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智能理論視角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方法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22 07:28
認知心理學家加德納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打破了“一元智能”觀的局限性,其眾多優(yōu)勢對中國的教育教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人際交往智能理論作為多元智能理論的重要方面,其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與人溝通、交往方面。筆者認為以人際交往智能為基礎的語法教學方法,將從提高學生語法學習興趣和效率方面,帶給高中英語語法教學很多啟示。本論文共分為五個章節(jié),主要內容集中于三、四、五章。本論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第一,研究角度不同。將研究方向對準語法,以多元智能理論中的人際交往智能為理論依據(jù),試圖設計出適合于高中英語語法的教學方法。第二,應用多種實驗方式。以往關于人際交往智能理論的論文主要應用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實驗,本論文的研究方法除了應用調查問卷外,還應用測試卷和訪談的形式,并用SPSS軟件進行對比分析,為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提供了保證。本研究以筆者在高中英語課堂的研究實踐為基礎,以多元智能理論中的人際交往智能作為理論基礎,以哈爾濱市第三中學高一學年兩個班級為例,運用問卷調查法和試卷測試的方法試圖探索出將人際交往智能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語法的教學方法。在實驗前:筆者為證明實驗班與對照班符合作為研究對象的條件,具有可比性,對兩個班...
【文章來源】: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問題及意義
1.3 論文結構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人際交往智能理論的定義
2.2 人際交往智能的形成及發(fā)展
2.3 人際交往智能理論的分類
2.4 國內外英語語法教學研究綜述
2.4.1 國外語法教學研究
2.4.2 國內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研究
2.5 人際交往智能理論與語法教學結合的可行性分析
2.5.1 人際交往智能理論的優(yōu)勢
2.5.2 新課標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特點
第三章 人際交往智能理論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調查研究
3.1 研究假設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對象
3.4 研究方法
3.4.1 問卷調查
3.4.2 測試
3.4.3 訪談
3.5 研究結果與分析
3.5.1 實驗班與對照班前測基本情況調查
3.5.2 實驗結果總結
3.6 實驗后發(fā)現(xiàn)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3.6.1 實驗后發(fā)現(xiàn)的問題
3.6.2 解決方法
第四章 實證后人際交往智能理論指導下語法教學方法的選擇
4.1 語法教學方法的選擇標準
4.2 語法教學方法實施的難點
4.3 語法教學方法的實施
4.3.1 情景設置法
4.3.2 小組合作法
4.3.3 游戲法
4.3.4 演繹法
4.3.5 歸納法
第五章 結論與啟示
5.1 研究總結
5.2 研究局限性
5.3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546005
【文章來源】: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問題及意義
1.3 論文結構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人際交往智能理論的定義
2.2 人際交往智能的形成及發(fā)展
2.3 人際交往智能理論的分類
2.4 國內外英語語法教學研究綜述
2.4.1 國外語法教學研究
2.4.2 國內中學英語語法教學的研究
2.5 人際交往智能理論與語法教學結合的可行性分析
2.5.1 人際交往智能理論的優(yōu)勢
2.5.2 新課標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特點
第三章 人際交往智能理論下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調查研究
3.1 研究假設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對象
3.4 研究方法
3.4.1 問卷調查
3.4.2 測試
3.4.3 訪談
3.5 研究結果與分析
3.5.1 實驗班與對照班前測基本情況調查
3.5.2 實驗結果總結
3.6 實驗后發(fā)現(xiàn)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3.6.1 實驗后發(fā)現(xiàn)的問題
3.6.2 解決方法
第四章 實證后人際交往智能理論指導下語法教學方法的選擇
4.1 語法教學方法的選擇標準
4.2 語法教學方法實施的難點
4.3 語法教學方法的實施
4.3.1 情景設置法
4.3.2 小組合作法
4.3.3 游戲法
4.3.4 演繹法
4.3.5 歸納法
第五章 結論與啟示
5.1 研究總結
5.2 研究局限性
5.3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致謝
本文編號:35460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xuetheo/354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