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反省思維理論對教學的啟示
本文關鍵詞:杜威反省思維理論對教學的啟示
更多相關文章: 杜威反省思維理論 教學方法 啟示 思維訓練 兒童 引導學生 教師 訓練與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 興趣
【摘要】:杜威認為,反省思維是一種最好的思維方式。他對反省思維的涵義、過程、重要性、訓練與培養(yǎng)等諸多方面進行了開創(chuàng)性的探討。這些理論對教師的教學有著重要的啟示:一是教師要關注引導學生的興趣;二是教師要創(chuàng)設引發(fā)思維的情境;三是教師要教育學生轉變課堂學習的方法;四是教師要提高講課的水平。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杜威反省思維理論 教學方法 啟示 思維訓練 兒童 引導學生 教師 訓練與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 興趣
【分類號】:G420
【正文快照】: 和杜威教育思想中經(jīng)驗論、課程論及德育論相比,他的反省思維理論尚未受到學界足夠的重視。盡管有學者撰文介紹了杜威的反省思維理論[1],也有人在教育與民主主義視角下闡述了培養(yǎng)反省思維的重要性[2],但杜威反省思維理論對教學的意義似乎還沒有引起人們研究的熱情。那么,杜威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單中惠;杜威的反思性思維與教學理論淺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國慶;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學校與職業(yè)教育課程的學問化[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2年34期
2 李政云,歐陽河;從教育類型劃分談職業(yè)教育本質[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3年04期
3 肖化移,胡小桃;個人就業(yè)、發(fā)展與職業(yè)教育的作為[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4年10期
4 李家成;論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趙必華;建立教育目的導引機制初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6 李Oz寧;淺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安康師專學報;1999年03期
7 韓久建;;課堂互動活動有效性研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8 陳愛傼;實現(xiàn)知識、社會和人三因素的平衡與整合——多元智能理論對課程改革方向的啟示[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9 寧虹;“教師成為研究者”的理解與可行途徑[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10 郭法奇;探究與創(chuàng)新: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郭建斌;;理解與表達:對凱利傳播儀式觀的解讀[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2 魏良婷;;對“職業(yè)教育就是就業(yè)教育”的理解與分析[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與變革——新制度教育學論綱[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3 張希希;論有效的課堂交往[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4 唐德海;大學課程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5 李善良;現(xiàn)代認知壓觀下的數(shù)學概念學習與教學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6 郅庭瑾;為何而教[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7 婁立志;論目前我國教育的主導價值[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8 張琰焱;網(wǎng)絡影響下的高校德育變革[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李家成;關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周建平;追尋教學道德[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靜;一位初中語文教師個人教育觀念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史曼莉;大學研究性教學的理論審視[D];湖南大學;2007年
3 謝曉軍;校本課程價值研究[D];山西大學;2007年
4 程紅艷;生命與教育——呼喚教育的生命意識[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李洪兵;論中小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馬志成;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研究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7 杜覺民;西方教育理論在近代中國的移植應用和現(xiàn)實思考[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8 李冬梅;對小學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觀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9 向玉貞;合作道德教育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10 彭興富;論高校德育環(huán)境及其優(yōu)化[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舜卿;中國工業(yè)科技管理大連培訓中心第一期結業(yè)[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1980年04期
2 羅大同;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串講[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3 牟敦然;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J];化學教學;1980年04期
4 唐文中;高等學校的講授課[J];求是學刊;1980年04期
5 藍棣之;力求多作分析和比較——評閱一九八○年高考作文試卷有感[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03期
6 陳之忠;語文教學的方法值得研究[J];安徽教育;1980年01期
7 蔡澄清;談談教研組工作[J];安徽教育;1980年05期
8 ;對滲透集合、對應思想的認識和教學方法的探討[J];安徽教育;1980年07期
9 王懷信;《多收了三五斗》的特色和教學方法[J];大理學院學報;1980年02期
10 梁再宏;對于外語聽說教學法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匡曉燕;;淺談病理教法的優(yōu)化選擇與組合[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2 陳毅俊;;“講述法”與“學導法”在中專病理教學中的對比分析[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3 張愛秀;;目標教學法在病理學中的實施與探究[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4 陳倩;魏昕;;探討目標教學在病理教學中的效果[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5 高愛華;;淺談病理學實驗課的教學方法[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6 祝玉珍;;講授職工中專婦幼專業(yè)病理教學的體會[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第七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1999年
7 韓玉芳;;關于盲人按摩教育事業(yè)適應市場經(jīng)濟需要與發(fā)展若干問題探討[A];亞太區(qū)按摩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8 劉紅;;淺談盲校推拿練功課教學[A];盲人按摩教育、醫(yī)療與研究——中國盲人按摩學會第三屆第二次全國盲人按摩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9 張智勇;;淺談盲生《骨傷學》直觀教學方法[A];盲人按摩教育、醫(yī)療與研究——中國盲人按摩學會第三屆第二次全國盲人按摩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10 楊亞平;張貴建;;盲人高等中醫(yī)教育中中診課程的改革與思考[A];盲人按摩教育、醫(yī)療與研究——中國盲人按摩學會第三屆第二次全國盲人按摩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首都師范大學美術系主任 尹少淳;貼近美術教育情景[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立嚴;教育軟件亟待精品[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呂秀峰;讓理論課教學更具針對性[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記者 王惠敏;員工可獲歐盟免費培訓[N];中國貿易報;2000年
5 劉鴻章;教材改革應有針對性[N];光明日報;2000年
6 吳瓊;如何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力有關專家提出六種教學方法[N];吉林日報;2000年
7 朱立煌;改變農村“應試教育”的現(xiàn)狀[N];江西日報;2000年
8 本報通訊員 李思頻;“紅燭”燃亮 鑄起師魂[N];科技日報;2000年
9 清華大學 藍勁松;世界一流大學的教學方法[N];科學時報;2000年
10 默瑞·斯帕伯 張永平;美國本科生教育質量堪憂[N];科學時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天明;二十世紀我國教學方法變革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何更生;知識分類學習論和教學論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杜惠潔;德國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曾毅;20世紀中國語文教育批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周曉靜;課程德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姜輝;數(shù)學教師的數(shù)學情感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駱天慶;基于實踐目的的中國景觀專業(yè)生態(tài)教育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8 陶健敏;漢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法體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壯國楨;高職教育“行動導向”教學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楊光富;國外領導人才培訓模式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哲;計算機輔助教學和演示實驗教學對物理空間形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2 黎昌林;中學生物多媒體教學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3 余大山;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技能[D];西南師范大學;2000年
4 曾暉;語言和語言學習本質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啟示[D];西南師范大學;2000年
5 周建勛;法學判例教學方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6 鄭秋賢;當代西方外語教師教育的理論與實踐[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7 郭慶蘭;導學式五步教學法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0年
8 魯燃;基于Internet的ICAI模型與設計[D];大連理工大學;2001年
9 潘娟;中國針灸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tǒng)[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1年
10 張長娟;科學語體篇章的分析與教學實踐[D];黑龍江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625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625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