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教改課改論文 >

依托慕課的形成性評價在《醫(yī)學免疫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

發(fā)布時間:2021-10-30 19:29
  課程教學評價對課程的教學目標以及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己嗽u價體系是課程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慕課是一種信息技術與教學資源融合的新型教學模式,在促進教學改革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托慕課開展形成性評價既能達到標準化的評價,也能大大減輕教師的工作量。本文以我校省級高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醫(yī)學免疫學》課程為例,闡述和總結形成性評價在我校的應用效果,并對未來更好的使用進行展望。 

【文章來源】:中國免疫學雜志. 2019,35(1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依托慕課的形成性評價在《醫(yī)學免疫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


在線開放課程成績的構成比例Fig.1Ratioofscoreinopenonlinecourse

學生,平均成績,開放課程,醫(yī)學免疫學


萄Х椒?。與傳統(tǒng)的形成性評價方式相比,教師既能快速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其工作量也大大減少。同時,通過學生之間的互評也增加學生之間交流和互動的機會,討論題也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和相互合作的機會,因此利用此平臺對學生進行在線形成性評價既達到了標準化的評價,也沒有增加教師的工作量。圖1在線開放課程成績的構成比例Fig.1Ratioofscoreinopenonlinecourse通過分析《醫(yī)學免疫學》課程的成績,我們發(fā)現(xiàn)使用形成性評價的學生最終成績明顯高于不使用形成性評價的學生成績。如圖2所示,使用形成性評價的學生是1507人,期末平均成績是(78.41±0.22)分,未使用形成性評價的學生是1319人,期末平均成績是(72.99±0.31)分,差異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我們認為通過使用形成性評價體系可以加強學生的平時學習、主動學習和連貫性學習,增加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和記憶,而不是憑借期末考試前兩三周的時間對可能要考試的內容囫圇吞棗、死記硬背,這種平時不學習,臨時抱佛腳的短時間突擊式強化記憶方式,在短期內效果可能較好,最后考試也能夠順利過關,甚至還能考出一個很好的成績,但學生并沒有從根本上去理解記憶所學內容,考試過后很快就會忘記,學生也不能在此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對相關知識熟練運用。因此形成性評價的應用將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知識儲備,也會使學生受益終生。3.4目前形成性評價的不足利用慕課開展形成性評價有很多優(yōu)勢,但也有不足之處。第一,雖然慕課平臺記錄了每位學習者的視頻觀看、討論區(qū)發(fā)言、單元測試和單元作業(yè)等情況,反映了網上課程的參與度,但缺少課程每周簽到記錄,無法避免集中“刷課”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在線開放課程在《醫(yī)學免疫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 張國俊,孫愛平,趙鐵鎖,徐春陽,解博紅,孫書明,宋向鳳.  中國免疫學雜志. 2018(08)
[2]我國慕課研究的現(xiàn)狀與問題分析[J]. 張志新,陳博,朱永海,劉靜.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17(12)
[3]高校慕課建設:現(xiàn)狀、問題與走向[J]. 蔡忠兵,劉志文.  高教探索. 2017(11)
[4]檢驗醫(yī)學生臨床實踐技能形成性評價的思考與探索[J]. 王梅華,曹穎平,鄭培烝,張敬喜,張曉琍,潘玉紅,陳志新,俞萍麗.  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7 (07)
[5]基于網絡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醫(yī)學免疫學》實驗課上的應用[J]. 孫愛平,張國俊,趙鐵鎖,于莉莉,孫書明,宋向鳳.  中國免疫學雜志. 2016(10)
[6]從“3號文件”看我國在線開放課程發(fā)展趨勢[J]. 王友富.  中國大學教學. 2015(07)
[7]以形成性評價為導向改革人體寄生蟲學課程教學評價方式探討[J]. 王小莉,楊小迪,焦玉萌,陶志勇,陳興智,夏惠,方強,王雪梅,孫新.  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 2014(12)
[8]利用即時通訊工具QQ群構建醫(yī)學免疫學網絡教學平臺[J]. 孫愛平,張國俊,牛志國,郭繼強,孫書明,趙鐵鎖,徐春陽,宋向鳳.  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 2014(12)
[9]《醫(yī)學免疫學》精品資源共享課在我校的建設與思考[J]. 張國俊,宋向鳳,郭繼強,孫書明,牛志國,孫愛平,王輝.  中國免疫學雜志. 2014(08)
[10]醫(yī)學免疫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 宋向鳳,張國俊,田中偉,段長恩.  醫(yī)學教育探索. 2007(11)



本文編號:346729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346729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1c6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