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學理論介入教學實踐的路徑與價值
[Abstract]:The separation between teaching theory and teaching practice lies in the estrangement between teaching theory worker and teaching practice work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wo skins" in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t is necessary to unite and cooperate with the teaching theory worker 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 worker.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eaching theory, teaching theory must change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teaching practice to intervening in teaching practice. The basic reason why teaching theory should be involved in teaching practice lies in the dual character of teaching theory, that is, teaching theory is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here are four basic ways and means for teaching theory to intervene in teaching practice: first, teaching theory workers bring teaching theory into teaching practice; The third i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eaching theory workers 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 workers in the regional educational experiment, and the fourth i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eaching theory workers and the teaching practice workers in the course of the national macro education reform. The value of teaching theory in teaching practice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theory and effective promot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作者單位】: 西北師范大學西北少數(shù)民族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
【分類號】:G42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趙寧寧;;我是誰?——作為教學論學習者的困境與反思[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年01期
2 石 鷗;新世紀拒斥這樣的教學論——主流教學論困境的根源及其走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2年01期
3 石中英;本土知識與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4 萬明鋼;王平;;教學改革中的文化沖擊與文化適應問題[J];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5 李秉德;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兩張皮”現(xiàn)象剖析[J];教育研究;1997年07期
6 王鑒;田振華;;從演繹到歸納:教學論的知識轉(zhuǎn)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年04期
7 張生;;架起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橋梁[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9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娜;新課程改革中化學教師教學方式的轉(zhuǎn)變[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 唐靜萍;關于體育教學方法研究和改革的幾點思考[J];華東冶金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3 查代春;;現(xiàn)代遠程教育教學支持服務文化建設的五大策略[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4 韋浩明;趙取花;;實用與趣味:高校課堂教學改革淺議[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8年07期
5 熊和平,趙鶴齡;后現(xiàn)代批判視角我國近20年的教學過程本質(zhì)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6 丁邦平;;教學(理)論與課程論關系新探:基于比較的視角[J];比較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7 趙寧寧;;我是誰?——作為教學論學習者的困境與反思[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7年01期
8 李保強,李如密;構建課堂教學管理學的幾個理論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9 郭華;;我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實踐探索——主體教育實驗18年回顧[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10 王瑋;;我國學校體育課程一體化改革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金少萍;;本土知識與文化創(chuàng)新——以云南民族工藝文化為研究個案[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樣性[C];2010年
2 覃兵;;二十年來我國教學原則地位研究之綜述——與教學論諸范疇關系的討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覃兵;;二十年來我國教學原則體系構建狀況的分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覃兵;;論我國二十年來教學原則的批判反思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張發(fā)新;;現(xiàn)代學校文化建構芻議[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6 鐘鳳培;;淺談因材施教促進全體學生發(fā)展[A];中國教師發(fā)展基金會“全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科研成果集(湖南卷)[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diào)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教學論本土化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天平;追尋完整的人[D];西南大學;2011年
4 張姝;論教師的文化覺醒及其教學實現(xiàn)[D];西南大學;2011年
5 皮軍功;幼兒生活教學論[D];西南大學;2011年
6 汪麗梅;知識觀視域中的教學方法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高蘭香;大學物理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瓊;以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取向的知識教學變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任艷紅;高校教學評價制度的反思與重構[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姚志敏;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課程執(zhí)行力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玲;新課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彭國強;2000-2008年美國、英國體育教學研究狀況及趨勢[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馮秋珍;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與教學智慧的相關性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李微微;高校旅游專業(yè)實施環(huán)境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殷燕;論話題設計在小說教學中的實施策略[D];蘇州大學;2010年
6 徐敏;職高單招班語文課前預習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張群英;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教學有效性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葦麗梅;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程序設計課程中的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劉文群;初中思想品德課活動教學的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云鑫;河北省普通高校籃球選項課教學方法運用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鑒;教學論的表述危機與研究轉(zhuǎn)型問題[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2期
2 王策三;關于研究、闡明和掌握教學規(guī)律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5年03期
3 王策三;教學論學科發(fā)展三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2年05期
4 孫芙蓉;;結(jié)點之辨——對從分科教學論到分科教育學的發(fā)展的認識[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5 張承明;課程改革:高師學科教學論教材重建的出路[J];楚雄師專學報;2000年04期
6 李秉德;“教學設計”與教學論[J];電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7 何克抗;也論教學設計與教學論——與李秉德先生商榷[J];電化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8 包國慶;中美教學論與兩種文化哲學——當前教學論辯論的由來[J];電化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9 石 鷗;新世紀拒斥這樣的教學論——主流教學論困境的根源及其走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2年01期
10 王鑒;安富海;;教學論學科建設30年[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0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侯懷銀;20世紀上半葉中國教育學發(fā)展問題的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路興;關于教學論研究方法科學化的思考[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2 柳士彬;困惑·反思·重構——論目前我國教學論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東教育科研;2001年12期
3 李如密;教學藝術研究:從問題爭鳴到學科立論[J];江西教育科研;1993年05期
4 汪劉生;我國教學論研究發(fā)展態(tài)勢與反思[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5年01期
5 安桂清;教學論研究的扛鼎之作——《教學原理》評價[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1年11期
6 魏彥紅;;從文化人類學中尋找教學智慧——讀F.W.克羅恩《教學論基礎》[J];西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7 朱德全;楊鴻;;新時期教學論研究的現(xiàn)狀與走向[J];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8 唐世綱;;整體主義視域中的教學論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0年13期
9 汪劉生;試論我國教學論研究的進展[J];中國教育學刊;1995年04期
10 ;論教學論研究中的“失語”現(xiàn)象[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安徽省廣德中學 吳亮奎;教學論研究請關注“中國”的課堂[N];中國教育報;2008年
2 高華程 桓公;教學論研究應直面現(xiàn)實[N];中國教育報;2002年
3 本報記者 蔣建華;中國教育研究需要中國氣派[N];中國教育報;2004年
4 本版編輯 本報記者 郜云雁 實習生 王健紅 杜巖巖;不能遺忘的俄羅斯[N];中國教育報;2006年
5 宋曉夢;教學論應回歸教學“原點”[N];光明日報;2006年
6 鐘啟泉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新課程改革開啟中國課程發(fā)展新紀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7 宣小紅 李德剛 譚燁 董潔 王靜 王蕾 姜天海 招斯U,
本文編號:24262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426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