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平衡的信息化教學工具研究——以合成氨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0-12-14 07:49
針對現(xiàn)行化學平衡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發(fā)了一款以合成氨為例的化學平衡知識學習和習題驗證的教學軟件。該軟件采用了可視化的技術,用柱狀圖、曲線、數(shù)據(jù)來展示反應達到平衡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便于學生從反應平衡的圖像和數(shù)據(jù)中獲取信息并進行推理,從而認知化學平衡的原理。該軟件不僅能用于化學平衡各概念的教學,也能為化學平衡習題課的講解創(chuàng)設必要的教學情境。
【文章來源】:化學教育(中英文). 2019年1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圖3在平衡移動教學中的應用Fig.3Applicationinteachingofequilibriummovement
2)是只有氨氣的平衡移動案例,此可視為氣體分子數(shù)增加的反應。展現(xiàn)的是當前一個反應達到平衡后再增加0.1mol/L反應物氨氣的濃度,然后讓反應達到平衡時的數(shù)據(jù)。根據(jù)數(shù)據(jù)表中前后2次反應結果,可計算氨氣的轉(zhuǎn)化率分別為48.84%和42.33%,證明當?shù)诙畏磻黾恿税睔獾臐舛群,氨氣的轉(zhuǎn)化率并未增大反而降低。再次說明增加反應物,轉(zhuǎn)化率不一定增大[10]。Fig.4Syntheticammoniareactioninformation圖4合成氨反應信息該軟件方便學習者從不同條件出發(fā),正確認識轉(zhuǎn)化率的變化,防止因錯誤應用或者理解不深入勒夏特列原理造成的認知障礙。3.3化學平衡相關習題的驗證選取某年江蘇省高考題為例:在溫度、容積相同的3個密閉的容器中,按不同的方式投入反應物,保持恒溫、恒容,反應達到平衡時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已知N2(g)+3H2(g)幑幐2NH3(g)ΔH=-92.4kJ/mol);根據(jù)題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表1江蘇某年高考題Table1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questionofJiangsu甲乙丙反應物投入量1molN2,3molH22molNH34molNH3NH3的濃度/(mol/L)c1c2c3反應的能量變化放出akJ吸收bkJ吸收ckJ體系壓強/Pap1p2p3反應物轉(zhuǎn)化率a1a2a3A.2c1>c3B.a+b=92.4C.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促進雜化軌道高效教學的信息化工具研究[J]. 黃萍,冉鳴. 化學教育(中英文). 2017 (15)
[2]探究式CAI課件在濃硫酸性質(zhì)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喬玉卿,劉子忠. 化學教育. 2015(09)
[3]如何準確判斷化學平衡移動的方向[J]. 胡永才. 化學教學. 2014(11)
[4]化學平衡中的兩個疑難問題[J]. 李海清. 學周刊. 2014(14)
[5]可視化教學法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 郭美榮,侴愛輝,夏德宏,高婷.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2(11)
[6]“化學平衡移動”的疑難問題解析[J]. 汪志成. 教學月刊(中學版). 2012(10)
[7]應用交互仿真定量實驗課件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探究*[J]. 劉玲玲,冉鳴. 化學教育. 2011(09)
[8]勒夏特列原理和化學平衡常數(shù)學習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分析和教學反思[J]. 徐守兵. 化學教育. 2011(06)
[9]化學平衡移動的幾個疑難問題辨析[J]. 汪志成. 教學與管理. 2006(01)
本文編號:2916094
【文章來源】:化學教育(中英文). 2019年1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圖3在平衡移動教學中的應用Fig.3Applicationinteachingofequilibriummovement
2)是只有氨氣的平衡移動案例,此可視為氣體分子數(shù)增加的反應。展現(xiàn)的是當前一個反應達到平衡后再增加0.1mol/L反應物氨氣的濃度,然后讓反應達到平衡時的數(shù)據(jù)。根據(jù)數(shù)據(jù)表中前后2次反應結果,可計算氨氣的轉(zhuǎn)化率分別為48.84%和42.33%,證明當?shù)诙畏磻黾恿税睔獾臐舛群,氨氣的轉(zhuǎn)化率并未增大反而降低。再次說明增加反應物,轉(zhuǎn)化率不一定增大[10]。Fig.4Syntheticammoniareactioninformation圖4合成氨反應信息該軟件方便學習者從不同條件出發(fā),正確認識轉(zhuǎn)化率的變化,防止因錯誤應用或者理解不深入勒夏特列原理造成的認知障礙。3.3化學平衡相關習題的驗證選取某年江蘇省高考題為例:在溫度、容積相同的3個密閉的容器中,按不同的方式投入反應物,保持恒溫、恒容,反應達到平衡時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已知N2(g)+3H2(g)幑幐2NH3(g)ΔH=-92.4kJ/mol);根據(jù)題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表1江蘇某年高考題Table1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questionofJiangsu甲乙丙反應物投入量1molN2,3molH22molNH34molNH3NH3的濃度/(mol/L)c1c2c3反應的能量變化放出akJ吸收bkJ吸收ckJ體系壓強/Pap1p2p3反應物轉(zhuǎn)化率a1a2a3A.2c1>c3B.a+b=92.4C.2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促進雜化軌道高效教學的信息化工具研究[J]. 黃萍,冉鳴. 化學教育(中英文). 2017 (15)
[2]探究式CAI課件在濃硫酸性質(zhì)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喬玉卿,劉子忠. 化學教育. 2015(09)
[3]如何準確判斷化學平衡移動的方向[J]. 胡永才. 化學教學. 2014(11)
[4]化學平衡中的兩個疑難問題[J]. 李海清. 學周刊. 2014(14)
[5]可視化教學法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 郭美榮,侴愛輝,夏德宏,高婷.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2(11)
[6]“化學平衡移動”的疑難問題解析[J]. 汪志成. 教學月刊(中學版). 2012(10)
[7]應用交互仿真定量實驗課件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探究*[J]. 劉玲玲,冉鳴. 化學教育. 2011(09)
[8]勒夏特列原理和化學平衡常數(shù)學習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分析和教學反思[J]. 徐守兵. 化學教育. 2011(06)
[9]化學平衡移動的幾個疑難問題辨析[J]. 汪志成. 教學與管理. 2006(01)
本文編號:29160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9160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