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改課改論文 >

柏拉圖《理想國》道德教育思想微探

發(fā)布時間:2017-08-24 10:04

  本文關鍵詞:柏拉圖《理想國》道德教育思想微探


  更多相關文章: 柏拉圖 《理想國》 道德教育


【摘要】: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在其撰寫的《理想國》中系統(tǒng)的提出了有關于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其中關于道德教育思想的論述主要包括了重視兒童道德教育、注重人的品德培養(yǎng)和以"善"為最高目的教育理念,這些思想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對現代社會培養(yǎng)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質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關鍵詞】柏拉圖 《理想國》 道德教育
【分類號】:G41
【正文快照】: 柏拉圖于公元前428/27年生于雅典,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其一生著作頗豐,所著內容多以對話體出現,他的精神和思想對后世影響巨大,阿爾福萊德·諾爾特懷特海所說的“全部西方哲學傳統(tǒng)都是對柏拉圖的一系列注腳”,可以說是對柏拉圖思想最富價值的概括。柏拉圖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常紅梅;高霞;;柏拉圖教育思想述評[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8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云;古代希臘的靈魂觀念及其歷史演變[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2 江峰;;客觀與主觀:當代課程哲學的兩種知識觀評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年04期

3 李金榮;;平等及信息平等的邏輯過程[J];圖書與情報;2007年01期

4 馮燮剛;李子奈;;經濟學的困境與行為經濟學的解構[J];財經問題研究;2007年01期

5 鄧亞雄;《伊利亞特》中的史詩明喻及其影響[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6 胡孝根;;柏拉圖《理想國》的詩教思想研究[J];東疆學刊;2006年03期

7 胡緒雨;胡緒峰;;國際海上貨物運輸承運人責任基礎立法中目的理性[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袁久紅;陳培永;;福山政治哲學視野下的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9 孟星;分工與城市化:一種新興古典經濟學的解釋及其現實意義[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10 鄭偉;論伊壁鳩魯的快樂主義倫理學[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作松;身體鍛煉對高中學生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及其心理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申仁洪;論教育科學:教育研究科學取向及其在中國的合理性建構[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陳鋒;文化資本導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4 章延杰;論政府信用[D];復旦大學;2005年

5 陳志毅;信息時代建筑非線性三維形態(tài)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6 馮民生;中西傳統(tǒng)繪畫空間表現比較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6年

7 王東海;自我、自由與和諧[D];復旦大學;2006年

8 林學達;哲學視閾中的科學發(fā)展觀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9 蘇云婷;女性主義視角下的世界秩序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陳高華;思考與判斷:漢娜·阿倫特的哲學—政治之思[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建軍;柏拉圖《理想國》的教育管理思想及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2 劉曙輝;建構普遍倫理的可能性[D];東南大學;2004年

3 王曉豐;日常語言哲學中的他心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周芳;2008年北京奧運會與中國社會法制建設的互動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5 羅杉杉;柏拉圖女性觀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6 劉曉東;小麥與八倍體小偃麥雜種結合輻射誘導后代的分子細胞遺傳學分析[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5年

7 石春金;論法治的道德基礎[D];武漢大學;2005年

8 周海華;高校教師知識結構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9 沈迪;在恐懼中尋求安全感[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孫偉;論和諧教育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何志魁,張旺;柏拉圖教育思想述評[J];大理師專學報;2000年04期

2 李永忠,吳和慶;柏拉圖的教育哲學[J];益陽師專學報;2000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何恩鴻;;無何有的理想國——也說我的教育鄉(xiāng)愁[J];師道;2011年Z1期

2 胡迪;;從工具主義到生活:教育語境的轉變及反思[J];當代教育科學;2011年11期

3 李蘭芝;;天上星辰 人間至愛[J];中國教師;2011年13期

4 孟艷秋;;用歷史的眼光去看待教育差異[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5 張曉陽;;論教師信念倫理的模式轉換[J];當代教育科學;2011年11期

6 朱清河;;論永恒主義教育觀及其對新聞傳播教育改革的啟示[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7 ;教育,需要一份堅守[J];山西教育(管理);2011年06期

8 楊翠娥;;論教育的哲學基礎[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年05期

9 安東尼奧·巴特爾;梁宏琛;周加仙;;數字時代的教學腦[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9期

10 江峰;;論教育學的價值哲學基礎——基于舍勒的現象學價值哲學[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申仁洪;;論柏拉圖的課程理念[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陳建翔;;從柏拉圖到亞里士多德的藝術教育思想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徐衛(wèi)紅;;教育為了國家——柏拉圖、盧梭教育思想的烏托邦色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余志祥;;孔子、柏拉圖道德教育思想比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殷企平;;柏拉圖和盧梭教育思想的異同[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張海波;;教育萬能論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森;;西方關于人的學說與教學動力[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滕大春;;外國教育史教材建設的回顧與展望[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9)——外國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趙衛(wèi)平;;艾禮奧特的教育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張法琨;;教育管理與人道主義——論教育的歷史與現實之溝通[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顧雪林;與世界教育大師零距離交流[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薛立民;不要被思想灼傷[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王曉蕾;中西方教育觀之比較[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3年

4 李爭;“不同的城市”[N];中國教師報;2007年

5 北京師范大學 鄒安川;如春雨般潤澤每一個角落[N];中國教育報;2007年

6 楊書;“評價”性思維:現代教育的科學維度[N];中華讀書報;2008年

7 上海 李勇;教育也可以等于“挑蔥賣蒜”[N];社會科學報;2003年

8 李蓬林;從等級教育向民主教育的艱難跋涉[N];中國教育報;2010年

9 吳松;教為不教 學為創(chuàng)造[N];光明日報;2006年

10 雷天邋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 甘陽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孫向晨;素以為絢兮[N];21世紀經濟報道;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潘希武;學校道德教育的路徑轉變與作用界定[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張小勇;維柯教育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3 曾東;教育與人的現實生命[D];吉林大學;2008年

4 周宏芬;教育正義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5 黃凱玫(Cadelia Lane Ambrose);圣盧西亞的學校教育改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柳謙;教育承認與自我認同[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7 周興國;教育自由及其限度[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8 高慎英;論學習方式的變革及其知識假設[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曹永國;自然與自由[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建軍;柏拉圖《理想國》的教育管理思想及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2 周小李;柏拉圖公民教育思想述評[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3 劉臻;柏拉圖的教育思想[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4 羅先奎;柏拉圖的未成年人教育思想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5 陳紅;從“新蘇格拉底法”到“新柏拉圖法”[D];武漢大學;2005年

6 謝德寶;先秦儒家教育思想與古希臘教育思想比較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7年

7 劉應竹;古代希臘教師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席晶晶;論教育隱喻[D];河南大學;2009年

9 郭德yN;論教育本質的三種哲學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陳欣;“經驗”與“成才”[D];復旦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73063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73063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e00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