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初中生學習倦怠和心理健康的關系及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4 13:00

  本文關鍵詞:初中生學習倦怠和心理健康的關系及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研究考察初中生學習倦怠和心理健康的關系,采用問卷法,使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極盛教授編制的《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和胡俏、戴春林編制的《中學生學習倦怠問卷》對初中生一、二、三年級共42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結果表明: (1)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性別差異;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城鄉(xiāng)差異;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差異;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年級差異,其中三年級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二年級的,二年級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年級。 (2)學習倦怠不存在性別差異;學習倦怠不存在城鄉(xiāng)差異;學習倦怠不存在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差異;學習倦怠在年級上存在顯著差異,其中三年級的倦怠水平大于二年級的,二年級的倦怠水平大于一年級的。 (3)心理健康和學習倦怠之間存在顯著相關,心理健康的十個因子:偏執(zhí)、敵對、強迫、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焦慮、情緒不穩(wěn)定、學習壓力、抑郁、適應不良、心理不平衡和學習倦怠的四個因子:情緒耗竭、低效能感、生理耗竭、師生疏離之間存在顯著相關。
【關鍵詞】:初中生 心理健康 學習倦怠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B844.2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8-13
  • 1 學習倦怠8-10
  • 1.1 學習倦怠的定義8
  • 1.2 學習倦怠的測量8-9
  • 1.3 學習倦怠的影響因素9-10
  • 2 心理健康10-13
  • 2.1 心理健康的涵義10-11
  • 2.2 心理健康的標準11-12
  • 2.3 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12-13
  • 第二部分 問題的提出及研究意義13-14
  • 第三部分 研究設計14-16
  • 1 研究目的14
  • 2 研究假設14
  • 3. 研究方法14-16
  • 3.1 研究對象14
  • 3.2 研究工具14-15
  • 3.3 數(shù)據(jù)處理15-16
  • 第四部分 研究結果16-27
  • 4.1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描述統(tǒng)計16
  • 4.2 心理健康的性別差異分析16-17
  • 4.3 心理健康城鄉(xiāng)差異分析17-18
  • 4.4 心理健康的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差異分析18-19
  • 4.5 心理健康的年級差異分析19-21
  • 4.6 學習倦怠的描述統(tǒng)計21-22
  • 4.7 學習倦怠的性別差異分析22-23
  • 4.8 學習倦怠的城鄉(xiāng)差異分析23
  • 4.9 學習倦怠的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差異分析23-24
  • 4.10 學習倦怠年級的差異分析24-25
  • 4.11 學習倦怠和心理健康的相關分析25-27
  • 第五部分 討論27-35
  • 5.1 心理健康在性別、城鄉(xiāng)、是否為獨生子女、年級上的特征分析27-29
  • 5.1.1 初中生心理健康總體特征分析27
  • 5.1.2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性別特征分析27-28
  • 5.1.3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城鄉(xiāng)特征分析28
  • 5.1.4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獨生子女和非獨生子女的特征分析28-29
  • 5.1.5 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年級特征分析29
  • 5.2 學習倦怠在性別、城鄉(xiāng)、是否為獨生子女、年級上的特征分析29-32
  • 5.2.1 初中生學習倦怠總體特征分析29-30
  • 5.2.2 初中生學習倦怠性別特征分析30
  • 5.2.3 初中生學習倦怠的城鄉(xiāng)特征分析30-31
  • 5.2.4 初中生學習倦怠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特征分析31
  • 5.2.5 學習倦怠年級的差異分析31-32
  • 5.3 初中生學習倦怠和心理健康的相關分析32
  • 5.4 教育對策32-35
  • 5.4.1 學校要充分發(fā)揮教育主導作用,給予三年級的學生更多關注32-33
  • 5.4.2 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緒33
  • 5.4.3 減輕中學生的學習壓力33-34
  • 5.4.4 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父母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34-35
  • 第六部分 結論及研究局限35-36
  • 1 結論35
  • 2 研究局限35-36
  • 參考文獻36-39
  • 附錄39-41
  • 致謝4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兆葉,李壽欣,李君春;初中生心理健康、人際關系與學習成績的相關分析[J];當代教育科學;2004年19期

2 李祚山;轉型期初中生心理健康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1年04期

3 程麗;;青少年人際信任現(xiàn)狀及教育對策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1期

4 左占偉,鄒泓,馬存燕;初中生的社會支持狀況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5年11期

5 陶宏;青春期性教育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wèi)生;1998年04期

6 楊彥珍;;找病因追本溯源 開良方對癥下藥[J];甘肅教育;2010年21期

7 李晶;初中生個性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分析[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8 員艾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與教育[J];運城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1期

9 張秋菊;初中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與對策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4年12期

10 周凱,韓驄,葉廣俊,張永泰;初中生心理健康訓練方法初探[J];中國學校衛(wèi)生;199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廣文;尹紅峰;;在外租房農(nóng)村初中生社會支持、應對方式、心理健康關系的結構模型[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張雯;顏克段;;初中生獲得社會支持情況的調(diào)查[A];山東心理學會第十屆學術會議論文提要匯編[C];2002年

3 何昭紅;石艷華;;多元社會型態(tài)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的積極回應[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方法研究[C];2010年

4 廖明英;;自我圖式與心理健康[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會法;王華;;心理健康是老年人面臨的最大問題[A];第二屆中國老年人才論壇論文集[C];2006年

6 吳諒諒;;特殊老年群體的心理健康[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7 沙若蓮;;老年心理健康[A];全國門、急診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8 王文增;魏忠鳳;;教師職業(yè)倦怠、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的干預研究[A];第二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盧文滔;朱億蕭;李征;;在內(nèi)地的澳門大學生大五人格、文化適應和心理健康[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心理咨詢師大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啟明;;師范專業(yè)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分析[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繆海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期待更多關注[N];無錫日報;2005年

2 本報駐京記者 王樂;“成人”比成材更關乎幸福[N];文匯報;2011年

3 蘇福;吉林邊防總隊醫(yī)院成立心理健康服務中心[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4 記者 楊濟澤 通訊員 秦樂樂;淮工500心理委員解“心結”[N];連云港日報;2010年

5 高虹 季帥;揚州多渠道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N];江蘇教育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王丹;政協(xié)委員呼吁:學校教育莫忘“心理健康”課[N];榆林日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方娟 蘇玲;關注心理健康 讓孩子健康成長[N];巢湖日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李艷;關注心理健康:來自心理咨詢室的報告[N];岳陽晚報;2010年

9 昭通市昭陽區(qū)樂居一中 趙太平;你是怎樣獲得成功的[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11年

10 義煤集團公司直屬幼兒園 曹衛(wèi)華;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見[N];周口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付艷芬;中國心理健康服務理論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楊海;軍校新生心理彈性因素及心理訓練對心理健康影響的實證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3 趙紅霞;影響初中生學業(yè)成績差異的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逸龍;樂觀人格與心理健康、工作績效的關系及其中介、調(diào)節(jié)機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5 許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6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學習動機內(nèi)化的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楊劍;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與心理健康效益互動模式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張愛蓮;心理健康服務人員核心勝任特征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田錄梅;自尊的認知加工偏好及其對情感反應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劉志宏;初中生校園壓力因果模型建構與壓力疏導團體輔導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靜;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和心理健康:應對的中介效應與彈性的調(diào)節(jié)效應[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2 周志娟;初中生感戴、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肖曉瑪;初中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D];廣西師范大學;2002年

4 李林霞;在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5 莫夏莉;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周方芳;學優(yōu)生、學困生社會支持、心理彈性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7 魏艷哲;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新生心理健康與人格的相關性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8 蔡先鋒;體育運動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標準研究[D];揚州大學;2004年

9 張曉峰;武警官兵心理健康與職業(yè)壓力、社會支持、集體效能的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馮雷濤;高三學生學習適應性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初中生學習倦怠和心理健康的關系及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

本文編號:26561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26561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e6f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