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大學教師教學的知行路線
發(fā)布時間:2021-03-24 17:07
如何認識與運用人工智能促進教學,是大學教師在人工智能時代亟待探索的問題。從教學知行路線視角來看,在人工智能與教學要素結合上,大學教學中學生、教師、教學目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境這六大方面遭遇了很多現(xiàn)實問題,這些問題的厘清,可以從人機共"筑"的學生"無監(jiān)督"路線、人機協(xié)同的教師"樹根"路線、教學目的的"遺傳"路線、教學內(nèi)容的"強化"路線、教學方法的"決策"路線、教學環(huán)境的"非零和博弈"路線6個方面進行闡釋。面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沖擊,只有圍繞教學要素打造知行合一的人工智能教學新路線,才能實現(xiàn)"人機合智"。
【文章來源】:重慶高教研究. 2020,8(02)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人機共“筑”的學生“無監(jiān)督”路線
二、人機協(xié)同的教師“樹根”路線
三、教學目的的“遺傳”路線
四、教學內(nèi)容的“強化”路線
五、教學方法的“決策”路線
六、教學環(huán)境的“非零和博弈”路線
七、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算法風險[J]. 譚維智. 開放教育研究. 2019(06)
[2]人工智能的教學角色隱喻分析——以人工智能教育應用領域高影響力項目為例[J]. 張志禎,張玲玲,徐雪迎,劉佳林. 中國遠程教育. 2019(11)
[3]“七度”教學觀:大學金課的關鍵特征[J]. 李芒,李子運,劉潔瀅. 中國電化教育. 2019(11)
[4]世界高校智能教育的發(fā)展脈絡及啟示[J]. 祝士明,劉帥瑤. 中國電化教育. 2019(11)
[5]人工智能時代教師的“行動哲學”[J]. 李棟. 電化教育研究. 2019(10)
[6]教育知識圖譜的概念模型與構建方法研究[J]. 李振,周東岱. 電化教育研究. 2019(08)
[7]人工智能科幻敘事的三種時間想象與當代社會焦慮[J]. 王峰.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9(03)
[8]基于xAPI的在線學習者畫像的構建與實證研究[J]. 肖君,喬惠,李雪嬌. 中國電化教育. 2019(01)
[9]技與道之間:“天地人事”之教的回歸與突破[J]. 李棟.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8(31)
[10]基于人工智能的個性化學習策略研究[J]. 何榮鈺,王書林. 課程教學研究. 2018(11)
本文編號:3098072
【文章來源】:重慶高教研究. 2020,8(02)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人機共“筑”的學生“無監(jiān)督”路線
二、人機協(xié)同的教師“樹根”路線
三、教學目的的“遺傳”路線
四、教學內(nèi)容的“強化”路線
五、教學方法的“決策”路線
六、教學環(huán)境的“非零和博弈”路線
七、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工智能教育應用的算法風險[J]. 譚維智. 開放教育研究. 2019(06)
[2]人工智能的教學角色隱喻分析——以人工智能教育應用領域高影響力項目為例[J]. 張志禎,張玲玲,徐雪迎,劉佳林. 中國遠程教育. 2019(11)
[3]“七度”教學觀:大學金課的關鍵特征[J]. 李芒,李子運,劉潔瀅. 中國電化教育. 2019(11)
[4]世界高校智能教育的發(fā)展脈絡及啟示[J]. 祝士明,劉帥瑤. 中國電化教育. 2019(11)
[5]人工智能時代教師的“行動哲學”[J]. 李棟. 電化教育研究. 2019(10)
[6]教育知識圖譜的概念模型與構建方法研究[J]. 李振,周東岱. 電化教育研究. 2019(08)
[7]人工智能科幻敘事的三種時間想象與當代社會焦慮[J]. 王峰.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19(03)
[8]基于xAPI的在線學習者畫像的構建與實證研究[J]. 肖君,喬惠,李雪嬌. 中國電化教育. 2019(01)
[9]技與道之間:“天地人事”之教的回歸與突破[J]. 李棟.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8(31)
[10]基于人工智能的個性化學習策略研究[J]. 何榮鈺,王書林. 課程教學研究. 2018(11)
本文編號:30980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30980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