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會學校的歷史演變及其對現(xiàn)代教育影響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福建教會學校的歷史演變及其對現(xiàn)代教育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各國的殖民組織為了拓寬其在華的侵略渠道,加強對華的殖民統(tǒng)治,紛紛來華傳教,宣揚教會思想。然而中國民眾的反抗情緒高漲,西方宗教的思想傳播受到了強大的阻力。為此,西方教會改變了傳教方式,通過辦學,大量培養(yǎng)本土的傳教人士,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水平,使其皈依教會,進而達到傳教的目的。教會辦學是文化侵略的一種手段,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積極地促進了我國近代教育的發(fā)展,對近代教育的各個方面均產(chǎn)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就此展開。 本文從科舉制度入手,介紹了其在隋唐時期的發(fā)展一直到清末的滅完,在肯定科舉制對教育事業(yè)的促進作用的同時,也指出了其自身存在的禁錮思想、僵化學習、以及形成不正之風等弊端。正因為如此,新式教育的建立才會對其產(chǎn)生巨大的沖擊。文章從我省四個主要地區(qū)的教會學校發(fā)展情況著手,分析了教會辦學的全過程,研究了其對我省近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的推動作用。同時將我省的教會辦學與我國的教會辦學以及西方教會辦學相比較,從中提出改良學校管理模式、提高教師隊伍水平和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等對策,為我省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科舉制度 教會學校 福建教育 西方教育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529
【目錄】: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6
- 目錄6-9
- 緒論9-19
-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及意義9-10
- 一、研究背景9-10
- 二、研究意義10
- 第二節(jié) 教會學校研究的文獻綜述10-16
- 一、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0-16
- 二、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綜述16
- 第三節(jié)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16-19
- 一、研究思路16-17
- 二、研究方法17
- 三、創(chuàng)新點17-19
- 第一章 教會學校在舊中國興起的原因分析19-24
- 第一節(jié) 封建社會的科舉教育及其存在的弊端19-22
- 一、科舉制度的歷史演變19-21
- 二、科舉教育中存在的弊端21-22
- 第二節(jié) 新式教育制度優(yōu)勢的促進22-24
- 一、西方先進科學和外語教學的引入22-23
- 二、嚴格管理體制與教學模式的改良23
- 三、全民慈善性質(zhì)、免費教育的開展23-24
- 第二章 福建教會學校的發(fā)展歷程24-42
- 第一節(jié) 19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福建教會學校的產(chǎn)生24-26
- 第二節(jié) 19世紀70年代至19世紀末福建教會學校的形成26-27
- 第三節(jié) 20世紀初期福建教會學校的發(fā)展27-28
- 第四節(jié) 福建教會學校在福建各地發(fā)展狀況28-42
- 一、福州的教會學校29-33
- 二、廈門的教會學校33-35
- 三、泉州的教會學校35-38
- 四、漳州的教會學校38-42
- 第三章 教會學校對福建當今教育帶來的影響42-49
- 第一節(jié) 辦學規(guī)模和辦學特色的轉(zhuǎn)變42-44
- 一、辦學規(guī)模的擴大42-43
- 二、辦學特色的形成43-44
- 第二節(jié) 教學模式和教育理念的革新44-46
- 一、教學模式的改良44-45
- 二、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45-46
- 第三節(jié) 生源情況和師資力量的改善46-49
- 一、生源情況的轉(zhuǎn)變46-47
- 二、師資隊伍的籌建47-49
- 第四章 教會學校對中國教育事業(yè)帶來的影響49-61
- 第一節(jié) 教會學校辦學中存在的弊端49-51
- 一、教會辦學是傳播基督教的主要途徑49-50
- 二、教會辦學是對國人思想控制的手段50
- 三、教會辦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對華的進一步侵略50-51
- 第二節(jié) 教會學校對我國教育的促進作用51-55
- 一、我國新學和女學的發(fā)展51-53
- 二、西方教育的引進53-54
- 三、教會教育對福建現(xiàn)代教育的啟示54-55
- 第三節(jié) 西方教會學校的可借鑒之處55-61
- 一、西方教會學校的辦學初衷55-56
- 二、西方教會學校的個性化特點56-57
- 三、中西方教會學校辦學經(jīng)驗的借鑒57-61
- 參考文獻61-65
-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wù)與主要成果65-67
- 致謝67-69
- 個人簡歷69-7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阿勇;;民國時期教會學校外語教育的歷程、特點與影響——以福建地區(qū)為中心[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梁娜;;中西文化碰撞與融合——中國近代教會大學的緣起與發(fā)展[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6期
3 趙容;近代教會學校對福建女性啟蒙的影響[J];黨史研究與教學;2002年03期
4 洪厚情;;教會學校: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抑或“侵略”的產(chǎn)物?[J];湖北社會科學;2009年09期
5 簡占東;;試論教會教育對近代福建教育現(xiàn)代化的影響[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10期
6 陳明霞;;近代基督教中學校園文化對今天教育的啟示——以福建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7 陳明霞;;近代福建基督教中學教育的發(fā)展歷程與原因探究[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9年12期
8 丁鑫南;方翔;;試論教會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歷程中的重要地位[J];消費導刊;2008年01期
9 安巖;杜恩龍;;教會學校在中國近代教育中的作用[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年09期
10 念燁;近代教會女學對福州社會發(fā)展的貢獻[J];教育評論;2005年02期
本文關(guān)鍵詞:福建教會學校的歷史演變及其對現(xiàn)代教育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76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67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