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無意識教學的價值及其實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21-06-27 11:11
無意識教學作為無意識教育的下位概念,其實質是教育者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以受教育者無意識心理特征為基礎的師生雙方教和學的共同活動。研究在深入闡述無意識教學的內(nèi)涵以及無意識教學與有意識教學之間關系的基礎上,分別從元價值和工具性價值兩個方面對無意識教學的價值展開論述,并對其實現(xiàn)途徑進行多維度探討:第一,當教育者有意識時,應增強教學目標的潛隱性、提升教學內(nèi)容的整合性、注重教學方式中的知識遷移、重視教學過程中的情境設計、側重教學評價的多元化;第二,當教育者無意識時,應從"內(nèi)""外"兩個層面提高教育者的人格效應,增強主體人格感召力。
【文章來源】:教學與管理. 2019,(2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無意識教學的內(nèi)涵
二、無意識教學的價值
1. 無意識教學的元價值
2. 無意識教學的工具性價值
三、無意識教學的實現(xiàn)途徑
1. 教育者有意識的無意識教學實現(xiàn)途徑
2. 教育者無意識的無意識教學實現(xiàn)途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非理性的教學意義[J]. 李葉峰,羅生全. 課程.教材.教法. 2018(02)
[2]概念溯源:無意識[J]. 范紅霞,吳陽.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6)
[3]車文博先生與無意識理論研究[J]. 楊治良. 心理學探新. 2010(03)
[4]論隱性教育的特點及其功能[J]. 于大海,李春花.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6(05)
[5]隱性教育:在把握特性中實現(xiàn)價值[J]. 呂紹明. 湖北社會科學. 2005(12)
[6]內(nèi)隱無意識加工及其在教學中的體現(xiàn)與應用[J]. 張一中,王篤明.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5)
[7]淺談無意識教育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J]. 肖盛安,孫赤光,李寶陽,劉德軍. 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 2002(02)
本文編號:3252735
【文章來源】:教學與管理. 2019,(2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無意識教學的內(nèi)涵
二、無意識教學的價值
1. 無意識教學的元價值
2. 無意識教學的工具性價值
三、無意識教學的實現(xiàn)途徑
1. 教育者有意識的無意識教學實現(xiàn)途徑
2. 教育者無意識的無意識教學實現(xiàn)途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非理性的教學意義[J]. 李葉峰,羅生全. 課程.教材.教法. 2018(02)
[2]概念溯源:無意識[J]. 范紅霞,吳陽.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6)
[3]車文博先生與無意識理論研究[J]. 楊治良. 心理學探新. 2010(03)
[4]論隱性教育的特點及其功能[J]. 于大海,李春花.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6(05)
[5]隱性教育:在把握特性中實現(xiàn)價值[J]. 呂紹明. 湖北社會科學. 2005(12)
[6]內(nèi)隱無意識加工及其在教學中的體現(xiàn)與應用[J]. 張一中,王篤明.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5)
[7]淺談無意識教育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J]. 肖盛安,孫赤光,李寶陽,劉德軍. 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 2002(02)
本文編號:32527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32527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