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策略的概念辨析
【圖文】:
下:圖1 學習策略示意圖從圖1可以看到,在一般的學習過程中,必須要有元認知、學習方法和學習的調控的交互作用,才能真正形成學習策略。其中,元認知集中反映了學習策略中自我調節(jié)和控制的屬性。因為在具體的學習中,在元認知的作用下學習者對學什么、如何學、何時學、學習受何因素的影響及各因素的關系產生明晰的自我意識和體驗。若沒有元認知,既不可能有靈活機動的學習方法,也不可能對學習過程進行有效調控。從而學習的調控和學習方法是學習策略具體地執(zhí)行的活動。三、學習策略的相關概念分析為了對學習策略的概念有明確的了解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雁冰;策略性學習與主體性教育[J];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2 胡繼淵,沈正元,張玉昆;中外學習風格研究現狀綜述[J];外國中小學教育;1999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鐵成;學習策略教學與指導的理論建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2年10期
2 費志澤;;優(yōu)化化學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年02期
3 李自璋;;從一堂外教課談我國的課程與教學改革[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年09期
4 李鋒;孫莉;;任務驅動式方法在離散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計算機教育;2006年03期
5 施慶平;虞芬;;網絡教育課程開發(fā)研究[J];計算機教育;2006年11期
6 呂志江;順應電大生學習心理 改革鄧小平理論教學[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7 徐傳銀;高校體育課程整體性改革的思路與對策[J];安徽體育科技;2003年03期
8 栗青生;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多媒體智能課程與智能課堂[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9 李嘉郁;更新教育觀念 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談信息時代文化教師的應對策略[J];八桂僑刊;2004年06期
10 王篤勤,卜煥芳;自主學習與教材把握[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胡海濤;;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分層培養(yǎng)[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2 杜國英;秦怡;;外語教學課堂策略研究[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上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高麗萍;;基于“三環(huán)一場”教學模式的《開放英語1》導學探討[A];山東省遠程教育學會第七屆遠程教育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獎論文集[C];2006年
4 李泉;;對外漢語教學理論和實踐的若干問題[A];第七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2年
5 崔永華;;試論綜合課課堂教學設計——教育學視角的分析[A];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2005年
6 王迪;;小群體教學模式在體育院系高山滑雪教學中的應用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科學大會論文集[C];2008年
7 吳靜;;聲樂課應建立融洽的課堂氣氛[A];第一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天明;二十世紀我國教學方法變革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透視與反省[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郝志軍;教學理論的實踐品格[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4 張希希;論有效的課堂交往[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喻平;數學問題解決認知模式及教學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6 邢強;樣例解題步驟編碼對原理學習和遷移的影響[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劉新民;中小學體育教學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8 郅庭瑾;為何而教[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9 郭裕建;語感及其心理機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劉承波;信息時代高等學校教學過程的變革及其運行機制[D];廈門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亞玲;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的實驗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2 管建福;論小學數學教材的分析方法[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3 萬茹;中學生體育學習能力的體系建構及培養(yǎng)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01年
4 徐云知;近20年語感及語感教學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5 張軍杰;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開發(fā)的初步探索[D];蘇州大學;2001年
6 高闖;科技活動課程理論與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7 鄭曉梅;我國基礎教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8 薛孝宏;論教學交往——理論的探究與現實的思考[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9 孫文浩;非制式評量透視[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10 郭德紅;論教學論學派[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江根發(fā);農村初中學生認知方式差異的調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光復;;小學數學易混概念辨析[J];云南教育(基礎教育版);1981年12期
2 吳新生;漢代小說概念辨析[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06期
3 謝至平;談談數學概念的辨析[J];四川教育;1985年11期
4 李忠錚;魯合華;李崇欽;賴恒強;唐安健;凌中華;;第一講 怎祥解選擇題?[J];數學教學通訊;1985年05期
5 劉錫華;;選擇題練習淺析[J];江蘇教育;1985年23期
6 劉國俊;;布盧姆掌握學習的理論研究和發(fā)展[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7年04期
7 金洪源;;邁耶的“信號——智力模型”學習方法概介[J];教育理論與實踐;1987年05期
8 張潤秀;;概念辨析型議論文部分[J];語文教學通訊;1987年04期
9 胡榮山;“對立統(tǒng)一”與“相互作用”辨析及其意義[J];社會科學;1988年09期
10 田開芳;;教與學中的認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198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奇;周永壘;;中學生學習策略量表的編制[A];第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7年
2 吳英成;;學生漢字偏誤及其學習策略的關系[A];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0年
3 魯健驥;;外國人學漢語的語法偏誤分析[A];第四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3年
4 徐子亮;;外國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的認知心理分析[A];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9年
5 陳捷;王樹青;王寧;王驥程;;多側線精餾塔的神經網絡控制[A];1995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暨智能自動化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集(上冊)[C];1995年
6 王寧;王樹青;;發(fā)電廠過熱蒸汽中間溫度雙神經元串級控制的研究[A];1996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1996年
7 張建明;王寧;王樹青;;自適應單神經元控制器的研究[A];1998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1998年
8 胡澤新;邵惠鶴;;多變量系統(tǒng)無模型控制新方法[A];1993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3年
9 鐘碧良;李春香;;陶瓷燒成爐的神經元PID控制[A];1996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10 常江;徐枋同;劉炳文;陳啟卷;;水輪機調節(jié)系統(tǒng)的神經網絡建模研究[A];1996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于海生;民事訴訟當事人概念辨析[N];法制日報;2000年
2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卞建林;訴訟證明概念辨析[N];檢察日報;2000年
3 張躍斌;“倫理制度”概念辨析[N];社會科學報;2000年
4 ;就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改革專家答記者問[N];中國教育報;2001年
5 本報記者 李建平;新課程標準:權威有說法[N];中國教育報;2001年
6 劉佳;兒童與第二語言學習[N];大眾科技報;2001年
7 易新;揭示學習六大策略[N];光明日報;2001年
8 肖英楠;引入新的教學理念[N];光明日報;2001年
9 鄧又天 李永升;金融犯罪概念辨析[N];檢察日報;2001年
10 本報記者 李建平;告別“啞巴外語”[N];中國教育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彪;企業(yè)領導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王斌;意義與結構[D];暨南大學;2003年
3 劉電芝;小學兒童數學學習策略的發(fā)展與加工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周向東;圖像數據庫檢索中的關鍵技術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5 張晶;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學習策略與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6 付桂芳;自我調節(jié)學習結構模型的建構[D];吉林大學;2004年
7 周永壘;學習困難生的學習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8 呂良環(huán);論外語自主學習能力之培養(yǎng)[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王興輝;成人自導學習與支持系統(tǒ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杜曉新;學習困難兒童學習策略訓練模式的構建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曉娟;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過程設計模式[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張亞玲;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的實驗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3 向淑君;高中英語元認知說的學習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4 高海洋;第二語言習得情感因素研究[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年
5 左向東;適應性學習系統(tǒng)的教學設計[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6 解芳;通過學習策略培訓培養(yǎng)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自主性[D];遼寧師范大學;2001年
7 張絢麗;語言水平對英語聽力學習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01年
8 王欣;自我監(jiān)察策略的訓練對聽力理解的影響[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9 許雪蕾;[D];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10 易滟;外語聽力過程中輸入向吸收過渡的優(yōu)化[D];湖南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7822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782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