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學的批判性研究述評
發(fā)布時間:2021-08-25 23:18
近年來,隨著有效教學研究的增多,批判的聲音也越來越多。首先,有效教學的內容存在著爭論,含義眾說紛紜,理論基礎不實,內容缺乏深度,價值存在限度;其次,有效教學的評價標準存在爭議,專家與一線教師對評價標準的認識存在著鴻溝,評價標準缺少對倫理的關注;再次,有效教學的研究方法存在著不足,實證研究欠缺,研究缺少原創(chuàng)性。今后的有效教學研究,應關注學生學習的相關研究,重視具體學科知識的多維教育價值研究,建立完整的標準評價體系。
【文章來源】:上海教育科研. 2018,(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有效教學研究內容的爭論
(一) 含義眾說紛紜
(二) 理論基礎不實
(三) 內容缺乏深度
(四) 價值存在限度
二、有效教學評價標準的爭議
(一) 評價標準偏向一方
1. 評價標準主要關注學生一方。
2. 評價標準主要關注教師一方, 忽視了學生學習和課程等相關因素。
3. 評價標準主要關注教學預定的目標, 忽視了課堂教學的生成性。
(二) 專家與一線教師對評價標準的認識存在著鴻溝
(三) 評價標準缺少對倫理的關注
三、有效教學研究方法的不足
1.實證研究欠缺
2.研究缺少原創(chuàng)性, 重復現(xiàn)象嚴重
四、有效教學研究的展望
1.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相關研究
2.重視具體學科知識的多維教育價值研究
3.建立完整的標準評價體系
本文編號:3363055
【文章來源】:上海教育科研. 2018,(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有效教學研究內容的爭論
(一) 含義眾說紛紜
(二) 理論基礎不實
(三) 內容缺乏深度
(四) 價值存在限度
二、有效教學評價標準的爭議
(一) 評價標準偏向一方
1. 評價標準主要關注學生一方。
2. 評價標準主要關注教師一方, 忽視了學生學習和課程等相關因素。
3. 評價標準主要關注教學預定的目標, 忽視了課堂教學的生成性。
(二) 專家與一線教師對評價標準的認識存在著鴻溝
(三) 評價標準缺少對倫理的關注
三、有效教學研究方法的不足
1.實證研究欠缺
2.研究缺少原創(chuàng)性, 重復現(xiàn)象嚴重
四、有效教學研究的展望
1.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相關研究
2.重視具體學科知識的多維教育價值研究
3.建立完整的標準評價體系
本文編號:33630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363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