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場域的權力審視與課堂控制
本文關鍵詞:課堂場域的權力審視與課堂控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不同權力理論視野下的課堂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具體表現(xiàn)為傳統(tǒng)權力理論下的壓制性、中心化和獨占性以及微觀權力視野下的規(guī)訓性、非中心性和網(wǎng)絡化?疾觳煌n堂場域中的權力運作形式,目的在于進一步加深對課堂控制的認識,探討協(xié)調課堂控制和學生自主發(fā)展的機制,進而構建更為理想的課堂存在方式。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權力 課堂場域 課堂控制
【分類號】:G423
【正文快照】: 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布迪厄認為場域就是“位置之間客觀關系的網(wǎng)絡或圖示”[1]這個概念常常被用來解釋特定社會空間權力的抗衡與較量的狀況。根據(jù)布迪厄對場域理論的解釋,筆者以為課堂作為教育場域的次級概念,課堂場域就是表示課堂活動參與者位置之間客觀關系的網(wǎng)絡圖標,它用來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鮑傳友;何巖;;美法教育行政體制中的學區(qū):比較與啟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2 徐金海;向小英;;課堂文化中的“共識”與“誤識”[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22期
3 夏雪梅;;中西語境中“學校本位”之辯與問[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09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魏愛棠;;全球化語境下的農(nóng)村學校教育和農(nóng)村文化認同——對農(nóng)村學校教育文化反思的再反思[A];福建省社會學2007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肖紹明;;教育學的話語分析轉向[A];教育領導研究(第二輯)[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尹弘飚;正視學校變革的人力成本[N];中國教育報;2007年
2 秦惠民;學校管理法治化的幾個問題[N];中國教育報;2001年
3 笑蜀;從“名校辦民!笨茨嫦螂p軌制[N];南方周末;2005年
4 葉匡政;從藝術特長生看知識的工具化[N];深圳商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屠莉婭;課程改革政策過程:概念化、審議、實施與評價——國際經(jīng)驗與本土案例[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應建慶;教育中的知識合法性[D];復旦大學;2011年
3 楊廣軍;符號的批判[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孫翠香;學校變革主體動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林成堂;教師的感情表演規(guī)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牛文明;學科和課程的分化與綜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飛;引領與自主:學校變革中的教師領導與管理[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鄧凡;教育政策執(zhí)行的網(wǎng)絡模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劉徑言;教師課程領導學校場域與專業(yè)基質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沈萍霞;教師權威的困境與出路探索[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婷;論教育學話語的形成[D];蘇州大學;2009年
2 王雪珍;夫妻關系與高中生子女性別角色特質的相關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3 陳建國;“微觀權力”視角下的學校身體規(guī)訓[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呂杰昕;課程場域中的權力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劉曉蘭;校外教育場域中的權力關系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6 方明寶;隱蔽課程中的意識形態(tài)批判[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陶玉虹;基于批評話語分析理論對教師課堂話語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8 江虹;教師權力的服務性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9 王關群;學校課堂場域中師生話語權的異化與消解[D];西南大學;2011年
10 胡威;學校中的微觀權力運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課堂場域的權力審視與課堂控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899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48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