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錄像分析背景下的教師提問方式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錄像分析背景下的教師提問方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教學過程中,不同教師采用的提問方式各有所異。從教師的提問策略來看,教師對不同類型的問題采用不同的提問方式;從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教師不同的提問方式會引發(fā)學生不同的反應,學生應答認知程度與教師提問水平有很大的關系。提高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教師要做到:一是在設計課堂問題時,注意問題的梯度和難度,不同類型的問題應采用不同的提問方式;二是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合理的追問方式、使問題形成高效的"問題鏈"。
【作者單位】: 杭州師范大學理學院;
【關鍵詞】: 教師 提問方式 錄像分析 代數(shù)課堂教學
【基金】:教育部2011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項目編號:11YJA880185)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G420
【正文快照】: 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是提問,提問有助于實現(xiàn)多種教學目的。實際上,教學中的多數(shù)活動與教學評價的許多程序都是以提問為中心的。實踐證明,教學是否維持某種對話式的、互動式的狀態(tài),取決于教師能否有效地“提問”〔1〕。好的課堂提問是有效教學的關鍵,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動機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葉立軍;斯海霞;;基于錄像分析背景下的代數(shù)課堂教學提問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年08期
2 武永江,馬復;基于心理咨絢思想的教師提問[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曉玲;;論《公修教育學》有效教學的方法[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2 吳宏;徐斌艷;;基于有效教學理論的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3 常靜雯;;論有效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成才之路;2007年09期
4 盧加英;;談新課標下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學[J];成才之路;2009年04期
5 袁曉光;;淺議“減負”與“有效教學”[J];成才之路;2010年25期
6 蔡華;;初中數(shù)學有效課堂教學的體會[J];成才之路;2010年33期
7 黃央茜;;案例教學在中職外貿專業(yè)課課堂中的應用[J];成才之路;2011年04期
8 徐艷;周申立;王興貴;;中學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初探[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2期
9 陳冬靜;;論教師有效教學思維的培養(yǎng)[J];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年08期
10 徐芳;;從微觀教學談如何實現(xiàn)有效教學[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何明田;;基于課堂分析的課例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高蘭香;大學物理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汪麗梅;知識觀視域中的教學方法改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胡永紅;有效體育教學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4 賀菲;教學效能及其相關因素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囡;活動教學中的活動方式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6 孟琦;課堂信息化教學有效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劉萬海;重返德性生活[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何善亮;有效教學批判[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9 張晉;高等職業(yè)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樹蕾;中學語文有效教學研究:理論與策略[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彭華芬;高中英語課堂中形成性的教師提問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史鑫;高中歷史新課程有效教學的實施[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胡丹;促進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5 蔡之旋;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音樂課堂有效性教學現(xiàn)狀調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於琳雅;初中生物實驗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7 林乃斌;初中科學復習課的有效性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8 陳建文;高中美術鑒賞課分層教學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溫守轟;師專多媒體教學有效性之困境與對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李瀛瀅;高中信息技術課有效教學策略探究[D];河北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印濤;;教師提問導答策略管窺[J];中國教師;2006年11期
2 康友蘭;改革提問方式的嘗試[J];陜西教育;1994年02期
3 袁慶暉 ,王春芳;教師提問的幾個誤區(qū)[J];教育藝術;2002年10期
4 熊梅;教師提問與學生思維的發(fā)展[J];課程.教材.教法;1992年12期
5 李桂芳;成長的尊嚴[J];上海教育;2004年21期
6 白花麗;師生對話中教師的語言藝術[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5年07期
7 譚曉云;;課堂提問的語用策略[J];云南教育(繼續(xù)教育版);2005年12期
8 ;信息之窗[J];寧夏教育;2005年09期
9 徐柳明;;教師提問對學生的情感影響研究[J];時代文學(雙月版);2006年04期
10 余圓圓;;教師提問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剖析[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黃蕾;;運用錄像分析技術解讀研究性學習[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2 鄧素文;;從提問方式看近現(xiàn)代課程知識價值觀的變遷[A];教育的傳統(tǒng)與變革——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四)[C];2009年
3 鄧素文;;從提問方式看近現(xiàn)代課程知識價值觀的變遷[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9)——外國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周靜;;教學網(wǎng)站在校外信息技術教育中的運用初探[A];責任·創(chuàng)新·發(fā)展——上海第十六屆青少年科技輔導論文征集論文匯編[C];2008年
5 張強;;質疑與創(chuàng)新——問題驅動教學模式研究[A];信息技術環(huán)境構建與教學應用[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 瓊;互動式教學的特色及提問方式[N];中國教師報;2003年
2 武穴實驗中學 鄒繼承;課堂提問的相關策略及技巧[N];黃岡日報;2008年
3 艾爾亞斯·可汗;教師如何提出高層次問題[N];中國教師報;2004年
4 四川石棉縣中學 生物組 童嵐;讓課堂提問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N];雅安日報;2005年
5 吳江舜湖學校 婁小明;有效的課堂提問[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6 通訊員 陳曉玲;“教研員在線”恭候教師提問[N];三峽日報;2008年
7 民樂縣逸夫小學 康健福;聽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催化劑[N];張掖日報;2005年
8 宋洪昌;高桂榮:追尋理想的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6年
9 周又紅;環(huán)境數(shù)字“動”起來[N];中國環(huán)境報;2003年
10 本報記者 蘇軍;課堂提問有學問[N];文匯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章小謙;傳承與嫁接:中國教育基本概念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轉換[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吳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國“教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海英;教師提問與課堂交際[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2 王蘇;教師提問與課堂交際[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3 張文慧;學習性評價方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4 侯栗寧;教師有效提問教學行為分析及培養(yǎng)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5 黃雯雯;HBA教師提問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6 黃宗芬;對話教學實踐的深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劉永瑩;課堂交往的社會語言學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8年
8 程巍;課堂師生互動的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申群英;課堂有效教學的理念與實施:教師的視角[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顏荊京;學習方法:作為一門課程[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錄像分析背景下的教師提問方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561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45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