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智能教學系統(tǒng)的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3
【分類號】:G4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欒彥雨;;高中物理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2 杜曉洋;劉青;;智能教學系統(tǒng)現狀及相關技術的研究[J];華章;2011年15期
3 孫海洋;;以證據為中心的設計模式及其對口語考試設計的啟示[J];中國考試;2011年07期
4 高凌琴;;基于Agent技術的遠程教育研究[J];濰坊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5 張仁貢;徐金壽;;基于“全程式”實踐模式的資源管理中心建設——以發(fā)電廠及電力系統(tǒng)專業(yè)為例[J];中國電力教育;2011年18期
6 肖甫;孫力娟;黃海平;郭劍;劉學源;;信息化試題庫自動組卷策略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年Z1期
7 ;學校管理上檔次的一個重要標志[J];中小學管理;1994年09期
8 張磊;范生萬;;數據挖掘在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監(jiān)控中的應用[J];宿州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9 董文芳;談談CAI課件與《CAI課件設計的原理與方法》一書[J];教學與教材研究;1994年06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濱;李東;羅兵;;智能組卷的撲克發(fā)牌算法研究[A];邏輯學及其應用研究——第四屆全國邏輯系統(tǒng)、智能科學與信息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齊暉;;多媒體智能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設計[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上冊)[C];1999年
3 張來希;申曉龍;;可定制的網絡課程系統(tǒng)研究[A];AECC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俞文泰;董靈平;聞衛(wèi)東;邢鴻燕;;鋼筋混凝土肋形梁樓蓋優(yōu)化設計智能化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tǒng)[A];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及應用第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第三卷)[C];1990年
5 吳真;王俊松;儲健;詹青龍;;基于Multi-Agent的網絡化智能CAI技術框架[A];2004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胡學鋼;;智能化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系統(tǒng)設計[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上冊)[C];1999年
7 鄭麗敏;楊璐;劉紅巖;吳平;田立軍;朱虹;韓雪婷;;Excel及數據分析操作考試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A];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電氣信息與自動化專業(yè)委員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農村電氣化分會科技與教育專委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C];2010年
8 邢婭浪;何鑫;李明;趙甘露;孫世宇;;基于ICAI技術的自行高炮智能教學訓練系統(tǒng)的研究[A];2002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9 穆艷玲;;體育教學仿真系統(tǒng)的初探[A];2006年全國體育儀器器材與體育系統(tǒng)仿真學術報告會論文集[C];2006年
10 梁艷書;孫蘭鳳;楊濤;;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研制的現狀與未來[A];面向21世紀的圖學教育——第十二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三屆制圖CAI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劉友誼 徐明輝;智能組卷在線答題自動評卷[N];邊防警察報;2007年
2 汪可;黃石人才市場發(fā)展之我見[N];黃石日報;2006年
3 佚名;輕輕松松考駕照[N];電腦報;2003年
4 ;隨時隨地網上考[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2年
5 ;虛擬校園網解決方案[N];新華日報;2000年
6 山西省通信公司太原市分公司 常曉峰;校園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模式[N];山西科技報;2003年
7 主編 任志鴻;《十年高考分類解析與應試策略》:高考試題該如何解析[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8 ;新為SmartExam:打破傳統(tǒng)考試困境[N];中國計算機報;2009年
9 ;教學的好幫手[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2年
10 趙玲鳳、溫海濤、郭麗;城域網絡促進教育均衡發(fā)展[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郭長庚;智能教學系統(tǒng)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2 柏宏權;適應性教學系統(tǒng)中個性化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3 陳仕品;適應性學習支持系統(tǒng)的學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4 周竹榮;基于語義的教學網格門戶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5 王曉琳;本體驅動的網絡智能教學系統(tǒ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鐘國祥;基于網格的智能學習環(huán)境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7 劉志勇;基于本體的自適應學習方法及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8 夏天;研究性學習支持系統(tǒng)[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劉曉強;E-Learning知識共享與適應性應用環(huán)境研究[D];東華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閉應洲;基于WEB的智能教學系統(tǒng)的研究[D];廣西大學;2003年
2 王慧;基于Agent的自適應網絡考試系統(tǒng)及學生模型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賀敏之;基于遺傳蟻群算法的智能組卷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D];湖南大學;2010年
4 楊林蛟;英語語法在線學習系統(tǒng)的學生模型的研究與實現[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5 梁興建;程序設計類大學課程的智能組卷策略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6 馬德良;基于改進遺傳算法的智能組卷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7 趙志艷;基于遺傳與蟻群混合算法的智能組卷問題探究[D];安徽大學;2011年
8 陳自郁;基于代理的遠程教學系統(tǒng)及學生模型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9 陳玲;基于貝葉斯網絡的學生模型的設計與實現[D];太原理工大學;2003年
10 王新華;基于混合遺傳算法的智能組卷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7617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276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