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教學論文 >

團體心理輔導對提升大學生自我接納和人際信任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4 01:08

  本文關鍵詞:團體心理輔導對提升大學生自我接納和人際信任的應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自我接納是指一個人可以對自己所具有的一切特征樂意去了解、面對和無條件接受,并能夠承認自我的客觀存在,關注自己的正面價值。人際間的相互信任是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大學生處在心理漸趨成熟的階段,在新的人生道路的^u始,自我接納和人際信任成為影響其更好的適應新群體,進一步認識自我、促進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 薩提亞家庭治療理論關注每個“平等而有價值”的人,旨在提高個人的自尊、改善溝通及幫助人活得更“個性化”,經常被應用于人際成長小組,心靈互助團體等,促進成員自我成長,開發(fā)潛能,實現人體"身心合一,內外一致”。在本研宄中,筆者借用薩提亞家庭模式作為理論依據之一。 本研究是改善大學生自我接納和人際信任等方面的一次應用性探索,試圖對薩提亞家庭治療理論理論指導下的團體心理輔導和傳統(tǒng)的結構性團體心理輔導之間進行對比,找尋出一種更有效的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方法,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挖掘自身潛在的資源,悅納自己,改善人際關系。 研究懫取實驗組-對照組前后測實驗設計。共選取了28名被試,隨機分成實薩提亞團輔組(9人)、結構性團輔組(9人)、空白對照組(10人),對兩個團輔組進行為時8周,每周一次,每次約2小時的團體活動,同時對照組不進行任何干預。綜合使用自我接納量表和大學生人際信任問卷等測驗,組內個案分析,訪談反饋等手段進行定量和定性綜合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兩個實驗組在自我接納和自我評價兩個維度均有顯著性提高。其中在自我接納單一維度上,薩提亞團輔組比結構性團輔組的效果更顯著性。薩提亞組在信任他人和信任自己兩個維度均有顯著性提高。參加成員對每次活動的效果及整體活動的滿意度均較高。此外,結合本文的質性研宄結果,,對整個團輔過程進行了深刻反思和總結,提出了未來研宄的方向。 本研宄的結論: 1.本研究中薩提亞團體心理輔導和結構性團輔在提升大學生群體的自我接納水平,促進人際信任方面均有顯著效果。其中薩提亞團輔在促進大學生自我接納方面效果更顯 1.本研究設計的成長性的團體心理輔導切實可行,可以用于提高大學生群體的自我接納和人際信任水平。 2.薩提亞治療理論以其對個人成長的強調和關注,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適用于大學生群體,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借鑒,應用及推廣。
【關鍵詞】:薩提亞治療模式 團體心理輔導 大學生 自我接納 人際信任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448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1 研究綜述11-21
  • 1.1 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11-16
  • 1.1.1 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發(fā)展歷程及主要理論、技術11-14
  • 1.1.2 薩提亞家庭治療的理論研究14-15
  • 1.1.3 薩提亞家庭治療的實踐研究15-16
  • 1.2 自我接納及人際信任的研究現狀16-19
  • 1.2.1 自我接納的研究現狀16-18
  • 1.2.2 人際信任的研究現狀18-19
  • 1.3 團體心理輔導對自我接納和人際信任的應用研究19-21
  • 1.3.1 團體心理輔導對自我接納的影響19
  • 1.3.2 團體心理輔導對人際信任的影響19-21
  • 2 問題提出21-23
  • 2.1 研究背景21-22
  • 2.1.1 大學生群體的研究價值21
  • 2.1.2 自我接納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21
  • 2.1.3 人際信任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21
  • 2.1.4 薩提亞治療模式的學習啟發(fā)21-22
  • 2.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22-23
  • 2.2.1 從理論角度22
  • 2.2.2 從實踐角度22-23
  • 3 研究方法23-31
  • 3.1 研究對象23
  • 3.2 研究假設23
  • 3.3 研究工具23-24
  • 3.3.1 自我接納問卷23-24
  • 3.3.2 大學生人際信任問卷24
  • 3.3.3 團體成員主觀評估量表24
  • 3.4 研究過程24-29
  • 3.4.1 研究設計24
  • 3.4.2 研究變量24
  • 3.4.3 團輔實施方案24-29
  • 3.5 數據處理29-31
  • 4 研究結果31-37
  • 4.1 大學生自我接納問卷結果31-32
  • 4.1.1 薩提亞團輔、結構性團輔組和對照組在團輔活動前自我接納前測比較31
  • 4.1.2 團體輔導后三個組自我接納后測比較31-32
  • 4.2 大學生人際信任問卷結果32-34
  • 4.2.1 薩提亞團輔、結構性團輔組和空白對照組在團輔前人際信任前測比較32-33
  • 4.2.2 團體輔導后三個組人際信任后測比較33-34
  • 4.3 薩提亞組、結構組成員對團輔活動的活動主觀評估34-37
  • 4.3.1 薩提亞團輔組活動后成員主觀感受評估34-35
  • 4.3.2 結構性團輔組活動后成員主觀感受評估35-37
  • 5 綜合討論37-47
  • 5.1 團輔效果的討論分析(綜合分析薩提亞團輔組和結構性團輔組)37-40
  • 5.1.1 團體心理輔導的有效性分析37-38
  • 5.1.2 團輔效果的負性因素分析38-39
  • 5.1.3 團體心理輔導在本研究中的作用討論39-40
  • 5.2 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的有效因子分析(基于薩提亞團輔組)40-41
  • 5.2.1 對原生家庭的關注40
  • 5.2.2 對自身資源的挖掘40
  • 5.2.3 團體氛圍、團體凝聚力40-41
  • 5.2.4 關注人的自我價值,關注當下41
  • 5.3 團輔組(薩提亞組、結構組)和對照組自我接納前后測的差異性討論41-43
  • 5.3.1 大學生自我接納的特點41-42
  • 5.3.2 自我接納的人口學變量差異42-43
  • 5.4 團輔組(薩提亞組、結構組)和對照組人際信任前后測的差異性討論43-44
  • 5.4.1 大學生人際信任的特點43-44
  • 5.4.2 人際信任的人口學變量差異44
  • 5.5 本研究的經驗及反思44-47
  • 5.5.1 充分的準備44-45
  • 5.5.2 尊重成員自己的成長進程45
  • 5.5.3 領導者的經驗和作用45
  • 5.5.4 理論仍有欠缺45-47
  • 6 質性研究及案例節(jié)選47-61
  • 6.1 團輔過程質性訪談節(jié)選(以薩提亞團輔組為例)47-50
  • 6.2 薩提亞團輔組案例研究舉例50-61
  • 7 結論61-63
  • 7.1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61
  • 7.2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和不足61
  • 7.2.1 創(chuàng)新61
  • 7.2.2 不足61
  • 7.3 未來研究的展望61-63
  • 致謝63-65
  • 參考文獻65-69
  • 附錄一 大學生人際信任問卷69-70
  • 附錄二 自我接納問卷70-71
  • 附錄三 團體成員主觀評估量表71-72
  • 附錄四 訪談提綱72-73
  • 附錄五 團輔招募海報7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韋耀陽,李曉;高中生人際信任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J];濱州師專學報;2004年02期

2 宋中展;陳恩增;張艷霞;;關于大學生自我接納人格結構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13期

3 陳有國;謝鈺涵;;大學生人際信任與自我價值感的相關研究[J];高校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06年02期

4 劉金平;大學生心理控制源與人際信任的相關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5 高文鳳,叢中;社交焦慮與大學生自尊、自我接納的關系[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年03期

6 楊震;;高師生自我和諧及其與領悟社會支持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10期

7 張翔,王旭峰;當代大學生人際信任與交往焦慮因素分析——以南昌地區(qū)為個案調查中心[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8 李玲玉;;大學生依戀與自我接納、情緒智力的相關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0年02期

9 伍明輝;宋鳳寧;;大學生人際信任與人格特征的相關研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6年06期

10 郭志峰;大學生心理控制源與人際信任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本文關鍵詞:團體心理輔導對提升大學生自我接納和人際信任的應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486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0486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38a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