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地位與教師關懷行為關系:主觀幸福感的中介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4-11-30 10:36
本文通過調查教師的社會經濟地位、主觀幸福感和教師關懷行為,分析了社會經濟地位對教師關懷行為的作用機制,進而為改進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提供實證依據。本研究發(fā)現:社會經濟地位與教師關懷行為呈顯著正相關;社會經濟地位既能夠直接預測教師關懷行為,還能夠通過教師主觀幸福感來間接作用教師關懷行為;并且與男教師和鄉(xiāng)村教師相比較,女教師和城鎮(zhèn)教師主觀幸福感的中介作用顯著高一些,高主觀幸福感的女教師和城鎮(zhèn)教師中,社會經濟地位通過主觀幸福感間接作用于教師關懷行為的效應顯著高于男教師和鄉(xiāng)村教師。這提示我們應該針對男教師特征開展針對性干預以及增加鄉(xiāng)村教師教育投入、改善鄉(xiāng)村教師的社會經濟地位等措施來促進教師關懷行為水平的提升。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12938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圖1主觀幸福感的中介效應模型表2兩種模型的擬合優(yōu)度比較
0.172**0.334**0.871***0.823***0.879***1注:*P<0.05,**P<0.01,***P<0.001對結構方程模型各個參數估計和檢驗采取方差極大似然法和Amos4.0進行,得到擬合指數見表2。根據擬合良好的標準,χ2/df小于5,RMSEA小于....
本文編號:40129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4012938.html
上一篇:教育問責的依據、限度及其超越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