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中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及相關因素分析
本文選題:自我意識 + 艾森克個性問卷 ; 參考:《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8年11期
【摘要】:目的探討農(nóng)村中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及其相關因素,為學校和家庭開展針對性教育提供依據(jù)。方法分層整群抽取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1 636名在校中小學生,利用自編調(diào)查表、Piers-Haris兒童自我意識量表和少兒艾森克個性問卷進行調(diào)查。結(jié)果男生自我意識總分為(51.66±10.50)分,女生為(50.59±10.52)分,男生自我意識水平明顯高于女生;小學生自我意識總分為(50.74±9.89)分,初中生為(51.42±10.92)分,2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在軀體外貌與屬性、焦慮、幸福與滿足3個因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表明,學生個性、父親外出打工、家庭和睦程度和經(jīng)濟狀況、學習成績、好友個數(shù)、與同學和老師的關系(P0.05)是中小學生自我意識影響因素。結(jié)論學生個性、家庭和學校環(huán)境對農(nóng)村中小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起重要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level of self-awarenes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targeted education in schools and families. Methods 1636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angfeng County,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by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and investigated with Piers-Haris Children's Self-Awareness scale and Children's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self-consciousness was 51.66 鹵10.50 for boys and 50.59 鹵10.52 for girls, the level of self-awareness of boy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irls, the total score of self-awarenes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as 50.74 鹵9.89, and tha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51.42 鹵10.92,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hysical appearance and attribut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xiety, happiness and satisfaction.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tudents' personality, father's going out to work, family harmony and economic condition, academic achievement, number of friends, relationship wi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P0.05)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elf-consciousnes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onclusion students' personality, family and school environ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lf-consciousness of rural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作者單位】: 安徽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流行病與衛(wèi)生統(tǒng)計學系;安徽省長豐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671815)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070413106)
【分類號】:B84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彭以松;聶衍剛;蔣佩;;中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特點及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年10期
2 周凱,何敏媚;青少年的自我意識與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及其相關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3年03期
3 石淑華,張靜,胡美榮,官旭華,王葉平;學齡兒童自我意識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2年12期
4 孫海蓮,楊艷杰,楊秀賢,王艷艷;初中生自我意識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5年06期
5 柯雪琴,范雪瑾;杭州市中小學生自我意識水平調(diào)查[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5年03期
6 蘇林雁,萬國斌,楊志偉,羅學榮,李雪榮,,劉明華,李志祥,黃春香,王明祥;Piers-Harris兒童自我意識量表在湖南的修訂[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4年01期
7 馬弘,汪向東,新福尚隆,張津萼,王玉鳳;少年生活質(zhì)量問卷的初步測試[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葛虹;;大專男護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及不同年級比較分析[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2 王文娟;葉培結(jié);王立金;;醫(yī)學新生社交焦慮與其自尊及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研究[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3 李廣宇;孫延林;;華北三所高校大學生體育人口生命質(zhì)量的調(diào)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10期
4 白洲紅;王海玲;;外來務工人員教育方式對其子女學業(yè)成績的影響[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5 李黎;;健康教育對前置胎盤孕婦期待療法期間心理變化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08年16期
6 曹顯明;余躍生;何學華;陳燕;;應付方式與焦慮、抑郁的相關性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年05期
7 鞠曉梅;;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分析——以楚雄市七所中小學為例[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11期
8 周蕓;;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關系[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9 肖莉;黃海英;左虹;;心理干預對肝硬化腹水患者抑郁情緒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當代護士(學術(shù)版);2008年01期
10 戴秀英;李秋麗;王穎麗;杜勇;劉琪;梁興;;寧夏950例中學生心理障礙干預措施[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2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王宏;劉達偉;;兒童生命質(zhì)量研究進展[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05年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2 彭焱;李建明;;神經(jīng)癥的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A];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第五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楊藝;高健;史鴻樺;;農(nóng)村留守兒童自我意識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A];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研究會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戴曉陽;曾宇霞;;單親與非單親家庭兒童自我意識與人際信任關系的比較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瑛秋;青春發(fā)育突增期(高峰年齡)不同發(fā)育類型學生體質(zhì)特征及健康促進[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2 苗元江;心理學視野中的幸福[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3 鄭劍虹;自強的心理學研究:理論與實證[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亓圣華;中學生羞恥感與身體鍛煉之間的關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梁曉燕;網(wǎng)絡社會支持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梅松麗;大學生網(wǎng)絡成癮的心理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7 李楊;慢性病患兒及父母應激源、應對方式以及教育干預效果評價[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8 尚煜;我國兒童主要土源性線蟲病疾病負擔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1年
9 劉玉新;高中理科資優(yōu)生學業(yè)自我概念的特點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洪菊;秦皇島市流動兒童自我意識、社會適應發(fā)展特點及其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賀燕;來滬青少年自我意識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3 肖曉瑪;初中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及其與心理健康的關系[D];廣西師范大學;2002年
4 朱海英;兒童自我概念與重要他人評價的相關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陳勇;青少年個性、意識對正畸治療配合性的影響[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4年
6 張姣妹;提高初中二年級學業(yè)不良學生自我概念水平的干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張國s
本文編號:18305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830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