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學力:學教系統(tǒng)的新原點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志金;;論兩種不同傾向的導學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07年10期
2 胡志金;;論混合學習設計的適配原則和定位策略[J];中國遠程教育;2009年03期
3 胡志金;;對學力研究的掃描、反思與重構[J];教育導刊;2010年04期
4 楊啟亮;;困惑的思考:在素質教育與考試競爭之間[J];課程.教材.教法;2007年11期
5 胡志金;;生態(tài)學力論[J];教育導刊;2013年02期
6 朱永新;;我們需要從教育原點再出發(fā)[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15期
7 王敏勤;;回歸教育原點的思考——有感于《人民教育》五位記者的“年終綜述”[J];江蘇教育;2011年08期
8 李素梅;冷澤兵;;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沖突中的教學調適探討[J];教育與職業(yè);2004年26期
9 梁耘;;幾多疑惑幾多愁——對當下教育熱點問題的幾點思索[J];教育藝術;2012年07期
10 余慧娟;;教學改革的方向性思考[J];人民教育;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青;閆思;;基于雇主需求的英國博士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兼論博士人才的可雇傭性開發(fā)[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2 阿艷芳;向敇;;升學率與素質教育關系的再審視[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0年09期
3 成江麗;李四海;;化學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保山師專學報;2009年02期
4 尹付;田國明;;應用型本科院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發(fā)展性學力的調查與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5 于杰;;隱性學力視角下的?粕⒄Z學習策略與教學模式探討[J];大家;2012年12期
6 胡志金;;對遠程學習者分層的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8年01期
7 胡志金;;遠程教學中課程模塊的建制策略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8年04期
8 胡志金;;基于遠程學習者的三重學習環(huán)境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08年07期
9 胡志金;;論遠程學習者的交互學習策略[J];中國遠程教育;2010年05期
10 任愛芬;;夾縫中步履艱難的語文教育[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振虹;楊嘯鳴;韓智;;教育價值觀變革與生態(tài)化學力模型的構建[A];科學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九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段鵬;開放的藝術及其教育[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輝;我國布局城市校園足球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3 董宇艷;德育視閾下大學生情商培育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4 祝新宇;中學多樣化課堂教學診斷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李方安;論教師培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李樹培;珍視不可測量之物[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楊光海;學校教育角色化問題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高閏青;“以人為本”理念及其教育實踐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張亮;普通高中學生增值評價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李京肽;理工科大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控制與焦慮之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叢明亮;Y學院的非學歷培訓實施及推廣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2 劉懷敏;高中物理自然分組教學模式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3 李學信;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基礎學力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少朋;面向軍校文職人員在職培訓的混合學習模式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趙俊;初中魯迅作品專題教學設想[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吉;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哲學分析[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7 龍云霞;小學教師學力觀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8 殷燕燕;對社會學力觀的研究:基于高考語文試卷的視角[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滿倉;學習與品德“發(fā)展較慢小學生”的特點與教育策略[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麗霞;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留白”[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征;日本學力論的演變及其帶來的思考[J];北方論叢;2002年01期
2 戚立夫;學力的概念和結構——日本心理學的學力觀[J];東北師大學報;1982年06期
3 祝智庭,孟琦;遠程教育中的混和學習[J];中國遠程教育;2003年19期
4 張志禎;齊文鑫;;提高混合學習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遠程教育;2007年04期
5 胡志金;;對遠程學習者分層的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8年01期
6 胡志金;;遠程教學中課程模塊的建制策略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8年04期
7 胡志金;;基于遠程學習者的三重學習環(huán)境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08年07期
8 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9 李克東,趙建華;混合學習的原理與應用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10 周瑞枝,鄒藝;以“學力為本” 推進素質教育[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志金;;對學力研究的掃描、反思與重構[J];教育導刊;2010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25789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578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