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大學生人格因素、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12 06:31
本文關鍵詞:貧困大學生人格因素、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人格特點 健康信念 自尊 社會支持 心理癥狀
【摘要】:心理癥狀和應激之間的心理因素及其作用機制問題已經(jīng)成為臨床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本研究探討貧困大學生人格特點、健康信念、自尊、社會支持和心理癥狀之間的關系問題。 本研究主要有三個目的。第一,對貧困生與非貧困生人格特點、健康信念、自尊、社會支持和心理癥狀水平進行比較。第二,,對貧困生人格特點、健康信念、自尊、社會支持和心理癥狀進行相關分析。并在相關分析的基礎上,對貧困生人格特點、健康信念、自尊、社會支持與心理癥狀進行多元回歸分析,以探究這些中間變量對心理癥狀的預測作用。第三,根據(jù)回歸分析結(jié)果,并結(jié)合理論,構(gòu)想出關于各中間變量關系的理論模型,通過路徑分析進一步探討各中間變量之間的關系。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diào)查方法。所用問卷有多維度健康狀況心理控制源量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自尊量表、艾森克人格簡式量表和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量表。 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jié)論:第一,貧困生與非貧困生在人格特點、健康信念和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顯著差異:貧困生比非貧困生掩飾性更強,更內(nèi)控,且心理癥狀水平更高。第二,神經(jīng)質(zhì)、自尊、機遇、居住地和性別對貧困生心理癥狀具有顯著預測作用。第三,神經(jīng)質(zhì)、內(nèi)外向和機遇對自尊有一定的預測作用;內(nèi)外向、神經(jīng)質(zhì)和精神質(zhì)對社會支持有一定的預測作用;人格特點的精神質(zhì)和自尊對機遇有一定的預測作用。
【關鍵詞】:人格特點 健康信念 自尊 社會支持 心理癥狀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B844.2
【目錄】:
- 獨創(chuàng)性聲明2
- 學位論文版權(quán)使用授權(quán)書2-3
- 摘要3-4
- Abstract4-6
- 1 問題的提出6-9
- 2 文獻綜述9-20
- 2.1 相關概念9-12
- 2.2 研究回顧12-20
- 3 研究內(nèi)容和假設20-21
- 3.1 研究內(nèi)容20-21
- 3.2 研究假設21
- 4 研究方法21-24
- 4.1 研究對象21-22
- 4.2 測量工具22-24
- 4.3 統(tǒng)計工具24
- 5 結(jié)果與分析24-47
- 5.1 有效樣本分布情況24-26
- 5.2 貧困生與非貧困生各變量的比較26-30
- 5.3 對心理癥狀預測性因素的回歸分析30-38
- 5.4 對貧困生人格特點、健康信念、自尊、社會支持和心理癥狀的路徑分析38-47
- 6 討論47-57
- 6.1 貧困生與非貧困生的差異分析47-50
- 6.2 關于心理癥狀的預測因素50-54
- 6.3 關于心理癥狀影響因素的路徑分析54-57
- 7 對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57-58
- 8 結(jié)論58-59
- 參考文獻59-64
- 附錄64-71
- 致謝71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月蘋;李松艷;成福偉;;弱勢大學生群體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與心理健康的關系探析——以貧困生的研究為例[J];河北旅游職業(yè)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黎春嫻;高校貧困生的社會支持及其對價值觀影響的研究[D];上海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劉玲玲;體育運動與大學生體質(zhì)健康、心理健康素質(zhì)的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3 雷鳴;貧困大學生人格特質(zhì)與心理復原力的關系[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4 劉琳;武漢市大學生生活方式、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胡世群;警察工作倦怠及其相關因素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6 王玉花;80后企業(yè)員工心理彈性與壓力困擾的關系[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0172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xinli/101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