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安全感對孤獨感的影響 ——自尊的中介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1-02-10 07:45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政府越漸重視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已有研究表明,相比于其他階段的學生,中學生體驗到更多的孤獨感。孤獨感,是一種負向情緒體驗,代表個體期望的人際交往與實際人際交往之間的差距。許多研究者發(fā)現,若個體長期體驗到較為嚴重的孤獨感,那他們的情緒會受到很大影響,可能會引發(fā)某些情緒障礙。因此,研究中學生孤獨感及其影響因素,對降低孤獨感水平、提高心理健康狀態(tài)有重要作用。通過對孤獨感相關文獻進行梳理,筆者發(fā)現,安全感、自尊與孤獨感密切相關。因此,本研究以四川省的南充市、閬中市、廣安市、成都市四個城市的中學生為研究對象,運用分層隨機整群抽樣的方式從初一至初三年級進行抽樣,每個年級隨機抽取出四個班,發(fā)放調查問卷600份。研究工具選用了孤獨感量表(Loneliness Scale,UCLA)、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SQ)、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探究了自尊在安全感與孤獨感之間的中介效應,解釋安全感對孤獨感的內在機制。得出如下結果:(1)當前中學生普遍存在孤獨感問題,有77.8%的中學生體驗到中等以上程度孤獨感;中學生的自尊水平和...
【文章來源】:西華師范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假設
1.4 研究意義
2 文獻綜述
2.1 孤獨感
2.1.1 孤獨感的概念界定
2.1.2 孤獨感的分類
2.1.3 孤獨感的測量
2.1.4 孤獨感的影響因素
2.2 安全感
2.2.1 安全感的概念界定
2.2.2 安全感的理論
2.2.3 安全感的測量
2.3 自尊
2.3.1 自尊的概念界定
2.3.2 自尊的結構
2.3.3 自尊的測量
2.4 安全感、自尊與孤獨感之間的關系研究
2.4.1 安全感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
2.4.2 自尊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
2.4.3 安全感與自尊的關系研究
2.5 以往研究總結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工具
3.2.1 UCLA孤獨感量表
3.2.2 安全感量表
3.2.3 自尊量表
3.3 研究程序
3.4 數據處理
4 研究結果
4.1 共同方法偏差
4.2 孤獨感、安全感及自尊的總體情況
4.2.1 中學生孤獨感的總體情況
4.2.2 中學生安全感的總體情況
4.2.3 中學生自尊的總體情況
4.3 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4.3.1 不同性別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3.2 不同生源地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3.3 父母是否離異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3.4 獨生與非獨生子女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3.5 住校與未住校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3.6 不同年級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3.7 不同父/母親文化程度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3.8 不同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3.9 不同家庭成員關系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4 中學生各研究變量的相關分析
4.5 中學生安全感、自尊對孤獨感的預測作用分析
4.5.1 安全感對孤獨感的預測作用分析
4.5.2 自尊對孤獨感的預測作用分析
4.5.3 安全感、自尊對孤獨感的預測作用分析
4.6 自尊的中介作用檢驗
4.6.1 中介效應的顯著性檢驗
5 分析與討論
5.1 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總體情況
5.1.1 中學生孤獨感的總體情況
5.1.2 中學生安全感的總體情況
5.1.3 中學生自尊的總體情況
5.2 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5.2.1 中學生孤獨感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5.2.2 中學生安全感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5.2.3 中學生自尊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5.3 孤獨感、安全感和自尊的相關分析
5.3.1 孤獨感和安全感的相關分析和討論
5.3.2 孤獨感和自尊的相關分析和討論
5.3.3 安全感和自尊的相關分析和討論
5.4 安全感、自尊對孤獨感的預測作用
5.5 自尊在安全感與孤獨感之間的中介效應
6 結論
7 教育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指導語及人口學變量
附錄二 UCLA孤獨感量表
附錄三 安全感量表
附錄四 自尊量表
致謝
在校期間的科研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小學六年級學生安全感、自尊、信任的關系研究[J]. 梁秋霞,涂燊,劉泓利. 石家莊學院學報. 2018(03)
[2]心理安全感與人際困擾的關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 陳慶菊,尹天子.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8(02)
[3]碩士研究生安全感狀況的調查分析[J]. 梁秋霞,李緯,涂燊. 衛(wèi)生軟科學. 2018(01)
[4]兒童期心理虐待對青少年攻擊行為的影響:安全感與孤獨感的中介效應[J]. 孫麗君,衡書鵬,牛更楓,李俊一,杜紅芹,胡祥恩.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7(05)
[5]城市老年人的孤獨感與社會支持的增齡性變化及影響因素[J]. 江虹,徐晶晶,王瑞,周雅茹,伊向仁,潘芳. 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7(09)
[6]初中生感知的父母沖突與安全感:心理韌性的中介作用[J]. 黃保紅,周春燕,李林,黃海,劉陳陵.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7(06)
[7]自尊在心理安全感與生活滿意度關系中的中介作用[J]. 曾偉楠,馬澤威,王文娜,王燕菲.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10)
[8]中學生同伴關系對網絡成癮的影響——基于孤獨感的中介作用分析[J]. 劉宇,閆志英.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6(03)
[9]留守中學生羞怯與攻擊的關系——孤獨感的中介作用及安全感的調節(jié)作用[J]. 高峰強,徐潔,任躍強,陳英敏,韓磊. 中國特殊教育. 2016(04)
[10]4~6年級小學生自尊、社交焦慮與孤獨感的關系[J]. 徐云,劉堂榮.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5(10)
碩士論文
[1]高中生手機依賴與孤獨感的關系:自尊和安全感的中介效應[D]. 賈麗娟.河北師范大學 2018
[2]中學生家庭親密度與適應性、人格特質和孤獨感的關系研究[D]. 張玥.天津師范大學 2018
[3]留守中學生同伴關系與孤獨感的關系及其干預研究[D]. 張偉偉.河北師范大學 2017
[4]親子關系、同伴關系、心理韌性對青少年自尊的影響[D]. 單楠.山東師范大學 2017
[5]初中生親子關系與心理健康的關系:自尊的中介效應[D]. 李文倩.河北師范大學 2017
[6]高中生自尊、成就動機及其與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D]. 楊輝.鄭州大學 2017
[7]農村中學生孤獨感與自尊的研究[D]. 周玉龍.貴州師范大學 2016
[8]初中生自尊、心理健康現狀及其干預研究[D]. 唐曉嵐.上海師范大學 2015
[9]初中生自我概念、孤獨感與網絡成癮的關系研究[D]. 崔絲雨.河北師范大學 2015
[10]青少年自戀、自尊和孤獨感的關系研究[D]. 張珍偉.陜西師范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027034
【文章來源】:西華師范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假設
1.4 研究意義
2 文獻綜述
2.1 孤獨感
2.1.1 孤獨感的概念界定
2.1.2 孤獨感的分類
2.1.3 孤獨感的測量
2.1.4 孤獨感的影響因素
2.2 安全感
2.2.1 安全感的概念界定
2.2.2 安全感的理論
2.2.3 安全感的測量
2.3 自尊
2.3.1 自尊的概念界定
2.3.2 自尊的結構
2.3.3 自尊的測量
2.4 安全感、自尊與孤獨感之間的關系研究
2.4.1 安全感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
2.4.2 自尊與孤獨感的關系研究
2.4.3 安全感與自尊的關系研究
2.5 以往研究總結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工具
3.2.1 UCLA孤獨感量表
3.2.2 安全感量表
3.2.3 自尊量表
3.3 研究程序
3.4 數據處理
4 研究結果
4.1 共同方法偏差
4.2 孤獨感、安全感及自尊的總體情況
4.2.1 中學生孤獨感的總體情況
4.2.2 中學生安全感的總體情況
4.2.3 中學生自尊的總體情況
4.3 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4.3.1 不同性別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3.2 不同生源地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3.3 父母是否離異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3.4 獨生與非獨生子女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3.5 住校與未住校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3.6 不同年級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3.7 不同父/母親文化程度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3.8 不同父母教養(yǎng)方式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3.9 不同家庭成員關系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差異比較
4.4 中學生各研究變量的相關分析
4.5 中學生安全感、自尊對孤獨感的預測作用分析
4.5.1 安全感對孤獨感的預測作用分析
4.5.2 自尊對孤獨感的預測作用分析
4.5.3 安全感、自尊對孤獨感的預測作用分析
4.6 自尊的中介作用檢驗
4.6.1 中介效應的顯著性檢驗
5 分析與討論
5.1 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的總體情況
5.1.1 中學生孤獨感的總體情況
5.1.2 中學生安全感的總體情況
5.1.3 中學生自尊的總體情況
5.2 中學生孤獨感、安全感、自尊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5.2.1 中學生孤獨感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5.2.2 中學生安全感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5.2.3 中學生自尊在人口學變量上的差異
5.3 孤獨感、安全感和自尊的相關分析
5.3.1 孤獨感和安全感的相關分析和討論
5.3.2 孤獨感和自尊的相關分析和討論
5.3.3 安全感和自尊的相關分析和討論
5.4 安全感、自尊對孤獨感的預測作用
5.5 自尊在安全感與孤獨感之間的中介效應
6 結論
7 教育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指導語及人口學變量
附錄二 UCLA孤獨感量表
附錄三 安全感量表
附錄四 自尊量表
致謝
在校期間的科研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小學六年級學生安全感、自尊、信任的關系研究[J]. 梁秋霞,涂燊,劉泓利. 石家莊學院學報. 2018(03)
[2]心理安全感與人際困擾的關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 陳慶菊,尹天子. 湖州師范學院學報. 2018(02)
[3]碩士研究生安全感狀況的調查分析[J]. 梁秋霞,李緯,涂燊. 衛(wèi)生軟科學. 2018(01)
[4]兒童期心理虐待對青少年攻擊行為的影響:安全感與孤獨感的中介效應[J]. 孫麗君,衡書鵬,牛更楓,李俊一,杜紅芹,胡祥恩.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7(05)
[5]城市老年人的孤獨感與社會支持的增齡性變化及影響因素[J]. 江虹,徐晶晶,王瑞,周雅茹,伊向仁,潘芳. 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7(09)
[6]初中生感知的父母沖突與安全感:心理韌性的中介作用[J]. 黃保紅,周春燕,李林,黃海,劉陳陵.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7(06)
[7]自尊在心理安全感與生活滿意度關系中的中介作用[J]. 曾偉楠,馬澤威,王文娜,王燕菲.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10)
[8]中學生同伴關系對網絡成癮的影響——基于孤獨感的中介作用分析[J]. 劉宇,閆志英. 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6(03)
[9]留守中學生羞怯與攻擊的關系——孤獨感的中介作用及安全感的調節(jié)作用[J]. 高峰強,徐潔,任躍強,陳英敏,韓磊. 中國特殊教育. 2016(04)
[10]4~6年級小學生自尊、社交焦慮與孤獨感的關系[J]. 徐云,劉堂榮.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5(10)
碩士論文
[1]高中生手機依賴與孤獨感的關系:自尊和安全感的中介效應[D]. 賈麗娟.河北師范大學 2018
[2]中學生家庭親密度與適應性、人格特質和孤獨感的關系研究[D]. 張玥.天津師范大學 2018
[3]留守中學生同伴關系與孤獨感的關系及其干預研究[D]. 張偉偉.河北師范大學 2017
[4]親子關系、同伴關系、心理韌性對青少年自尊的影響[D]. 單楠.山東師范大學 2017
[5]初中生親子關系與心理健康的關系:自尊的中介效應[D]. 李文倩.河北師范大學 2017
[6]高中生自尊、成就動機及其與學習倦怠的關系研究[D]. 楊輝.鄭州大學 2017
[7]農村中學生孤獨感與自尊的研究[D]. 周玉龍.貴州師范大學 2016
[8]初中生自尊、心理健康現狀及其干預研究[D]. 唐曉嵐.上海師范大學 2015
[9]初中生自我概念、孤獨感與網絡成癮的關系研究[D]. 崔絲雨.河北師范大學 2015
[10]青少年自戀、自尊和孤獨感的關系研究[D]. 張珍偉.陜西師范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0270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3027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