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育教學論文 >

晚清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07 10:10

  本文關鍵詞:晚清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19世紀后期,清朝閉關鎖國的大門被打開。隨著“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潮的流行,中國教育開始步入近代化。國人不再拘泥于學習四書五經(jīng),上自政府官學,下到書院私塾,開始接受來自異域的文化與科技知識,教授這些新知識的學堂被稱為新式學堂。 最早的新式學堂是清政府在興辦洋務事業(yè)過程中創(chuàng)建的洋務學堂,而第一批新式學堂的教師主要是來自國外。清政府聘用洋教習的主要方式有通過外國人士的舉薦、駐外公使訪詢、直接招聘等。他們在向中國傳播西方文化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洋教習的素質(zhì)并非盡如人意,培養(yǎng)本土新式教師勢在必行。 在維新變法與新政期間,清政府邁出了教育改革的一大步,采取了廢科舉、改書院、建立師范學校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催生了大量的新教師,雖然教師群體的數(shù)量得到了增加,但質(zhì)量卻沒有得到提高。主要是因為其組成較為復雜,例如之前接受新式教育的畢業(yè)生、舊式讀書人、歸國留學生等。這樣的情形要求國家制定一套針對教師管理的完整措施,因此這一時期各種師資培養(yǎng)、資格認證措施相繼出臺,對規(guī)范教師群體起到一定的作用。 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方法存在著緊密的關聯(lián),,內(nèi)容的改變要求方法也須隨之調(diào)整。新式學堂的教師充分吸收來自國外的教育方法,不斷探究新的教育風格、改變已經(jīng)延續(xù)千年的古板教法,教與學變得更加科學。 新式學堂創(chuàng)辦初期,外籍教師占據(jù)相當大的比例。伴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清政府認識到聘請洋教習始終是權宜之計,開始努力造就本國的教育人才,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群體呈現(xiàn)出新舊雜糅、良莠不齊的特點。新式學堂教師這一群體并非由晚清社會獨立衍生而來,所以它的形成有一定復雜性、曲折性,但逐漸具備了近代教師應有的職業(yè)素養(yǎng),不斷向規(guī)范化、制度化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晚清 新式學堂 教師群體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451;K25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3
  • (一)資料情況8-9
  • (二)研究現(xiàn)狀9-12
  • (三)研究意義及價值12-13
  • 一、 洋務運動時期的新式學堂教師群體13-27
  • (一) 洋務運動時期新式學堂教師群體形成的背景13-15
  • (二) 洋務運動時期教師群體的來源15-20
  • (三) 洋務學堂教師的管理20-23
  • (四) 對洋務學堂教師的評價23-27
  • 二、 維新、新政時期的新式學堂教師群體27-39
  • (一) 維新、新政時期的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產(chǎn)生的背景27-29
  • (二) 維新、新政時期新式學堂教師群體構(gòu)成29-33
  • (三) 維新、新政時期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的培養(yǎng)、任用與薪酬待遇33-39
  • 三、 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的教學情況39-46
  • (一) 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的知識結(jié)構(gòu)39-40
  • (二) 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的教學內(nèi)容40-42
  • (三) 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的教學方法42-46
  • 四、 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的總體特點46-52
  • (一) 外籍教師占據(jù)相當比重46-47
  • (二) 教師群體新舊雜陳,良莠不齊47-49
  • (三) 逐步職業(yè)化、制度化的教師群體49-52
  • 結(jié)束語52-54
  • 參考文獻54-57
  • 致謝5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秋;戊戌維新與京師大學堂[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2 呂秀蓮;試論洋務運動時期對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3 朱務本;洋教習與晚清的教育事業(yè)[J];貴州社會科學;1990年06期

4 黃運紅;;晚清京師新式學堂教師聘任初探——從京師同文館到京師大學堂[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年03期

5 劉玉梅;;清末民初教師群體過渡性特征分析[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6 馮君;洋務派的近代人才觀[J];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12期

7 李玉;;論晚清實業(yè)教育的師資來源[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8 王笛;清末新政與近代學堂的興起[J];近代史研究;1987年03期

9 田正平,吳民祥;近代中國大學教師的資格檢定與聘任[J];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10 宋忠民;;洋務運動期間的新式學堂[J];歷史教學;1987年07期


  本文關鍵詞:晚清新式學堂教師群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9019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9019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e40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