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能力本位的教師標準述評
本文關(guān)鍵詞:菲律賓能力本位的教師標準述評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菲律賓 教師教育 教師專業(yè)標準 能力本位
【摘要】:菲律賓曾是一個殖民地國家,教育制度沿襲了宗主國的傳統(tǒng)。近年來,鑒于經(jīng)濟、政治、社會背景的不同,基礎(chǔ)教育發(fā)展遭遇瓶頸,教師群體矛盾日益突出。從2007年起菲律賓教育部開始推行教師教育與發(fā)展項目,經(jīng)過近兩年的發(fā)展又推出能力本位的教師標準,以期改善教師群體狀態(tài),進而改善基礎(chǔ)教育。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
【基金】: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師范司委托項目《教師專業(yè)標準國際比較研究》
【分類號】:G451.1
【正文快照】: 菲律賓曾是美國的殖民地,師范教育承襲了美國的師范教育制度,為菲律賓培養(yǎng)了大批合格教師。但脫離殖民時間短、經(jīng)濟狀況不佳、人才缺乏,導致菲律賓師范教育制度的美好構(gòu)想實施起來存在很大困難。近年來,菲律賓基礎(chǔ)教育教師群體矛盾日益突出,教師的社會地位不高。菲律賓教育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樂先蓮;;教師教育與政府責任——德國政府在教師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及啟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06期
2 許邦官;;論教師教育與教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中小學教師培訓;1999年C4期
3 符太勝;李東斌;陳海峰;;教師教育視域下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關(guān)系的反思[J];教書育人;2007年33期
4 于海霞;;菲律賓開放大學[J];農(nóng)民科技培訓;2008年04期
5 鄭崇義;;菲律賓的基礎(chǔ)教育和華人教育[J];教育評論;1988年03期
6 張國才;菲律賓國家資助私立教育法規(guī)述評[J];現(xiàn)代教育論叢;1994年05期
7 黃頡剛;;反思性教學:菲律賓教學培訓的啟示[J];成人教育;2009年10期
8 孫冬梅;;日本和新加坡教師教育制度對我國的啟示[J];理工高教研究;2010年06期
9 ;菲律賓教育部鼓勵學校建菜園組織學生種植蔬菜[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1年Z2期
10 趙光輝;鄭洪江;;教師資格制度與教師教育制度銜接問題的研究[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駐馬尼拉記者 夏曉陽;菲律賓教育事業(yè)面臨挑戰(zhàn)[N];文匯報;2003年
2 王傳軍 徐靜;“野百合”期待春天[N];光明日報;2004年
3 張寧銳 桂小聰;劉復興:應(yīng)建立混合型教師教育制度[N];人民政協(xié)報;2009年
4 王傳軍 徐靜;菲律賓推動漢語教學[N];光明日報;2004年
5 張學軍;今秋教育展又有“新面孔”[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7年
6 郭青;菲律賓前總統(tǒng)拉莫斯做客歐亞學院[N];陜西日報;2007年
7 岳月;甘肅 啟動工薪家庭留學計劃[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8 陳新 實習生 周東旭;福建海外華文教育方興未艾[N];福建日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楊葵花;外教在鐵嶺[N];鐵嶺日報;2006年
10 記者 潘光;架起亞洲教育合作的橋梁[N];中國教育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陳滿琪;菲律賓華文教師教學策略與工作滿意度、自尊的狀況及其關(guān)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冬梅;流動社群與跨國教育:以近代晉江籍菲僑創(chuàng)辦的華校與僑校為例[D];廈門大學;2009年
3 陳君楣;菲律賓華校學生中、英、菲語言態(tài)度、語言學習動機的比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4 石芳華;美國教師培養(yǎng)方案全國性鑒定制度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陳紅;政府在民辦教育中的職能定位之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2914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291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