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金課”建設:困境、標準與路徑
發(fā)布時間:2021-03-30 07:07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課"建設的提出為如何提升思政課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以適應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思政"金課"建設要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的優(yōu)勢,破除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價值引領、多樣化教學體系構建、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多重困境,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課堂的高度融合。通過精品思政慕課、課堂革命、教師教學共同體等多種資源和渠道的綜合作用,共同打造具有政治性、高階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思政"金課",完成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文章來源】:重慶高教研究. 2019,7(04)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高校思政課傳統(tǒng)課堂面臨的困境
(一) 如何將理性的知識體系轉化為鮮活的價值體系
(二) 如何將統(tǒng)一的教材體系轉化為多樣化教學體系
(三) 如何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二、思政“金課”建設的三大標準
(一) 政治性是思政“金課”的方向保障
(二) 高階性是思政“金課”的質量保障
(三) 創(chuàng)新性是思政“金課”的發(fā)展保障
三、高校打造思政“金課”的三重路徑
(一) 瞄準精品思政慕課, 重點建設線上思政“金課”
(二) 推動課堂教學革命, 廣泛建設線下思政“金課”
(三) 構建教師教學共同體, 為思政“金課”建設提供師資保障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革命”與協(xié)作學習[J]. 李蕉. 思想教育研究. 2019(02)
[2]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革命”與問題意識[J]. 謝玉進. 北京教育(德育). 2019(01)
[3]“水課”與“金課”之我見[J]. 李志義. 中國大學教學. 2018(12)
[4]建設中國“金課”[J]. 吳巖. 中國大學教學. 2018(12)
[5]切實增強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獲得感[J]. 楊志平,沈震. 中國高等教育. 2018(20)
[6]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規(guī)律探討[J]. 佘雙好. 中國高校社會科學. 2018(02)
[7]大學思政課傳統(tǒng)課堂與慕課的契合與嬗變[J]. 劉心.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6)
[8]慕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中持續(xù)發(fā)展的困境思考[J]. 張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4)
[9]思想政治理論課慕課建設實踐與思考--基于復旦大學“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慕課的探究[J]. 王桃珍,高國希.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6)
[10]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核心[J]. 顧鈺民,閆宇豪.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1)
本文編號:3109106
【文章來源】:重慶高教研究. 2019,7(04)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一、高校思政課傳統(tǒng)課堂面臨的困境
(一) 如何將理性的知識體系轉化為鮮活的價值體系
(二) 如何將統(tǒng)一的教材體系轉化為多樣化教學體系
(三) 如何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二、思政“金課”建設的三大標準
(一) 政治性是思政“金課”的方向保障
(二) 高階性是思政“金課”的質量保障
(三) 創(chuàng)新性是思政“金課”的發(fā)展保障
三、高校打造思政“金課”的三重路徑
(一) 瞄準精品思政慕課, 重點建設線上思政“金課”
(二) 推動課堂教學革命, 廣泛建設線下思政“金課”
(三) 構建教師教學共同體, 為思政“金課”建設提供師資保障
四、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革命”與協(xié)作學習[J]. 李蕉. 思想教育研究. 2019(02)
[2]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革命”與問題意識[J]. 謝玉進. 北京教育(德育). 2019(01)
[3]“水課”與“金課”之我見[J]. 李志義. 中國大學教學. 2018(12)
[4]建設中國“金課”[J]. 吳巖. 中國大學教學. 2018(12)
[5]切實增強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獲得感[J]. 楊志平,沈震. 中國高等教育. 2018(20)
[6]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的規(guī)律探討[J]. 佘雙好. 中國高校社會科學. 2018(02)
[7]大學思政課傳統(tǒng)課堂與慕課的契合與嬗變[J]. 劉心.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6)
[8]慕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中持續(xù)發(fā)展的困境思考[J]. 張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4)
[9]思想政治理論課慕課建設實踐與思考--基于復旦大學“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慕課的探究[J]. 王桃珍,高國希.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6)
[10]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核心[J]. 顧鈺民,閆宇豪.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1)
本文編號:31091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31091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