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教師職業(yè)倫理觀
本文關鍵詞:論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教師職業(yè)倫理觀
更多相關文章: 新教倫理 資本主義精神 市場經濟 教師職業(yè) 倫理觀
【摘要】:通過對著作中的"天職"觀對資本主義興起的影響及新教倫理觀與資本主義精神之間的"親和"關系的闡述,揭示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關系的實質;倡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德才兼?zhèn)?的教師職業(yè)倫理觀。
【作者單位】:
【關鍵詞】: 新教倫理 資本主義精神 市場經濟 教師職業(yè) 倫理觀
【分類號】:G451.1
【正文快照】: 教師職業(yè)倫理精神是伴隨教師職業(yè)的出現(xiàn)而產生的,教師職業(yè)是人類社會最古老、最崇高、最神圣的職業(yè)勞動之一,自教師職業(yè)產生以來,人們就對其有很高的道德要求,不僅把教師尊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且由于在幾千年的教育實踐中,教師始終處于主體地位,教師的工作態(tài)度和工作質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勛;;論馬克思·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3期
2 杜小軍;;韋伯理論的核心內容、現(xiàn)實意義及局限性[J];華章;2009年22期
3 李衛(wèi)娟;;韋伯經濟倫理思想的現(xiàn)代啟示[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6年12期
4 劉自學;理性化:現(xiàn)代化的本質——韋伯對西方興起的解讀[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5 周冬梅;;淺議東西方倫理文化地位變化及存在的認識誤區(qū)[J];宜春學院學報;2005年S1期
6 婁艷雪;;理性照耀前路,道德清掃蠻荒——對韋伯關于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關系的解釋的看法[J];商業(yè)文化(上半月);2011年04期
7 黃翠;;資本主義精神背后的宗教動力——讀《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有感[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8 白云飛;李婭婕;;《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評析[J];學術探索;2008年01期
9 陳國柱;;論近代西方資本主義產生的精神動力[J];華章;2011年03期
10 安希孟;宗教觀念與社會行為之間——評韋伯關于新教倫理的論述[J];寧夏社會科學;1988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葛建軍;;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關聯(lián)的再討論——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方法分析韋伯的理論[A];“科學發(fā)展觀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陳建華;許斗斗;;企業(yè)文化的實質與氣質——從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談起[A];“改革開放與企業(yè)文化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萬小煌;;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思考[A];新世紀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1999年年會暨“政府管理與國有企業(yè)改革和發(fā)展”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4 章益國;;比附與迷思:韋伯命題與儒家資本主義學說——對“儒家倫理促進現(xiàn)代化”論斷的一個反思[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下)[C];2004年
5 那艷華;;市場經濟體制下森林資源權屬、流轉法律制度研究[A];林業(yè)、森林與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法制建設研究——2004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二冊)[C];2004年
6 劉代云;;論市場經濟下城市設計的實踐平臺[A];規(guī)劃50年——2006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7 徐和森;;市場經濟條件下移民整合的運行機制初探[A];水庫經濟論文集(2005年)[C];2005年
8 崔天同;;建立預警機制,保證企業(yè)快速健康發(fā)展[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9 徐培紅;;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在市場經濟下的出路[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10 黃仙萍;陳亞娜;毛紅菊;;市場經濟體制下護士倫理道德面臨的問題與對策[A];山東省醫(yī)學倫理學學會第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閻克文;《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誤譯舉隅[N];南方周末;2005年
2 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 俞吾金;走出“新教倫理”的神話[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陸偉飛;韋伯眼中的資本主義精神[N];上海證券報;2007年
4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李義平;職業(yè)道德與市場經濟[N];溫州日報;2008年
5 盧德之;資本精神與企業(yè)社會責任[N];中國經濟時報;2007年
6 歐陽日輝;追求至善的“資本精神”[N];中華讀書報;2008年
7 江西博能集團副總裁 徐昌生;信息公開:市場經濟自我糾錯機制發(fā)揮的重要前提[N];消費日報;2008年
8 王 宏;建立現(xiàn)代產權制度完善市場經濟體制[N];中國企業(yè)報;2004年
9 王夢奎;對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認識要防止兩種偏差[N];北京日報;2007年
10 王宏新;誠信源于制度[N];中國房地產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衛(wèi)東海;明清晉商精神的宗教倫理底蘊[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2 周紅;中國國有資產委托代理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3 王峰;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徐俊峰;改革視閾中的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兼容模式探微[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唐圣春;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藥品價格規(guī)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6 馬武剛;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與中國社會主義[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7 王成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基礎的規(guī)范性探究[D];吉林大學;2006年
8 孟凡東;東亞現(xiàn)代化研究的經濟文化史觀[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徐大建;市場經濟與企業(yè)倫理論綱[D];復旦大學;2002年
10 楊越;市場經濟體制下中國體育經濟發(fā)展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宇;市場經濟下工作倫理的轉型與建構[D];吉林大學;2007年
2 高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yōu)越性在于“四個堅持”[D];武漢大學;2005年
3 徐連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過程中的行政法治建設探析[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4 廖秀萍;論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家庭道德的建設[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5 郭永慶;集體土地所有權制度改革論綱[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6 姚遠;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定位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年
7 高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道德建設[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雍翎;市場經濟體制下城市社區(qū)公共設施的運作機制與規(guī)劃對策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9 吳勁松;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10 李詩夏;市場經濟與法治政府建設[D];武漢科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5597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559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