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教學相長”的內(nèi)涵
發(fā)布時間:2021-02-06 01:17
<正>"教學相長"往往被作為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的互動提升模式,也是任何一個課堂追求的終極目標。在此基礎(chǔ)上,教學就成為一種具有意向性的活動,即教師的教學行為與教學效果的綜合表達。但在地方院校由教師與學生兩主體的局限性所致,諸如教師與學生自身綜合素質(zhì)的局限,加之教學情境的單一、教學手段的滯后、"以考定教"的不恰當教學思路,如此一系列難為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學刊. 2018,(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初中道德與法治“誠·明”課堂的思考與實踐[J]. 蔣國生.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19(07)
本文編號:3019904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學刊. 2018,(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初中道德與法治“誠·明”課堂的思考與實踐[J]. 蔣國生.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19(07)
本文編號:30199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3019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