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柯人文教育觀的前提與主旨
[Abstract]:Vico, an Italian thinker in the 18 th century, founded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and put forward that human affairs are the basic ideas created by human beings themselves. The premise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s to know yourself. The purport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people with creative wisdom, and to emphasize that school humanistic education must pay attention to public rationality and make it the creator of human affairs.
【作者單位】:
【分類號】:G40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乾明;顧頡剛疑古史學思想探微[J];學海;2003年01期
2 趙立坤;論啟蒙時代的歷史觀[J];史學理論研究;2002年04期
3 盧毅;試論民國時期“整理國故運動”的缺失[J];史學理論研究;2004年04期
4 何元國;試評儲安平關(guān)于英國民族性的論述——兼論民族性的理論問題[J];世界民族;2005年04期
5 王邵勵;;略論歷史認識的主體性與主觀性[J];廣西社會科學;2006年10期
6 蔣保;影視史學芻議[J];安徽史學;2004年05期
7 祝宏俊;古代希臘進步史觀的產(chǎn)生[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8 宋小明;關(guān)于目前會計環(huán)境變化及其未來意義的分析研究[J];甘肅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9 吳培顯;“紅色經(jīng)典”創(chuàng)作得失再評價[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02期
10 沈玉;淺議中國美術(shù)史學理論與方法論建構(gòu)的意義——兼論美術(shù)史料與美術(shù)史學的關(guān)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謝勤亮;;影像與歷史——“影視史學”及其實踐與試驗[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2 倪梁康;;時間·發(fā)生·歷史——胡塞爾對它們之間內(nèi)在關(guān)聯(lián)的理解[A];現(xiàn)代德國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叢杭青;陳詞、證據(jù)與認知[D];浙江大學;2005年
2 周啟杰;歷史:一種反思性的文化存在[D];黑龍江大學;2004年
3 郭艷君;歷史與人的生成[D];黑龍江大學;2002年
4 褚新國;塔西佗史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5 蔣柳萍;多元主義與自由:伯林的自由主義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6 姜佑福;論馬克思與黑格爾“歷史觀念”的基本差別[D];復旦大學;2006年
7 丁亞雷;作為精神史的藝術(shù)史[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07年
8 李慶霞;社會轉(zhuǎn)型中的文化沖突[D];黑龍江大學;2004年
9 陳茂華;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史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10 羅秋立;歷史唯物主義與社會人類學批判[D];復旦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新影;重評托馬斯·卡萊爾的歷史思想[D];山東大學;2005年
2 周曉宇;秦漢時期法律思想和制度變遷的歷史與邏輯[D];吉林大學;2004年
3 羅立軍;章學誠道學史觀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楊芳;理性之光[D];湘潭大學;2002年
5 莫曉紅;圖爾敏論證模式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謝進東;繼承與超越:維柯對奧古斯丁歷史哲學的批判[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吳蘭麗;民族精神的反思與建構(gòu)[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8 張作成;論十九世紀德國實證主義史學的批判性[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王鵬;柯林武德歷史認識主觀性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謝秀瓊;歷史敘事:文本意義與敘事策略的多樣建構(gòu)[D];浙江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柳敏和;鮑遠明;張玉文;張懷兵;;人文教育專業(yè)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及實踐[J];石家莊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2 張建華;;德育教育呼喚人文精神與情懷[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02期
3 吳要金;;莫讓人文教育走向偏鋒與懸空[J];教書育人;2010年01期
4 鄒麗絲;;中職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人文教育[J];考試周刊;2010年06期
5 劉紅;;人文的語文 生活的語文[J];中學語文;2010年06期
6 邢美玲;;略談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教育[J];中學教學參考;2010年04期
7 戴祥燕;;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人文教育[J];中學教學參考;2010年04期
8 鄧太利;;數(shù)學教學中人文教育滲透芻議[J];新課程(中學);2010年03期
9 王忠秀;;淺議語文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魅力中國;2010年01期
10 徐方;;大學生“精神成人”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0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麗菊;;《假如》教學反思[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2 游雷宇;;培育師生人文精神 構(gòu)建和諧校園文化[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重慶卷)[C];2010年
3 王國士;;大興科研之風 高揚創(chuàng)新風帆——蘭州二中“人文融合科學教育”材料[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甘肅卷)[C];2010年
4 柳寶元;;在地理教育中樹立人文的教育理念[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5 尹智;牟彥雙;劉忠華;;動物組織胚胎學教學過程中學生人文精神培養(yǎng)模式探討[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動物解剖學及組織胚胎學分會第十六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王芳平;;關(guān)于在職業(yè)教育中加強人文教育的思考[A];第二屆全國農(nóng)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0年
7 趙淑明;成秀梅;姚曉光;王曉松;;《中西醫(yī)結(jié)合外科學總論》整體化教學改革的探索[A];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臨床教學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呂周聚;;現(xiàn)代文學經(jīng)典與當代人文教育[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9 董駒翔;;科學的人文化[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專家專題論壇“在為國服務中發(fā)展自然辯證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閆軍海;;基于人本主義理論的高校體育人文建設(shè)[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8)[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冉瑞成 通訊員 劉武安;重慶郵電大學: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促學生健康成長[N];經(jīng)濟日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王梓函;南維柯10萬輛的完美轉(zhuǎn)身[N];中國工業(yè)報;2010年
3 本報見習記者 任雪 本報記者 杜曉;“富二代”雷人言行折射社會利益失衡[N];法制日報;2010年
4 鄒新華;開發(fā)校本教材 弘揚特色文化[N];黃石日報;2010年
5 陳歆耕;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N];中華讀書報;2010年
6 江西省萬載縣黃茅中學 周建邦;人文教育:向前看,還是向后轉(zhuǎn)[N];科學時報;2010年
7 陽信縣陽信鎮(zhèn)中學 劉茜;歷史教學中的人文教育實施引發(fā)的幾點思考[N];學知報;2010年
8 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 杜維明;人文教育與大學靈魂[N];解放日報;2010年
9 雷解來;南京指揮學院 人文教育提升學員素養(yǎng)[N];人民武警報;2010年
10 林木榮 城區(qū)東涌中心小學;對人文教育有效性的思考[N];汕尾日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劉寶岐;耶魯大學人文教育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2 劉軍;潘光旦人文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3 曾東;教育與人的現(xiàn)實生命[D];吉林大學;2008年
4 王建平;中國現(xiàn)代語境下的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5 李海芬;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基礎(chǔ)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龐振超;1949~1998中國大學人文學科變革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7 李金奇;被學科規(guī)訓限制的大學人文教育[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8 譚偉平;大學人文教育與人文課程[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張金福;論大學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結(jié)合[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肖金長;我國農(nóng)村成人人文素質(zhì)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2 宗文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關(guān)懷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3 張青;在高中生命科學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4 郭麗麗;教育生態(tài)性解析[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徐輝;諾丁斯的關(guān)懷道德教育理論及其對我國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啟示[D];山東大學;2010年
6 徐志強;從奧林匹斯之巔到呂克昂學園[D];河南大學;2010年
7 秦芳芳;論大學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障礙和通途[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李治;論我國大學通識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的有機結(jié)合[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盼;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人文教育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慧;論文學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及其開發(fā)[D];中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4004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2400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