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抗逆力的解讀和培養(yǎng)
本文關鍵詞:青少年抗逆力的解讀和培養(yǎng)
更多相關文章: 青少年 抗逆力 積極心理品質(zhì)
【摘要】:在積極心理學思潮影響下,心理學研究焦點己逐步從原來探討個體的疾病癥狀轉(zhuǎn)向發(fā)掘人們內(nèi)在的積極心理品質(zhì)上來。在這種背景下,抗逆力研究脫穎而出,并成為國際心理學界的研究熱點。抗逆力研究從積極心理學視角挖掘當事人的內(nèi)在潛能,不再單純關注問題的負面影響,更加強調(diào)人在面對壓力、挫折時的潛能激發(fā)和自我超越。對青少年抗逆力進行研究和培養(yǎng)的終極目標是探索青少年生存和成長的力量源泉,讓逆境對青少年的消極影響最小化,使青少年的適應和成長最大化。
【作者單位】: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
【關鍵詞】: 青少年 抗逆力 積極心理品質(zhì)
【基金】:[本文系2006年上海市教育科研市級項目“學生生存與發(fā)展能力研究——中小學生抗逆力現(xiàn)狀、特點和培養(yǎng)的研究”(編號:B063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41
【正文快照】: 抗逆力(resillence),,臺灣學者稱之為“復原力”,香港學者稱之為“抗逆力”、“壓彈”,大陸也有學者稱之為“心理彈性”、“韌性”,川大致相當于憐挫折承受力”、“耐挫力”等概念,是指一個人處于困難、挫折、失敗等逆境時的心理協(xié)調(diào)和適應能力,即一個人遭受挫折后,能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曾守錘,李其維;兒童心理彈性發(fā)展的研究綜述[J];心理科學;2003年06期
2 于肖楠,張建新;韌性(resilience)——在壓力下復原和成長的心理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05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冬梅;雷靂;鄒泓;;青少年社會適應行為的特征及影響因素[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2 李海壘;張文新;;心理韌性研究綜述[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3 徐莉;;論教師發(fā)展的文化機制[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4 曾守錘,吳華清;學習不良兒童自我概念研究綜述[J];中國特殊教育;2004年05期
5 張智,郭磊魁;大學生應對方式與自我復原的關聯(lián)[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5年04期
6 胡心怡;劉霞;申繼亮;范興華;;生活壓力事件、應對方式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7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席居哲;基于社會認知的兒童心理彈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江琦;大中學生考試心理問題及考試績效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3 盧國華;堅韌人格與應激、心身反應的關系[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玲玲;青少年未來取向的發(fā)展與家庭、同伴因素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丹;進城務工農(nóng)民子女自尊發(fā)展的心理彈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李海壘;受欺負兒童的心理韌性與抑郁、焦慮的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許書萍;上海市吸毒人員子女心理彈性的保護性因素的探索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宋娟;優(yōu)秀貧困大學生心理彈性的建構(gòu)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陳瑜;孤獨癥患兒家長復原力及相關因素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6 徐迎利;貧困大學生的復原力及其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7 駱鵬程;留守兒童心理彈性與人格、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8 劉蘭蘭;大學生復原力量表的編制及其初步應用[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何資橋;進城農(nóng)民工子女初中階段學習適應性彈性發(fā)展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蘇瑜;福建長樂3~5歲海外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狀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鄭劍虹,黃希庭;自強意識的初步調(diào)查研究[J];心理科學;2004年03期
2 張向葵,于肖楠;處于不支持行為壓力下的下崗人員的心理中介研究[J];應用心理學;2002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s
本文編號:7158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715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