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質教育應成為上海教育的新追求
[Abstract]:Shanghai education has already crossed the "shortage economy" era. In the past, the practice of putting the government's main financial resourc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small number of key schools has lost the foundation of its existence under the idea of "running every school well and teaching each student well".
【作者單位】: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上海師范大學;
【分類號】:G52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政濤;優(yōu)質教育的理想與實踐[J];中小學管理;2004年03期
2 ;基礎教育要向優(yōu)質教育發(fā)展[J];廣東教育;2004年01期
3 張小春;"小班化教育"是優(yōu)質教育的必由之路[J];河北教育;2005年01期
4 朱培元;對做大做強優(yōu)質教育的一點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02年Z2期
5 萬小平;讓學生享有與世界同步的優(yōu)質教育[J];江蘇教育;2001年24期
6 沙培寧;聚焦優(yōu)質教育──“基礎教育的使命──努力辦好優(yōu)質教育”學術研討會綜述[J];中小學管理;2004年03期
7 趙長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如何看優(yōu)質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09期
8 朱明德;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洋思初中優(yōu)質教育的實踐[J];內(nèi)蒙古教育;2003年07期
9 王毓;關于優(yōu)質教育的理性思索[J];當代教育科學;2004年07期
10 郭惠卿;優(yōu)質教育發(fā)展的思考與實踐[J];山西教育;200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馮星燦;;試論高考“非考試競爭”與教育公平[A];招生考試科研論文集[C];2005年
2 胡蓉;;農(nóng)村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與教育公平[A];職業(yè)教育為三農(nóng)服務的新思路新模式——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周琴;;由海南“高考移民”說起——透視我國高考招生政策[A];和諧高考 陽光招生——《高校招生》雜志理論研究專輯[C];2006年
4 顧永良;;困境中充分體現(xiàn)教育的公平——農(nóng)村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期不完全報告[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黎吉秀;;對我國西部教育公平問題與政府職責的認識與思考[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彭宇文;張朝強;;踐行科學發(fā)展觀,促進教育公平[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潘琴;;關于貴州農(nóng)村教育——對貴州農(nóng)村教育的幾點思考[A];“科學發(fā)展觀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8 于蓮潔;;公開 公正 公平——高招錄取工作永恒的主題[A];和諧高考 陽光招生——《高校招生》雜志理論研究專輯[C];2006年
9 陳宜安;楊孔熾;;走向社會公平與和諧的現(xiàn)實之路──兼析福建省終身教育立法的內(nèi)容特點與意義[A];2005年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暨和諧社會與成人教育論壇論文集[C];2005年
10 李祖超;;實現(xiàn)教育公平為構建和諧湖北服務研究報告[A];2006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康磊;讓每個孩子都享受優(yōu)質教育[N];長春日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朱海斌;讓優(yōu)質教育惠及百姓[N];吐魯番報(漢);2009年
3 記者 江蕓涵;2020年城鄉(xiāng)居民子女人人享有優(yōu)質教育[N];四川日報;2009年
4 計靜 本報記者 于洪全;紅旗街道:為打造大連西部優(yōu)質教育做貢獻[N];大連日報;2009年
5 實習生 甄小燕;感受國外優(yōu)質教育的“國內(nèi)留學”[N];中國教育報;2005年
6 記者 李愛銘;上海郊區(qū)優(yōu)質教育“擴容”[N];解放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王樂 王柏玲;讓農(nóng)村孩子享受優(yōu)質教育[N];文匯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新月 本報通訊員 徐詞;五年再造優(yōu)質教育新城[N];蘇州日報;2009年
9 郁鑫鵬 劉夢 朱家忠 黃繼妍 (本報記者 郁鑫鵬 實習生 劉夢);讓城鄉(xiāng)孩子共享優(yōu)質教育[N];江西日報;2009年
10 記者 白俊峰;讓更多學生享受優(yōu)質教育[N];天津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視角[D];吉林大學;2005年
2 和飛;地方大學辦學理念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3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陳利民;哈佛大學辦學理念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5 楊軍;西北少數(shù)民族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彩霞;二十世紀中國學校校訓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閆德明;學校品牌個性的組織識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唐曉娟;美國擇校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9 陳云奔;教學公平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金龍;教育公正新解[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卉萍;天津市南開區(qū)創(chuàng)辦區(qū)域優(yōu)質教育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2 文晶;教育公平的理論和實踐[D];河南大學;2003年
3 譚春芳;論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過程中的教育公平[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4 蘇延駿;教育公平的法理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王玨翎;教育價值取向與社會轉型期教育公平論析[D];成都理工大學;2004年
6 賽明明;我國教育公平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04年
7 阮彩霞;不平均,卻公平[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李潤洲;我國現(xiàn)階段教育公平問題的理論探討[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9 趙潔;論社會轉型中的教育公平[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汪放;教育公平視野下我國特殊教育立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4176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2417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