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職稱評審給一個鄉(xiāng)村教師帶來的變化

發(fā)布時間:2015-03-23 10:24

我是一個鄉(xiāng)村教師,現(xiàn)已退休,理論水平不高,談不出什么建設性意見來,但我對職稱評審有過親身的經(jīng)歷。把這個經(jīng)歷寫出來,或者也能代表一種意見。
    上個世紀50年代后期,祖國教育事業(yè)飛速發(fā)展,給予了我一個從事教育工作的機會。1958年,我簡師畢業(yè)當了教師。那年,我18歲。1988年評審職稱時,我48歲,已從教30年。其中,前10年教小學高年級的語文、數(shù)學,后20年教初中的語文、政治?梢院敛恢t虛地說,我把最寶貴的年華獻給了教育事業(yè)。
    可是很遺憾,,評審職稱時,我連個中級職稱都沒評上。
    當年,我是學校的教學骨干。我所教的課歷次考試成績都不錯。學校領導每年讓我教初三畢業(yè)班。評審職稱時,聯(lián)校領導(聯(lián)校長陳富生)把我排在中教一級的第一名。可是,當審批名單下來的時候,我傻眼了。中教一級的名單里沒有我,我是中教二級。一位有中師學歷的同事,出人意料地被評上了中教一級。這位同事教不了主課,一直教副課。他的課時,常常被主課老師“侵占”。他圖清閑,樂得自在,也很少走進課堂。申報名單里沒有他的名字,他本人也沒有被評上的希望。等評審結(jié)果出來,他喜出望外地說,受苦的不掙錢,掙錢的不受苦。這真是千古不變的理兒啊。
    我像個受騙的孩子,滿腹不平和委屈,心里堵上了棉花一樣難受。但一個七尺男兒,怎能為一個職稱長吁短嘆呢?我拿起阿Q的法寶,安慰起自己來。
    我只上過六年小學,兩年簡師,不過是個初中二年級的文化水平。教初中已是抬舉我了,又何談一級二級?這樣一想,也算給自己一個臺階下,心里便坦然多了。
    于是一切照舊,寫教案、上課、批改作業(yè),像過去的30年一樣。語文、政治是中考科目。為了減輕學生的復習負擔,我除了要講授新課,還得反復翻閱三年的課本,盡量地縮小范圍,把考試重點找準確。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農(nóng)民的孩子出路不多,念書算是最好的一種。我是農(nóng)民的孩子,也愛這些農(nóng)民的孩子。為了他們的美好前程,我忘掉了個人的榮辱得失。

   豈料,我在學校的處境越來越不妙。評上中級職稱的同事們,課余時間在一起有說有笑,優(yōu)越感、幸福感十足。我被冷落一旁。友好被同情和憐憫所代替,周圍的目光變得復雜起來。我感到了無形的壓力,情緒不由得低落。這并不是我的夸張,那個時代過來的人,對此應深有體會。
    雖然在人前,我還是裝作無所謂的。但我開始躲避我的同事們,以免遭受他們那種目光。接著來了一位聯(lián)校校長,屬于思想活躍、年輕有為的一類。他新人新思想,上任三把火,親自為中心校篩選初三畢業(yè)班的老師。這位聯(lián)校長了解到我的學歷和職稱,認為我教初三的語文、政治不甚穩(wěn)妥,教小學甚至也有些問題,便說我年紀大了,分配我代了體育課。我像被人從講臺上扔了下來,失落和悲憤充斥著我的內(nèi)心。但我也明白適者生存的道理。體育就體育,教好體育照樣不錯。農(nóng)村學校的體育課,不過是學生到操場玩上一堂課。除了滿地的碎石子,操場上沒有一件體育設施。學生們追逐嬉戲,砸個沙包,跳個繩子,便是體育課。已過知天命的我,帶著孩子們在操場上蹦蹦跳跳。我在朔縣師范學過一些體育常識,便利用三分之一的時間給孩子們講一講,比如如何跳高,如何跳遠,如何扔鉛球,如何扔鐵餅,籃球怎么打等等。對孩子們來說,這不過是畫餅充饑,他們卻聽得十分入迷、專注。我的體育課其他老師不能隨便侵占,這是我的原則。這大約也引起了某些老師和領導的不快。
    1993年下半學期開學,學校通知我到8里外的車道口小學任教。對我來說,這已算不得什么。車道口學校的校長是我的老相識,非常歡迎我,又叫我代主課,四年級的語文、數(shù)學,但我已經(jīng)心灰意冷。教主課,怕耽誤了孩子們。這位老兄軟纏硬磨,我最終又同意了。第二年(1994年),開學的前兩天,新上任的中心校長姜福到了我家,請我代初三班的語文,并說,聯(lián)校長也同意了。我那時已申請了提前退休,就如實對姜福說了。并告訴他另請高明吧。他一聽急了,說了一大堆“幫忙”“面子”之類的話。剛剛結(jié)束的中考,中心校一百多個畢業(yè)生,只走了一個中專,可謂慘不忍睹。
    話說到這里,又是多年的交情,我不好再推辭,就又回到中心校教初三的語文。
    1995年3月,教育局批準我提前退休。我還是把這一屆畢業(yè)班代完。7月,學生們參加了中考后,我離開了學校。退休時,我是中教二級。
    以上便是我在職稱評審制前后的不同遭遇。評審前我是一位好老師。評審之后,我因為職稱受到歧視和排擠,荒廢了后面寶貴的10年。下面我談點對職稱制的看法。
    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我認為不宜評審職稱,或者不能唯職稱論。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他們做的都是基礎工作,難度和工作量大體一樣,都很辛苦,用職稱來區(qū)分有失公允。二是,利益驅(qū)動,職稱銅臭味太重,花錢買職稱時有發(fā)生。三是,職稱評審的唯文憑化,嚴重挫傷部分優(yōu)秀老師的積極性(文憑不能完全代表水平,這話大概不是很錯)。而且,職稱決定收入,部分老師失去了平常心。
    據(jù)我了解,農(nóng)村學校里,有職稱的不求進取,但終生受益;沒職稱的灰心喪氣,情緒低落,得過且過。有人引用木匠做風箱的行話來形容:一兩酒,一兩風;二兩酒,二兩風。
    有些農(nóng)村的學校,在校學生越來越少。農(nóng)民本來收入不高,但為了孩子的前途,舍近求遠,把子女紛紛送到私立學校。如我從教多年的中心校,以前在校學生八百余名。其中小學五百名,初中三百多名。現(xiàn)在該校學生不足百名。小學七十余名,初中十八名,初三已空無一人。這種可悲的狀況與學校的管理和老師的工作態(tài)度是有直接關系的。



本文編號:1852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sxd/1852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c803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