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8 08:09
以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發(fā)展,使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方式發(fā)生了重大改變,教育教學也概莫能外,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即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的一個典范。這種教學模式將MOOC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有機結合,在時代性、靈活性、趣味性等方面表現(xiàn)出新的特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與時俱進的學科,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適應時代變革和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將基于MOO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之中,并不是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全部顛覆,而是在新的發(fā)展高度上重新審視學科教學現(xiàn)狀,以期用混合式教學思維彌補以往教學的缺陷和不足,提高教學實效,實現(xiàn)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從國內(nèi)外的高校教學理論和實踐發(fā)展的歷程來看,MOOC教學平臺是改革傳統(tǒng)課堂教學交互性不足、無法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等弊端的必備教學環(huán)境。除了建設和應用各校自己的教學資源外,他們還大力借助MOOC平臺提供的其他海量課程資源以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并從建構主義、人本主義教學理論的角度對這一模式進行了理論闡發(fā),形成了自成一派的混合式教學理論。為回應時代的挑戰(zhàn),我國已有很多高校在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
【文章來源】:武漢理工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與意義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述評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3 主要內(nèi)容與研究思路
1.3.1 主要內(nèi)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
1.4.1 研究方法
1.4.2 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的理論分析
2.1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的理論借鑒
2.1.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2.1.2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2.2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的特點
2.2.1 時代性與傳統(tǒng)性的統(tǒng)一
2.2.2 自主性與交互性的統(tǒng)一
2.2.3 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2.2.4 知識性與趣味性的統(tǒng)一
2.3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2.4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的可行性
2.5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的現(xiàn)實性
第3章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
3.1 清華大學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混合式教學分析
3.1.1 基本情況介紹
3.1.2 清華大學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啟示
3.2 復旦大學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混合式教學分析
3.2.1 基本情況介紹
3.2.2 復旦大學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啟示
3.3 武漢地區(qū)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證分析
3.3.1 教學手段從單一向多元轉變
3.3.2 教學時間從固定向靈活轉變
3.3.3 學習方式從被動向主動轉變
第4章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及產(chǎn)生原因
4.1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4.1.1 教學內(nèi)容的總體性和結構性難以體現(xiàn)
4.1.2 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難以監(jiān)控
4.1.3 教師積極性難以調(diào)動
4.1.4 混合式教學模式削弱了教師的人格影響
4.2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問題的原因..
4.2.1 MOOC碎片化的教學時間限制
4.2.2 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的監(jiān)督尚未形成有效合力
4.2.3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
4.2.4 教師人格魅力需要通過面對面的方式傳遞
第5章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問題的對策
5.1 以問題邏輯為導向建構新型的教學內(nèi)容體系
5.1.1 重視教育內(nèi)容更新
5.1.2 制作知識地圖
5.1.3 問題式教學法與教學內(nèi)容的開發(fā)
5.2 以完善平臺為導向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效果
5.2.1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5.2.2 制作MOOC視頻時加強監(jiān)測檢驗功能
5.2.3 實現(xiàn)線上線下有效互動溝通
5.3 以激勵機制為導向調(diào)動教師參與積極性
5.3.1 增強高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的重視程度
5.3.2 緩解教師工作壓力
5.3.3 重視教師專業(yè)與技能的培養(yǎng)
5.4 以靈活機動為導向優(yōu)化混合式教學環(huán)境
5.4.1 主動占領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
5.4.2 重視情感教育的融入
5.4.3 用發(fā)展的眼光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與課題與論文發(fā)表情況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翻轉課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與實施[J]. 熊素娟. 職教通訊. 2016(06)
[2]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MOOC教學現(xiàn)狀分析——以《軟件工程》課程為例[J]. 余久久. 職業(yè)技術教育. 2015(35)
[3]推進理念科學、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J]. 高國希.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5(11)
[4]“慕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挑戰(zhàn)[J]. 高地.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5(03)
[5]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慕課”教學平臺構建及對策研究[J]. 吳超. 教育探索. 2015(02)
[6]MOOCs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挑戰(zhàn)與啟示[J]. 葉承芳. 思想教育研究. 2015(02)
[7]“慕課”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挑戰(zhàn)和機遇[J]. 劉震,曹澤熙.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4(11)
[8]對“慕課”的幾點思考[J]. 肖薇薇. 教育探索. 2014(08)
[9]成人遠程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探究[J]. 趙宏,陳麗,鄭勤華,張善實. 中國電化教育. 2014(06)
[10]“后MOOC”時期的在線學習新樣式[J]. 祝智庭,劉名卓. 開放教育研究. 2014(03)
博士論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變革研究[D]. 黃愛華.南京理工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慕課(MOOCs)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范式改革的啟示[D]. 史秀娟.江南大學 2016
[2]慕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運用研究[D]. 劉嘉.廣西師范大學 2015
[3]基于MOOC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混合式教學研究[D]. 李聰.江西師范大學 2015
[4]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D]. 陳曉娟.福建師范大學 2009
[5]新課改背景下協(xié)同教學問題的研究[D]. 滕靜.揚州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307548
【文章來源】:武漢理工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與意義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述評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3 主要內(nèi)容與研究思路
1.3.1 主要內(nèi)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
1.4.1 研究方法
1.4.2 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的理論分析
2.1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的理論借鑒
2.1.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2.1.2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2.2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的特點
2.2.1 時代性與傳統(tǒng)性的統(tǒng)一
2.2.2 自主性與交互性的統(tǒng)一
2.2.3 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2.2.4 知識性與趣味性的統(tǒng)一
2.3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2.4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的可行性
2.5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的現(xiàn)實性
第3章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
3.1 清華大學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混合式教學分析
3.1.1 基本情況介紹
3.1.2 清華大學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啟示
3.2 復旦大學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混合式教學分析
3.2.1 基本情況介紹
3.2.2 復旦大學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啟示
3.3 武漢地區(qū)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證分析
3.3.1 教學手段從單一向多元轉變
3.3.2 教學時間從固定向靈活轉變
3.3.3 學習方式從被動向主動轉變
第4章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及產(chǎn)生原因
4.1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4.1.1 教學內(nèi)容的總體性和結構性難以體現(xiàn)
4.1.2 學生自主學習情況難以監(jiān)控
4.1.3 教師積極性難以調(diào)動
4.1.4 混合式教學模式削弱了教師的人格影響
4.2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問題的原因..
4.2.1 MOOC碎片化的教學時間限制
4.2.2 對學生自主學習情況的監(jiān)督尚未形成有效合力
4.2.3 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
4.2.4 教師人格魅力需要通過面對面的方式傳遞
第5章 MOOC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問題的對策
5.1 以問題邏輯為導向建構新型的教學內(nèi)容體系
5.1.1 重視教育內(nèi)容更新
5.1.2 制作知識地圖
5.1.3 問題式教學法與教學內(nèi)容的開發(fā)
5.2 以完善平臺為導向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效果
5.2.1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5.2.2 制作MOOC視頻時加強監(jiān)測檢驗功能
5.2.3 實現(xiàn)線上線下有效互動溝通
5.3 以激勵機制為導向調(diào)動教師參與積極性
5.3.1 增強高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改革的重視程度
5.3.2 緩解教師工作壓力
5.3.3 重視教師專業(yè)與技能的培養(yǎng)
5.4 以靈活機動為導向優(yōu)化混合式教學環(huán)境
5.4.1 主動占領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
5.4.2 重視情感教育的融入
5.4.3 用發(fā)展的眼光構建混合式教學模式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與課題與論文發(fā)表情況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翻轉課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與實施[J]. 熊素娟. 職教通訊. 2016(06)
[2]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MOOC教學現(xiàn)狀分析——以《軟件工程》課程為例[J]. 余久久. 職業(yè)技術教育. 2015(35)
[3]推進理念科學、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J]. 高國希.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5(11)
[4]“慕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挑戰(zhàn)[J]. 高地.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5(03)
[5]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慕課”教學平臺構建及對策研究[J]. 吳超. 教育探索. 2015(02)
[6]MOOCs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挑戰(zhàn)與啟示[J]. 葉承芳. 思想教育研究. 2015(02)
[7]“慕課”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挑戰(zhàn)和機遇[J]. 劉震,曹澤熙.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4(11)
[8]對“慕課”的幾點思考[J]. 肖薇薇. 教育探索. 2014(08)
[9]成人遠程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模式探究[J]. 趙宏,陳麗,鄭勤華,張善實. 中國電化教育. 2014(06)
[10]“后MOOC”時期的在線學習新樣式[J]. 祝智庭,劉名卓. 開放教育研究. 2014(03)
博士論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變革研究[D]. 黃愛華.南京理工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慕課(MOOCs)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范式改革的啟示[D]. 史秀娟.江南大學 2016
[2]慕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運用研究[D]. 劉嘉.廣西師范大學 2015
[3]基于MOOC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混合式教學研究[D]. 李聰.江西師范大學 2015
[4]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D]. 陳曉娟.福建師范大學 2009
[5]新課改背景下協(xié)同教學問題的研究[D]. 滕靜.揚州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3075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iaoxuetheo/3307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