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07 10:10
本文關鍵詞:晚清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19世紀后期,清朝閉關鎖國的大門被打開。隨著“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潮的流行,中國教育開始步入近代化。國人不再拘泥于學習四書五經(jīng),上自政府官學,下到書院私塾,開始接受來自異域的文化與科技知識,教授這些新知識的學堂被稱為新式學堂。 最早的新式學堂是清政府在興辦洋務事業(yè)過程中創(chuàng)建的洋務學堂,而第一批新式學堂的教師主要是來自國外。清政府聘用洋教習的主要方式有通過外國人士的舉薦、駐外公使訪詢、直接招聘等。他們在向中國傳播西方文化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洋教習的素質(zhì)并非盡如人意,培養(yǎng)本土新式教師勢在必行。 在維新變法與新政期間,清政府邁出了教育改革的一大步,采取了廢科舉、改書院、建立師范學校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催生了大量的新教師,雖然教師群體的數(shù)量得到了增加,但質(zhì)量卻沒有得到提高。主要是因為其組成較為復雜,例如之前接受新式教育的畢業(yè)生、舊式讀書人、歸國留學生等。這樣的情形要求國家制定一套針對教師管理的完整措施,因此這一時期各種師資培養(yǎng)、資格認證措施相繼出臺,對規(guī)范教師群體起到一定的作用。 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法存在著緊密的關聯(lián),,內(nèi)容的改變要求方法也須隨之調(diào)整。新式學堂的教師充分吸收來自國外的教育方法,不斷探究新的教育風格、改變已經(jīng)延續(xù)千年的古板教法,教與學變得更加科學。 新式學堂創(chuàng)辦初期,外籍教師占據(jù)相當大的比例。伴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清政府認識到聘請洋教習始終是權宜之計,開始努力造就本國的教育人才,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群體呈現(xiàn)出新舊雜糅、良莠不齊的特點。新式學堂教師這一群體并非由晚清社會獨立衍生而來,所以它的形成有一定復雜性、曲折性,但逐漸具備了近代教師應有的職業(yè)素養(yǎng),不斷向規(guī)范化、制度化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晚清 新式學堂 教師群體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451;K25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3
- (一)資料情況8-9
- (二)研究現(xiàn)狀9-12
- (三)研究意義及價值12-13
- 一、 洋務運動時期的新式學堂教師群體13-27
- (一) 洋務運動時期新式學堂教師群體形成的背景13-15
- (二) 洋務運動時期教師群體的來源15-20
- (三) 洋務學堂教師的管理20-23
- (四) 對洋務學堂教師的評價23-27
- 二、 維新、新政時期的新式學堂教師群體27-39
- (一) 維新、新政時期的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產(chǎn)生的背景27-29
- (二) 維新、新政時期新式學堂教師群體構(gòu)成29-33
- (三) 維新、新政時期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的培養(yǎng)、任用與薪酬待遇33-39
- 三、 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的教學情況39-46
- (一) 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的知識結(jié)構(gòu)39-40
- (二) 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的教學內(nèi)容40-42
- (三) 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的教學方法42-46
- 四、 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的總體特點46-52
- (一) 外籍教師占據(jù)相當比重46-47
- (二) 教師群體新舊雜陳,良莠不齊47-49
- (三) 逐步職業(yè)化、制度化的教師群體49-52
- 結(jié)束語52-54
- 參考文獻54-57
- 致謝5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秋;戊戌維新與京師大學堂[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2 呂秀蓮;試論洋務運動時期對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3 朱務本;洋教習與晚清的教育事業(yè)[J];貴州社會科學;1990年06期
4 黃運紅;;晚清京師新式學堂教師聘任初探——從京師同文館到京師大學堂[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年03期
5 劉玉梅;;清末民初教師群體過渡性特征分析[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6 馮君;洋務派的近代人才觀[J];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12期
7 李玉;;論晚清實業(yè)教育的師資來源[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8 王笛;清末新政與近代學堂的興起[J];近代史研究;1987年03期
9 田正平,吳民祥;近代中國大學教師的資格檢定與聘任[J];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10 宋忠民;;洋務運動期間的新式學堂[J];歷史教學;1987年07期
本文關鍵詞:晚清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01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90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