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學習支持服務滿意度研究——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視角
本文關鍵詞:慕課學習支持服務滿意度研究——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視角
【摘要】:目前國內外從學習者角度專門針對慕課這種新型在線教育的學習支持服務的研究還較少。因此,本研究從學習者對慕課學習支持服務滿意度視角切入,首先根據(jù)學習支持服務相關模型及慕課的特點構建了慕課學習支持服務評測模型,包括導學、學習方式、學習設施、管理服務及促學五個因子;然后設計并發(fā)放問卷,并使用SPSS17.0和AMOS21.0軟件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所構建的學習支持服務模型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各因子的因子載荷均大于0.7;導學、促學和管理服務與慕課學習效果正相關(P0.05),其中促學對學習效果的影響最大,其次是導學和管理服務;性別、年級在學習支持服務各因子對學習效果的影響中對某些路徑具有調節(jié)效應;此外,所構建的學習支持服務模型具有良好的解釋力,對慕課學習效果的解釋力度達到48.4%。研究還發(fā)現(xiàn),目前學習者對慕課學習支持服務滿意度并不高,其中對導學的滿意度最低,慕課學習效果有待提升;除了促學,學習者對慕課學習支持服務其它維度的滿意度均在專業(yè)(分為理科、工科和文科)上存在顯著差異(P0.05)。本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加強導學服務、建立更加科學有效的考核評價體系以及考慮調節(jié)效應等對策。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教育學院;蘭州文理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關鍵詞】: 慕課 學習支持服務 結構方程 滿意度
【基金】:2015年蘭州大學教學研究項目“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在本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201514) 2011年度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國家一般課題“信息技術促進區(qū)域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實證研究”(BCA110020)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瑞典遠程教育學家霍姆伯格認為遠程教育包括課程資源和學習支持服務兩部分(丁興富,2001)。學習支持服務指遠程教學院校為其學生提供的以師生或學生之間人際面授和基于技術媒體的雙向通信交流為主的各種信息、資源、人員和設施的支助服務的總和。學習支持服務是以學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飛寧;;探究醫(yī)用化學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途徑[J];科教文匯(下半月);2006年11期
2 王致君;;學習貴在聯(lián)想[J];醫(yī)學與哲學;1985年07期
3 魯子問;;國內外學習成效研究進展分析[J];英語教師;2009年06期
4 劉明紅;;讓學生玩出學習成效[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0年S1期
5 趙貴,宿志英;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途徑與方法[J];內蒙古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6 樓一峰;“學習化社區(qū)”的形成與運作研究[J];成人教育;2002年05期
7 王光龍;學習素質與學習型社會[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8 李康林;怎樣提高農村少數(shù)民族學生的學習成效[J];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9 桑新民;學習究竟是什么?——多學科視野中的學習研究論綱[J];開放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10 趙桐;;淺談教學中的學習成效評價[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海慧;;談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2 王炳林;;中國共產(chǎn)黨開展學習的歷史考察[A];中國共產(chǎn)黨90年研究文集(上)[C];2011年
3 晏瓊花;陳德光;孔維東;;引導自我反思促進數(shù)學學習[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4 樂黎輝;邢至暉;;以學習單開展生物教與學的實踐研究[A];開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教師論文集[C];2005年
5 韋成國;;談學習動力的提升[A];廣西老社會科學工作者協(xié)會“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與實施十二五規(guī)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聶波;;關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的反思[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7 黃蕾;;運用錄像分析技術解讀研究性學習[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8 蔣莉莉;;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探析[A];遵義市基層組織與基層民主建設研究[C];2012年
9 徐曉東;;基于網(wǎng)絡的校際協(xié)作學習實踐[A];中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熊亮華;;陳云重視學習的思想風范對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啟示[A];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個人課題成果集2011年(上)[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茂松邋楊朝勇;以工作成績檢驗學習成效[N];瀘州日報;2008年
2 本報評論員;在學習中實踐 在實踐中學習[N];平頂山日報;2009年
3 王育忠;學習科學發(fā)展觀的落腳點在實踐[N];三明日報;2009年
4 學嶺;高揚起學習的風帆[N];哈爾濱日報;2010年
5 朱德榮 新疆總隊阿克蘇支隊;用實踐檢驗學習成效[N];人民武警報;2010年
6 周雪琴 西和縣西峪鄉(xiāng)王磨小學教師;老師怎樣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N];隴南日報;2010年
7 中共太康縣委黨校 朱學良 劉清晨;新形勢下如何培養(yǎng)一大批學習型黨員[N];周口日報;2010年
8 陸一;大力提倡學習身邊典型[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12年
9 市發(fā)改委直屬機關黨委書記 周強;把學習成效轉化為科學發(fā)展思路[N];組織人事報;2012年
10 記者 江于夫 通訊員 鄭林紅;大興學習之風 再譜事業(yè)華章[N];浙江日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胡敏;在線學習中學生參與度模型及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2 陳江華;中國國有企業(yè)構建學習型組織的理論與實踐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年
3 李定;在線學習(WBL)服務質量評價與改進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4 謝清隆;社會交換理論視閾下的運動員學習成效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5 雷妮;企業(yè)敏捷學習要素體系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6 周建高;日本終身學習的理論與實踐[D];南開大學;2009年
7 賴東彥;學習型組織分類及應用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邵辰;基于信息技術的聾人大學生泛在學習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5年
2 白浩斌;學習單在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中運用的實驗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3 楊金玲;中國研究型大學本科生學習投入度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4 吳文嚴;面向企業(yè)新員工的e-learning培訓課程內容設計[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5 陳志瑤;農村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6 張敏;家庭學習資源對小學生學業(yè)成績影響的調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7 劉曉;高中物理“電磁感應”部分學生學習成效診斷分析[D];蘇州大學;2015年
8 文曉曉;昆明市新一代進城務工人員繼續(xù)教育需求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9 彭蘭;基于移動學習的中小學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10 畢曉梅;基于智慧學習環(huán)境的學校改進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0697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069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