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家庭影子教育支出是否更多——基于傾向值匹配的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1-05-08 23:04
教育是實現(xiàn)社會流動的重要途徑,影子教育作為學校教育資源的補充,成為家長幫助孩子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已有研究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戶口性質(zhì)等因素影響家庭影子教育支出,但多以綜合因素對其進行考察,鮮有研究父母是否獲得高等教育對家庭影子教育支出的凈影響。選用中國教育追蹤調(diào)查的基線數(shù)據(jù),采用傾向值匹配的方法,按照全樣本、農(nóng)村樣本和城市樣本分別分析了父母的高等教育獲得與家庭影子教育的支出。研究發(fā)現(xiàn):在匹配了常見混淆變量后,在全樣本和城市樣本中,父母是否獲得高等教育對家庭影子教育支出無顯著影響,而農(nóng)村樣本則差異顯著;谘芯拷Y果,建議中國城市家庭需理性對待影子教育,豐富文化資本傳遞的途徑;而在農(nóng)村則需要強化教育資源的公共投入,提高教育的公平性。
【文章來源】: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18(06)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研究背景
二、文獻回顧
三、數(shù)據(jù)、變量與研究方法
(一) 數(shù)據(jù)來源
(二) 變量操作化
(三) 研究方法
四、實證分析結果
(一) 高等教育獲得的選擇性偏差
(二) 高等教育獲得的傾向值匹配結果
五、總結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城鄉(xiāng)家庭教育投入狀況的比較研究——基于CFPS(2014)數(shù)據(jù)的實證分析[J]. 劉保中. 中國青年研究. 2017(12)
[2]高等教育代際傳遞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誰是“學二代”?[J]. 魏曉艷. 中國經(jīng)濟問題. 2017(06)
[3]誰從影子教育中獲益?——兼論影子教育對教育結果均等化的影響[J]. 李佳麗,胡詠梅. 教育與經(jīng)濟. 2017(02)
[4]家庭資本對初中生參加課外補習活動影響實證研究[J]. 李靜,薛海平. 基礎教育. 2016(06)
[5]市場轉型、教育分流與中國城鄉(xiāng)高等教育機會不平等(1977-2008)2020兼論重點中學制度是否應該為城鄉(xiāng)高等教育機會不平等買單[J]. 龐圣民. 社會. 2016(05)
[6]家庭社會經(jīng)濟地位、家長同輩群體壓力與城鎮(zhèn)小學生補習——基于北京市海淀區(qū)小學調(diào)查[J]. 陳彬莉,白曉曦.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15(05)
[7]家庭社會經(jīng)濟地位與青少年教育期望:父母參與的中介作用[J]. 劉保中,張月云,李建新.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2015(03)
[8]城鄉(xiāng)學生高等教育機會不平等的演變軌跡與路徑分析[J]. 馬宇航,楊東平.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15(02)
[9]地位下降回避還是學歷下降回避——教育不平等生成機制再探討(1978-2006)[J]. 侯利明. 社會學研究. 2015(02)
[10]教育公平視角下初中階段教育補習現(xiàn)狀研究——以廣州市為例[J]. 吳巖. 教育研究. 2014(08)
本文編號:3176152
【文章來源】: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18(06)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研究背景
二、文獻回顧
三、數(shù)據(jù)、變量與研究方法
(一) 數(shù)據(jù)來源
(二) 變量操作化
(三) 研究方法
四、實證分析結果
(一) 高等教育獲得的選擇性偏差
(二) 高等教育獲得的傾向值匹配結果
五、總結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城鄉(xiāng)家庭教育投入狀況的比較研究——基于CFPS(2014)數(shù)據(jù)的實證分析[J]. 劉保中. 中國青年研究. 2017(12)
[2]高等教育代際傳遞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誰是“學二代”?[J]. 魏曉艷. 中國經(jīng)濟問題. 2017(06)
[3]誰從影子教育中獲益?——兼論影子教育對教育結果均等化的影響[J]. 李佳麗,胡詠梅. 教育與經(jīng)濟. 2017(02)
[4]家庭資本對初中生參加課外補習活動影響實證研究[J]. 李靜,薛海平. 基礎教育. 2016(06)
[5]市場轉型、教育分流與中國城鄉(xiāng)高等教育機會不平等(1977-2008)2020兼論重點中學制度是否應該為城鄉(xiāng)高等教育機會不平等買單[J]. 龐圣民. 社會. 2016(05)
[6]家庭社會經(jīng)濟地位、家長同輩群體壓力與城鎮(zhèn)小學生補習——基于北京市海淀區(qū)小學調(diào)查[J]. 陳彬莉,白曉曦.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15(05)
[7]家庭社會經(jīng)濟地位與青少年教育期望:父母參與的中介作用[J]. 劉保中,張月云,李建新.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 2015(03)
[8]城鄉(xiāng)學生高等教育機會不平等的演變軌跡與路徑分析[J]. 馬宇航,楊東平.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15(02)
[9]地位下降回避還是學歷下降回避——教育不平等生成機制再探討(1978-2006)[J]. 侯利明. 社會學研究. 2015(02)
[10]教育公平視角下初中階段教育補習現(xiàn)狀研究——以廣州市為例[J]. 吳巖. 教育研究. 2014(08)
本文編號:31761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17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