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教學法新論
本文關鍵詞:互動教學法新論
更多相關文章: 互動教學法 教師 創(chuàng)新教育 育人為本
【摘要】:互動教學是由信息互動、情感互動、問題互動、思想互動、教學互動構成的教學過程。有效應用互動教學法,教師要樹立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備課時要有延展性。同時,教師要自覺地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要有完成新時期教育任務的使命感。
【作者單位】: 太原大學外語師范學院;
【分類號】:G420
【正文快照】: 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在課堂上常常處于被動地位,很難主動地學習、思考,久而久之,學生的主動性受到了壓抑,進而影響了學生智能的發(fā)展和素質的全面提高。而全方位互動地授課,使得師生雙方合作密切,師生之間的信息互動、情感互動、問題互動更充分,學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新華;探索教學方法 提高教學質量[J];貴州農(nóng)機化;2004年04期
2 裴榮;;互動式教學法的認知與實踐[J];山西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3 王環(huán);互動教學法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S2期
4 楊瑞平;互動教學法探討[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3年01期
5 梁明振,羅玉琴;“專題報告”互動教學法在研究生專業(yè)課程教學中的運用[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6 ;教師書畫[J];安徽教育;2004年08期
7 ;教師書畫[J];廣西教育;2004年28期
8 ;教師書畫[J];人民教育;2004年18期
9 約翰·施拉特,鄧笛;我是教師[J];山西教育(綜合版);2005年03期
10 修春雨 ,王韋平;傷害,在一言一行中——教師言行對學生心理影響的分析與思考[J];山東教育;2005年1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宋軒邋德宏 閆璦;為發(fā)展奠基[N];張掖日報;2007年
2 上海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系主任 黎加厚;英特爾未來教育[N];中國計算機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寬寧;教師課程理解中的自我關懷[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郭朝紅;影響教師政策的中介組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周潤智;被規(guī)約的教師職業(yè)[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王延文;教師專業(yè)化的系統(tǒng)分析與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5 羅儒國;教師教學生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鮑道宏;教師課程理解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常亞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8 金美福;教師自主發(fā)展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馮茁;論教育場域中的對話[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趙荷花;學習的教學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時春;靜悄悄的革命:教師對課程的重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秋穎;教師成為研究者:現(xiàn)實與展望[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焦麗敏;論教師的情緒管理[D];湖南大學;2008年
4 吳璜;在研究中認識新的自我——關于“教師成為研究者”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姜淑穎;教師個性化教學的形成[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劉浩;關于教師人力資源管理的若干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7 朱賽紅;教師與家長互動關系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辛麗春;論教師對教材文本的解讀[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9 張金芳;教師校本課程開發(fā)能力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10 李雙;教育行動研究的本土化探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2926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292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