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物理學困生轉化策略的研究 ————以萊西市唐家莊中學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3-03-03 18:11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和進一步深化,學困生目前面臨的困境進一步突出,因此,將學困生有效轉化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而又緊迫的工作。物理教育核心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具備科學素養(yǎng)的能力,這主要是基于物理作為一門以實驗為核心的自然基礎學科。對于初中生來說,只有打好了學習物理的基礎,在以后的物理學習中才會越來越順暢。因此,有效的轉化物理學困生顯得尤為重要,最主要的就是找到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因材施教,便可以有效的轉化他們的態(tài)度,進而達到轉化的目的。本文通過問卷調查以及學生訪談等主要調查方式,對我校(萊西市唐家莊中學)現(xiàn)有的初中物理學困生進行了調查,確定了我校物理學困生的數(shù)量,并針對初中物理教育學困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進行了系統(tǒng)地分析,包括物理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物理學困生和其他學科的學困生之間的差異化。物理學困生的產(chǎn)生離不開內因和外因,內因主要是學生本人,外因主要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影響,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最終學困生由此產(chǎn)生。從家庭的角度來看,一是由于學生家長自身學歷水平的限制,加上大部分的學生家長整天忙于種甜瓜大棚,從思想上對孩子的管教沒有足夠的重視,對孩子的心理成長關心不夠;二是消極的教育思想...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4 研究對象和方法
1.4.1 研究對象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的界定及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學困生的界定
2.1.2 物理學困生的界定
2.2 相關的理論基礎
2.2.1 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
2.2.2 馬卡連柯的家庭教育理論
2.2.3 沙塔洛夫“綱要信號”圖表教學法理論
第3章 中物理學困生的調查與分析
3.1 調查目的
3.2 調查對象
3.3 問卷設計
3.4 問卷調查的統(tǒng)計與分析
3.4.1 學習動機調查
3.4.2 學習興趣調查
3.4.3 學習信心與意志力的調查
3.4.4 學習習慣與學習態(tài)度的調查
3.4.5 物理學困生與其他學科的學困生的區(qū)別
第4章 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4.1 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及校園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
4.1.1 物理教師的授課方法欠妥影響了學生的物理學習
4.1.2 教師缺乏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定位,忽視教書育人的本分
4.1.3 缺少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4.1.4 學校推行的應試化教育
4.2 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
4.2.1 缺乏明確的學習動力和目標
4.2.2 缺少學習物理的興趣
4.2.3 缺少學好物理的信心
4.2.4 沒有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學習習慣
4.3 家庭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
4.3.1 家長對子女成才的過度期待
4.3.2 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不健康,缺少有效互動
第5章 轉化初中物理學困生的策略
5.1 教學指導策略
5.1.1 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幫助其找到學習動力
5.1.2 幫助學生找到學習興趣
5.1.3 幫助學生養(yǎng)成優(yōu)秀的學習習慣
5.2 優(yōu)化授課策略
5.2.1 物理教師著重幫助學困生的教學策略
5.2.2 學校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5.3 營造環(huán)境策略
第6章 轉化策略在教學中的應用
第7章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中學生物理學習情況調查問卷
學生家庭教育情況調查表
作者簡歷
致謝
本文編號:3752860
【文章頁數(shù)】:4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4 研究對象和方法
1.4.1 研究對象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概念的界定及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學困生的界定
2.1.2 物理學困生的界定
2.2 相關的理論基礎
2.2.1 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
2.2.2 馬卡連柯的家庭教育理論
2.2.3 沙塔洛夫“綱要信號”圖表教學法理論
第3章 中物理學困生的調查與分析
3.1 調查目的
3.2 調查對象
3.3 問卷設計
3.4 問卷調查的統(tǒng)計與分析
3.4.1 學習動機調查
3.4.2 學習興趣調查
3.4.3 學習信心與意志力的調查
3.4.4 學習習慣與學習態(tài)度的調查
3.4.5 物理學困生與其他學科的學困生的區(qū)別
第4章 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4.1 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及校園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
4.1.1 物理教師的授課方法欠妥影響了學生的物理學習
4.1.2 教師缺乏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定位,忽視教書育人的本分
4.1.3 缺少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4.1.4 學校推行的應試化教育
4.2 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
4.2.1 缺乏明確的學習動力和目標
4.2.2 缺少學習物理的興趣
4.2.3 缺少學好物理的信心
4.2.4 沒有養(yǎng)成優(yōu)良的學習習慣
4.3 家庭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
4.3.1 家長對子女成才的過度期待
4.3.2 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不健康,缺少有效互動
第5章 轉化初中物理學困生的策略
5.1 教學指導策略
5.1.1 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幫助其找到學習動力
5.1.2 幫助學生找到學習興趣
5.1.3 幫助學生養(yǎng)成優(yōu)秀的學習習慣
5.2 優(yōu)化授課策略
5.2.1 物理教師著重幫助學困生的教學策略
5.2.2 學校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5.3 營造環(huán)境策略
第6章 轉化策略在教學中的應用
第7章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中學生物理學習情況調查問卷
學生家庭教育情況調查表
作者簡歷
致謝
本文編號:37528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xinli/3752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