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課題研究中理論依據(jù)找尋誤區(qū)
本文關鍵詞:走出課題研究中理論依據(jù)找尋誤區(qū) 出處:《當代教育科學》2012年2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課題研究 理論依據(jù) 研究誤區(qū)
【摘要】:課題研究中對理論依據(jù)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qū),主要表現(xiàn)為:做研究必須要有理論依據(jù),有理論依據(jù)研究就可靠了,研究中的理論依據(jù)越多越好,有理論依據(jù)研究就有理論性了,理論依據(jù)一定要專門寫出來等。這與研究規(guī)范的硬性規(guī)定、教科書的潛在影響、出版物的間接影響、研究者的錯誤認識與屈意迎合有關。其結果是造成了理論資源的曲解、教育科研的內耗和學術風氣的歪曲。要走出找尋理論依據(jù)的誤區(qū),就要根據(jù)研究需要選擇理論依據(jù),并真正依據(jù)理論進行研究,同時加強研究中的理論分析與論證。
[Abstract]:There are some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theoretical basis in the research of the subject. The main manifestation is that there must be theoretical basis to do the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is reliable, and the more theoretical basis in the research, the better. There i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search, the theoretical basis must be specially written out, and so on. This is related to the rigid provisions of research norms,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textbooks, and the indirect impact of publications. The wrong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archer is related to pandering. The result is the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oretical resources, the internal frict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the distortion of academic ethos. Therefore, we should get rid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finding theoretical basis. It is necessary to choose the theoretical basi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the research, and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real theory, and to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in the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作者單位】: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40-03
【正文快照】: 課題研究時,有些人喜歡或試圖找尋研究的理論依據(jù),也有的人因為填寫或找尋“理論依據(jù)”而苦惱不已。課題研究中的“理論依據(jù)”是指課題研究所需要的、指導或支持課題研究實施的已經成型的理論。已經成型的理論,是指已經完成并得到大家認可的理論,比如行為主義理論、建構主義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紀春梅;鄧李梅;;我國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的原因及對策探討[J];教育探索;2006年01期
2 柏尚能;;校本培訓與教研怎樣結合[J];云南教育(繼續(xù)教育版);2006年01期
3 劉永和;;“個人課題”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8期
4 夏艷;;課題“熱”的冷思考[J];上海教育;2007年21期
5 張敏;史建茹;;構建動態(tài)的課題研究體系 推動區(qū)域“責任教育”整體發(fā)展的探索與實踐[J];吉林教育;2008年09期
6 顏玉;鮑秀琦;韓桂華;姜威;榮國;遇常紅;羅蘭;薛勇;;試論網絡環(huán)境下的研究性學習理論及學習方式的改革和特點[J];消費導刊;2009年09期
7 邢西深;;Wiki技術在課題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9年10期
8 潘國洪;;以課題研究促班主任專業(yè)發(fā)展[J];小學德育;2009年18期
9 姚繼琴;;教師課題研究的問題與對策[J];襄樊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10 孫建國;;例談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的結合[J];寧夏教育科研;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容禮;陳敏婷;;《推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網絡校本教研》研究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2 蘭利霞;;《以班主任工作促進和諧校園的創(chuàng)建》課題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3 巴東神農溪高中"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研究"課題小組;;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規(guī)范重點課題 “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研究”實施方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伍培光;;以專業(yè)課題研究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學校的信息化建設[A];2010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湖北巴東神農溪高中課題組;;國家教師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2008年課題研究第二階段總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容禮;陳敏婷;;《推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網絡校本教研》研究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7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六十九中學課題組;;《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與教師發(fā)展》結題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8 曹芳智;;以人為本 彰顯特色 和諧發(fā)展——《構建和諧校園促進教師的發(fā)展》課題研究總結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陜西卷)[C];2010年
9 福建永定撫市中學課題組;;國家教師基金“十一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全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子課題——“學科教學體現(xiàn)素質教育要求研究”課題研究結題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10 山東濟寧實驗中學課題組;;心理健康與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關系的研究[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雒建江邋張勝杰;水泉鎮(zhèn)教管中心重視課題研究[N];白銀日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凌浩邋本報通訊員 朱益坤;安慶開發(fā)區(qū)從農村走向城市的教育風景[N];安慶日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劉艷芳 通訊員 呂昌業(yè);革故鼎新擎大廈 萬紫千紅滿園春[N];萊蕪日報;2009年
4 康梁;照明環(huán)境嚴重影響學生視力[N];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
5 安徽省馬鞍山市教育局 劉決生;中小學教研如何選題?[N];中國教育報;2005年
6 海安縣白甸鎮(zhèn)中心小學 湯月明 江蘇省海安縣南莫鎮(zhèn)沙崗幼兒園 唐向茸 朱秀玲 海安縣教育局科室 陳萍 曹陽 海安縣立發(fā)中學 梅廣穩(wěn);江蘇海安:將微型課題研究進行到底[N];中國教師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張倩;一個急需關注的特殊群體[N];甘肅日報;2009年
8 李明英 山東省無棣縣職業(yè)中專;這樣的課題研究,不搞也罷[N];中國教師報;2010年
9 泰州市泰東實驗學校 陳勇 于勝;不是所有的教師都適合課題研究[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10 記者 馬小麗;我市多項國家級課題研究獲全國殊榮[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霖;當前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誤區(qū)及其應對[D];西南大學;2009年
2 陳榮;通過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中學生的問題意識[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3 趙以濤;基于網絡的研究性學習平臺的構建與實現(xiàn)[D];吉林大學;2007年
4 高慧波;在遠程開放教學中研究性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周紅;校本研修區(qū)域推進策略的行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阮蘭娟;基于課題的網絡協(xié)作學習及其支持環(huán)境的設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7 張秀麗;學?蒲泄芾碇贫葎(chuàng)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彭惠群;中西部地區(qū)農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項目管理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9 蔣立兵;湖北省農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工程應用績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10 程慧麗;課題式研究性學習評價體系探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3866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386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