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兩個場域——家族取向式學校與教師的家族式心理
本文關鍵詞:影響教師教學效能感的兩個場域——家族取向式學校與教師的家族式心理 出處:《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家族主義 泛家族主義 權力運作 教師意愿 教師教學效能感
【摘要】: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受到學校及教師個人因素的影響。在中國人的社會取向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家族取向,以權力運作為主要特征的"家族化"學校常常忽視教師的情感;作為一種對教學勝任能力的信念,教師教學效能感的提高缺乏學校"家族"中的"家長"支持,較難喚醒教師為學校奮斗的意愿和決心。提高教師教學效能感的關鍵是學校"家族"中的"家長"對權力的合理使用,領導方式上輔之以仁慈領導和德行領導,讓教師覺得有一種"家"的感覺,逐步喚醒教師本身具有的對"家"的情感。
[Abstract]:The teaching efficacy of teachers feel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factors of schools and teacher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social orientation of Chinese in, is the most basic family orientation, power operation as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family" school teachers often ignore the emotion; as a kind of teaching competency beliefs, teaching efficacy to improve the school lack of "family" in the "parents" support, more difficult to wake up for school teachers will struggle and determination. The ke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the teachers of the school is the rational use of "family" in the "parents" of power, the leadership is complemented by the benevolent leadership and moral leadership, let teachers feel there is a "home" feeling, gradually awaken teachers due to their "home" feeling.
【作者單位】: 鹽城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蘇北農村中學教師教學效能感提高的對策研究(項目號:2011SJB880055)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師范生實習支教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號:11YJC880052)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規(guī)劃基金項目) 2011年度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大學生社會適應性及其提升的策略研究諧社會視域下學前教育城鄉(xiāng)均衡發(fā)展研究(項目號:10YJA880086)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G420
【正文快照】: 教師的教學效能感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對其能有效地完成工作、實現教學目標的一種能力的知覺與信念,是教師對教育教學作用的信念,又是教師對自身教學能力的知覺[1]。它不是一個人真實的能力,而是個人對自己行為能力的自我評估。教師的教學效能感對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生成就、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詹茂光;;教師教學效能感的研究及其發(fā)展提高[J];蘭州學刊;2005年06期
2 張艷霞;不同教學效能感水平的教師教學成敗歸因特點的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3 黃喜珊;馮海志;;論教師效能感及其提高[J];肇慶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4 王才康;中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與應付方式的關系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松林;金志遠;;教育場域:權力的運作與學生的境遇[J];當代教育科學;2007年13期
2 李松林;;課堂場域中的權力運作[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01期
3 柳國輝;由集權到分權的展望──對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普教處權力運作情況的考察與分析[J];中小學管理;2000年09期
4 馬維娜;控制與懸置:學校場域中的權力運作(下)[J];學科教育;2004年02期
5 柳國輝;由集權到分權的展望——對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普教處權力運作情況的考察與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06期
6 田國秀;;論學校規(guī)訓教育對師生關系的影響——以福柯的權力理論作為分析視角[J];中國教師;2008年17期
7 裴娣娜;;知識·權力·主體——《控制與自主:課堂場域中的權力邏輯》評析[J];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8 許新秀;;考試的權力運作與儀式化表征初探[J];南通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2期
9 孫敏;教育行政組織權力變質的根源及控制[J];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10 黃衛(wèi)星;;后現代主義文化與教育的應對[J];教育評論;2007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春玲;1949年以來中國教育理想化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陶玉虹;基于批評話語分析理論對教師課堂話語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2 陸婷;論教育學話語的形成[D];蘇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4008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400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