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交焦慮障礙影響因素的質(zhì)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31 15:32
目的:本研究運用質(zhì)的研究方法來系統(tǒng)的探討總結(jié)影響大學生社交焦慮形成過程的相關因素,為社交焦慮障礙患者的早期預防、早期識別、早期干預提供幫助,為高校心理工作者對社交焦慮大學生來訪者有明確的資料收集方向、有針對性的制定治療干預計劃提供指導。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質(zhì)性研究方法。以江蘇省某高校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從社交焦慮來訪者和入學心理測評中的焦慮項目高分學生中選取被試,再通過筆者所用的適合于大學生的社交焦慮量表測試,最終選取5名高分來訪者作為訪談被試并給予后續(xù)的咨詢輔導。主要運用深度訪談法,以半結(jié)構(gòu)化的訪談大綱進行資料的收集記錄整理,并以扎根理論所要求的資料分析方式形成編碼類別,以進行分析性研究歸納。結(jié)論:大學生社交焦慮障礙患者的影響因素主要分為4個大維度:1.生理遺傳因素:父母的焦慮性格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或遺傳到社交焦慮障礙患者身上,有行為抑制的父母更容易養(yǎng)育出有行為抑制的子女;母親妊娠期使用藥物或分娩時不順利的情況也會很大程度上加大孩子患社交焦慮的幾率;個體成長中身患疾病或經(jīng)歷身體創(chuàng)傷對焦慮情緒的產(chǎn)生也有影響。2.家庭因素:父母過于極端的教養(yǎng)方式,如過度保護或溺愛、冷淡或苛責、甚至精神軀...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第2章 社交焦慮障礙的發(fā)展現(xiàn)狀
2.1 焦慮
2.2 社交焦慮
2.2.1 概念界定
2.2.2 分類
2.2.3 共病
2.3 社交焦慮的成因研究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訪談對象
3.2 研究程序
3.3 研究工具
3.4 資料分析
3.5 資料分析的信效度
第4章 資料分析結(jié)果
4.1 A受訪者訪談資料分析結(jié)果
4.2 B受訪者的資料分析結(jié)果
4.3 C受訪者旳資料分析結(jié)果
4.4 D受訪者的資料分析結(jié)果
4.5 E受訪者的資料分析結(jié)果
第5章 討論
5.1 生理遺傳因素
5.2 家庭因素
5.3 社會因素
5.4 心理因素
第6章 結(jié)論
6.1 生理遺傳因素
6.2 家庭因素
6.3 社會因素
6.4 心理因素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弗洛伊德焦慮理論述評[J]. 劉海寧.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09(01)
[2]社交焦慮障礙發(fā)展成因探討(綜述)[J]. 劉東臺,李小健.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8(05)
[3]社交焦慮障礙患者的成人依戀類型與社交焦慮障礙人格特征關系[J]. 吳薇莉,劉協(xié)和. 中國臨床康復. 2006(14)
[4]大學生壓力感與焦慮及抑郁和社會支持的關系[J]. 林梅,余紅,杜寧. 中國臨床康復. 2005(24)
[5]對青少年社交焦慮個體的深度訪談[J]. 李波,馬長燕.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6)
[6]大學生社交焦慮易感性的回歸分析[J]. 李波,鐘杰,錢銘怡.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3(02)
[7]大學新生焦慮及社交焦慮測查分析[J]. 朱孔香,呂鋒,路寶鳳.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03(01)
[8]認識社交焦慮障礙[J]. 季建林. 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 2002(02)
[9]社交焦慮障礙的認識與治療現(xiàn)狀[J]. 趙靖平,陳曉崗. 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 2000(04)
[10]社交焦慮與大學生自尊、自我接納的關系[J]. 高文鳳,叢中. 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0(03)
碩士論文
[1]大學生社交焦慮干預研究[D]. 栗文敏.山西大學 2007
[2]大學生社交效能感的評估及與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D]. 周文莉.蘇州大學 2005
[3]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團體干預的實驗研究[D]. 彭純子.湖南師范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313723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第2章 社交焦慮障礙的發(fā)展現(xiàn)狀
2.1 焦慮
2.2 社交焦慮
2.2.1 概念界定
2.2.2 分類
2.2.3 共病
2.3 社交焦慮的成因研究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訪談對象
3.2 研究程序
3.3 研究工具
3.4 資料分析
3.5 資料分析的信效度
第4章 資料分析結(jié)果
4.1 A受訪者訪談資料分析結(jié)果
4.2 B受訪者的資料分析結(jié)果
4.3 C受訪者旳資料分析結(jié)果
4.4 D受訪者的資料分析結(jié)果
4.5 E受訪者的資料分析結(jié)果
第5章 討論
5.1 生理遺傳因素
5.2 家庭因素
5.3 社會因素
5.4 心理因素
第6章 結(jié)論
6.1 生理遺傳因素
6.2 家庭因素
6.3 社會因素
6.4 心理因素
附錄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弗洛伊德焦慮理論述評[J]. 劉海寧.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09(01)
[2]社交焦慮障礙發(fā)展成因探討(綜述)[J]. 劉東臺,李小健.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8(05)
[3]社交焦慮障礙患者的成人依戀類型與社交焦慮障礙人格特征關系[J]. 吳薇莉,劉協(xié)和. 中國臨床康復. 2006(14)
[4]大學生壓力感與焦慮及抑郁和社會支持的關系[J]. 林梅,余紅,杜寧. 中國臨床康復. 2005(24)
[5]對青少年社交焦慮個體的深度訪談[J]. 李波,馬長燕.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6)
[6]大學生社交焦慮易感性的回歸分析[J]. 李波,鐘杰,錢銘怡.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3(02)
[7]大學新生焦慮及社交焦慮測查分析[J]. 朱孔香,呂鋒,路寶鳳. 中國民康醫(yī)學. 2003(01)
[8]認識社交焦慮障礙[J]. 季建林. 上海預防醫(yī)學雜志. 2002(02)
[9]社交焦慮障礙的認識與治療現(xiàn)狀[J]. 趙靖平,陳曉崗. 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 2000(04)
[10]社交焦慮與大學生自尊、自我接納的關系[J]. 高文鳳,叢中. 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0(03)
碩士論文
[1]大學生社交焦慮干預研究[D]. 栗文敏.山西大學 2007
[2]大學生社交效能感的評估及與社交焦慮的關系研究[D]. 周文莉.蘇州大學 2005
[3]大學生社交焦慮的團體干預的實驗研究[D]. 彭純子.湖南師范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3137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3137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