華;論教育管理的倫理基礎[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8 吳景松;政府職能轉變視野中的公共教育治理范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安曉敏;教育公平指標體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王后雄;我國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楠;高等教育省級統(tǒng)籌權力結構優(yōu)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曲樂;我國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帥;女性主義倫理學的道德觀及其教育啟示[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4 丁倩倩;前提與基礎:公共藝術教育的公共性思考[D];浙江大學;2011年
5 王保平;憲政視角之中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思考[D];南昌大學;2011年
6 陳建棟;公共教育視角下的民辦高中發(fā)展問題的思考[D];寧波大學;2011年
7 任煒偉;新時期大學生挫折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高銘;美國中小學州級統(tǒng)一考試制度探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高喜龍;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邵志德;新自由主義影響下的公共教育資源分配機制改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汪利兵;九十年代以來英國中小學教育改革的新進展[J];比較教育研究;1995年06期
2 王柱國;美國教育管理的法律基礎[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4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家存;周興國;;論公共教育的公共性及實踐表征[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04期
2 張濟洲;全球化背景下的英美新自由主義課程改革[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5年07期
3 樊改霞;;現(xiàn)代公共教育的制度轉型:公共性的失落[J];教育導刊;2008年04期
4 李玉;;普世價值是否及何以可能[J];才智;2009年24期
5 黃靜波;國際貿(mào)易政策的新自由主義發(fā)展趨勢[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6 吳劍;近年來國內(nèi)自由主義問題研究綜述[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7 張軍;郭旺;;新自由主義思潮的淵源與警示[J];理論觀察;2005年06期
8 彭東輝;李瑞娟;;新自由主義的發(fā)展取向及其批判[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9 吳懷友;曹休寧;;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關系新論[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10 閆巖;;新自由主義以及經(jīng)濟全球化下的中國城市發(fā)展[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剛;王琪;;公共行政的“公共性”研究[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肖東方;;公共性: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價值導向[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張俊選;;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及其實現(xiàn)途徑[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張立榮;明英文;;“公共性”語境下的政府危機公關創(chuàng)新探討[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崔旺來;;海洋管理的公共性研究[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張翼;;和諧之道——城市規(guī)劃公共傳統(tǒng)的回歸與復興[A];和諧城市規(guī)劃——2007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王慧軍;;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與我國公共物品供給體系的完善[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李景鵬;;總序[A];入世與政府先行[C];2002年
9 ;和諧社會:公共性與公共治理[A];和諧社會:公共性與公共治理——2004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C];2004年
10 張琴;周紅芹;;探析公共性對政府行為的雙重效用[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延楓;以“三個代表”為指導分析研究新自由主義[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2 王宏偉;警惕新自由主義的社會保障理論陷阱[N];中國社會報;2004年
3 劉元琪 編譯;新自由主義禍害發(fā)展中國家的農(nóng)業(yè)[N];社會科學報;2004年
4 ;法國否定經(jīng)濟新自由主義[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5 [美]馬歇爾·薩林斯邋羅楊;后現(xiàn)代主義、新自由主義、文化和人性[N];文匯報;2008年
6 邢志剛;平衡發(fā)展:超越新自由主義[N];社會科學報;2004年
7 萬俊人;新自由主義的“華盛頓共識”[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8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 朱安東;從“洋教條”中解放出來[N];中國教育報;2008年
9 張晨;陰謀論,還是諫言書?[N];光明日報;2009年
10 [美] 威廉·K·塔布 呂增奎/編譯;新自由主義種下什么果實[N];社會科學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蕾;從強公共性到弱公共性[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陳福祥;公共性職業(yè)教育培訓的有效供給[D];西南大學;2011年
3 馬青;縣域內(nèi)義務教育管理公共性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茂聰;論教育公共性及其保障[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樊改霞;公共教育的現(xiàn)代性轉型及其困境[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6 吳忠超;無法走出的困境[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劉雪華;論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一種公共權力的視角[D];吉林大學;2004年
8 吳士新;中國當代公共藝術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9 王幼英;當代西方“第三條道路”興衰的政治學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10 牛文俊;戰(zhàn)后美國利潤率長期變動的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靜;新自由主義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0年
2 關爽;論進一步強化我國政府權力公共性的對策[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薇;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流失與防治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4 劉世衡;新自由主義及其在當代中國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5 蔣yN;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分析:新自由主義理論思潮的視角[D];蘇州大學;2005年
6 袁蓉其;論我國電子政府之公共性[D];四川大學;2005年
7 黃秋霞;新自由主義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8 張青青;論中國公共頻道“公共性”的強化[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9 程露;博物館的公共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10 張愛玲;新自由主義的理性批判[D];新疆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101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2510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