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
本文關鍵詞: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平民教育思想是當代中國教育的走向和方向標。晏陽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是二十世紀中國留給我們非常寶貴而又特殊的精神資源。晏陽初更多地把目光和同情投向平民,投向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這不僅僅是傳統(tǒng)的精英教育所無法企及的,也是西方式教育所無法包攬的,對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學習型社會與建立創(chuàng)新型國家都有極大的啟示。 本文運用了歷史方法、文獻方法和比較的方法,先從儒家思想、基督精神和苦力三方面對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精神向度進行探究。然后,總結歸納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一大發(fā)現(xiàn)、兩大發(fā)明、三大方式、四大教育的核心內容;分析了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平民性、表證示范性、系統(tǒng)性和揚棄性四大特色。接著,重新審視了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對開創(chuàng)教育重心下移和對象擴大、開創(chuàng)真正意義上的博士下鄉(xiāng)以及對國內外影響的歷史價值。最后,本文探討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發(fā)展農村教育的現(xiàn)實啟示。
【關鍵詞】:晏陽初 平民教育思想 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G40
【目錄】:
- 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第1章 緒論7-13
- 1.1 選題緣由7
- 1.2 文獻綜述7-10
- 1.3 研究的思路與內容10-13
- 第2章 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精神向度探源13-21
- 2.1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儒家精神向度13-15
- 2.2 舍己、愛人的基督精神向度15-18
- 2.3 “苦力”回歸生命價值的精神向度18-21
- 第3章 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21-33
- 3.1 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核心內容21-28
- 3.1.1 一大發(fā)現(xiàn)21-23
- 3.1.2 兩大發(fā)明23-24
- 3.1.3 三大方式24-26
- 3.1.4 四大教育26-28
- 3.2 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特色28-33
- 3.2.1 平民性28-29
- 3.2.2 表證示范性29-30
- 3.2.3 系統(tǒng)性30-31
- 3.2.4 揚棄性31-33
- 第4章 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歷史價值33-45
- 4.1 開創(chuàng)了教育重心下移和對象擴大33-34
- 4.2 開創(chuàng)了真正意義上的博士下鄉(xiāng)34-38
- 4.3 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國內影響38-42
- 4.4 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國外影響42-45
- 第5章 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現(xiàn)實啟示45-50
- 5.1 對縮小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差距的啟示45-46
- 5.2 對發(fā)展農村職業(yè)教育的啟示46-48
- 5.3 對構建農村終身教育的啟示48
- 5.4 對實施農村特色教育方案的啟示48-50
- 結語50-52
- 參考文獻52-55
- 致謝55-5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崢嶸;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中的民主政治觀[J];船山學刊;2001年03期
2 王小丁;杜學元;余闖闖;;“四川省晏陽初研究會2009年年會暨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研討會”綜述[J];教育科學論壇;2010年05期
3 李亞娟;王小丁;;論晏陽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及當代價值[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9年03期
4 肖華玉;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民主政治觀[J];陜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5 周智健;楊娟;;淺論晏陽初的平民教育及鄉(xiāng)村改造思想[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6 王偉良;王小丁;;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對新農村建設的啟示[J];教書育人;2009年18期
7 翁靜;;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精神向度芻議[J];文化學刊;2009年06期
8 王中華;;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對當前我國農村職成教育的啟示[J];中國農業(yè)教育;2007年01期
9 王小丁;創(chuàng)新——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主旋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年18期
10 胥仕元;梁素貞;;鄉(xiāng)村建設: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之核心[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07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泉;;黃炎培平民教育思想的重大現(xiàn)實意義[A];黃炎培與中國職業(yè)教育——黃炎培職業(yè)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2 燕燕;;晏陽初研究綜述[A];第三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宋恩榮;;晏陽初——走向民間的學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石河;;近年來晏陽初研究綜述[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宋恩榮;;我與晏陽初先生的交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石河;;晏陽初的教育改革思想與實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吳畏;;在晏陽初平民教育與鄉(xiāng)村改造思想國際學術討論會開幕式上的講話[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8 紀軍;;論析晏陽初關于農村教育的思想[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夏輝映;;晏陽初平民教育與鄉(xiāng)村改造思想國際學術討論會綜述[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吳福生;;晏陽初教育思想的實踐意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共巴中市巴州區(qū)委書記 廖倫志 副書記 區(qū)長 張平陽;借鑒晏陽初博士平民教育思想 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N];巴中日報;2010年
2 記者 向朝倫;西華師大紀念晏陽初誕辰120周年[N];四川日報;2010年
3 王憲政;晏陽初與定縣平民教育實驗區(qū)[N];光明日報;2002年
4 本報記者 劉黎明 趙陳;永恒的追求 不朽的事業(yè)[N];巴中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喬國棟 實習記者 盧 娟 劉瑞婷;重建晏陽初鄉(xiāng)村建設學院[N];中國經濟時報;2004年
6 鄢烈山;平民教育家晏陽初的實踐與精神[N];南方周末;2003年
7 記者 王小玲 實習記者 劉蘭;紀念平民教育家晏陽初誕辰120周年[N];四川日報;2010年
8 農一夫;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鄉(xiāng)村哲學家[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9 本報評論員;深切緬懷 砥礪精神[N];巴中日報;2010年
10 ;晏陽初與平民教育[N];經濟日報農村版;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穎夫;晏陽初“平民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2 王巨光;民國教育社團與民主教育[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李海云;新教育中國化運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王欣瑞;現(xiàn)代化視野下的民國鄉(xiāng)村建設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7年
5 蘭軍;民國時期中國教育在國際教育論壇上的展現(xiàn)[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楊才林;“作新民”、“喚起民眾”[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立剛;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對農民工教育的啟示[D];湖南大學;2012年
2 李麗;晏陽初中國特色鄉(xiāng)村平民教育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陳敏;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實踐的當代啟示[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4 翁靜;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琦;晏陽初鄉(xiāng)村教育實踐的現(xiàn)代價值[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張燕;晏陽初的鄉(xiāng)村改造思想述論[D];中共北京市委黨校;2011年
7 胡芬芳;晏陽初的農村社區(qū)改造思想及其價值[D];浙江大學;2010年
8 劉春生;晏陽初教育思想對新時期農村教育發(fā)展的啟示[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9 田成剛;晏陽初:農民問題的理論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王章敏;晏陽初與陶行知的農村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比較研究[D];延安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88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8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