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教學論文 >

中職生自我概念的調查及其團體心理干預

發(fā)布時間:2017-08-16 10:01

  本文關鍵詞:中職生自我概念的調查及其團體心理干預


  更多相關文章: 自我概念 中職生 普高生 意象對話 團體干預


【摘要】:為了了解中職生的自我概念總體水平與特點,探討結合意象對話技術的團體心理輔導對改善中職生自我概念水平的效果,本研宄隨機抽取了上海市683名中職生和普通高中生(簡稱普高生),運用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對其自我概念水平進行調查和分析,結果顯示了中職生和普高生自我概念的總體水平以及不同人口學因子對自我概念水平的影響;干預部分,通過運用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對參與調查的被試進行篩選’選出8名希望提高自我概念水平,期待了解自身的中職生組成干預組,接受為期8周的團體心理輔導,同時篩選出與干預組自我概念水平同質的8位同學作為對照組,對照組成員不做任何心理干預。干預結束后對兩組被試的自我概念水平進行后測,,研宄結果如下: (1)不同學校、城鎮(zhèn)生源、年級的學生自我概念的總體水平不同。 (2)不同學校、年級學生在生理自我維度、自我行動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 (3)不同學校、性別、城鄉(xiāng)生源以及不同年級的學生在道德倫理自我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 (4)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的家庭自我存在顯著差異。 (5)不同城鄉(xiāng)生源學生的社會自我存在顯著差羿。 (6)不同學校、城鄉(xiāng)生源、年級學生在自我認同、自我批評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 (7)不同城鄉(xiāng)生源學生的自我滿意存在顯著差異。 (8)結合意象對話技術的團體心理輔導能夠顯著提高中職生的自我概念水平。
【關鍵詞】:自我概念 中職生 普高生 意象對話 團體干預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844.2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部分 問題的提出9-24
  • 1.1 選題的背景9
  • 1.2 選題的目的和意義9-10
  • 1.3 自我概念研究概述10-18
  • 1.3.1 自我概念的含義、結構及其測量10-15
  • 1.3.2 自我概念的出現(xiàn)與發(fā)展15-18
  • 1.4 自我概念干預概述18-21
  • 1.4.1 自我概念的常用干預方法18
  • 1.4.2 意象對話18-21
  • 1.5 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特點21-24
  • 1.5.1 中等職業(yè)學校簡介21-22
  • 1.5.2 中職生的特點22-24
  • 第二部分 中職生和普高生自我概念現(xiàn)狀的調查24-32
  • 2.1 調查目的和意義24
  • 2.1.1 調查目的24
  • 2.1.2 調查研究意義24
  • 2.2 調查研究方法24-26
  • 2.2.1 被試的構成24-25
  • 2.2.2 調查研究工具25
  • 2.2.3 調查研究程序25-26
  • 2.3 自我概念調查研究結果26-32
  • 2.3.1 中職生和普高生自我概念的總體狀況26-30
  • 2.3.2 中職生自我概念狀況30-32
  • 第三部分 中職生自我概念水平的團體心理干預32-58
  • 3.1 干預路徑32-40
  • 3.1.1 干預的理論基礎32-33
  • 3.1.2 篩選干預對象33
  • 3.1.3 干預步驟33-40
  • 3.2 干預結果40-45
  • 3.2.1 干預前后自我概念的差異分析40-42
  • 3.2.2 團體心理干預效果42-45
  • 3.3 干預的過程分析45-58
  • 3.3.1 高分組自我概念意象特征分析45-47
  • 3.3.2 干預組團體活動過程分析47-58
  • 第四部分 討論58-64
  • 4.1 調查結果討論58-61
  • 4.2 干預結果討論61-64
  • 4.2.1 高分組預干預結果討論61
  • 4.2.2 低分組干預結果討論61-64
  • 第五部分 結論、不足與展望64-67
  • 5.1 結論64-65
  • 5.2 不足與展望65-67
  • 5.2.1 研究不足65
  • 5.2.2 展望65-67
  • 參考文獻67-70
  • 致謝70-72
  • 附錄72-75
  • 附錄 1:《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72-73
  • 附錄 2:干預方案73-74
  • 附錄 3:知情同意書74-75
  • 附錄 4:團體契約7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建平;;自我概念研究述評[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2 金盛華;自我概念及其發(fā)展[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1期

3 孫權;;中職生人際關系心理問題的調查與輔導策略[J];才智;2008年17期

4 李曉紅;;探析中職生人際交往與自我概念的關系[J];成人教育;2012年02期

5 陳支那;;大學生自我概念與其學校適應[J];滁州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6 董羽沖;民辦高校和普通高校大學生自我概念的比較研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7 信中貴;柳友榮;鄒長華;秦鵬生;;心理學史上關于自我概念的沿革與發(fā)展[J];隴東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8 郗浩麗;中小學生自我概念發(fā)展的影響因素研究[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9 李倫瓊;試論中職生自我概念的培養(yǎng)[J];中國輕工教育;2005年01期

10 付宗國,張愛玲;米德的符號互動自我理論初探[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本文編號:68263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68263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80d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