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探索與突破——對遠程開放實驗教學的思考
本文選題:遠程開放實驗教學 + 遙控實驗; 參考:《遠程教育雜志》2008年02期
【摘要】:遠程開放實驗教學是遠程開放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鞏固和豐富遠程開放課程學習、增強學生實踐知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尊重學生個性差異、體現(xiàn)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詳細地分析了遠程開放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后,提出解決遠程開放實驗教學存在問題的新方法,即改革實驗內容和實驗方法、構建遙控實驗和協(xié)同實驗、開發(fā)仿真實驗軟件和虛擬實驗,并提出開發(fā)基于Agent的實驗系統(tǒng)服務于遠程開放實驗教學。新方法和新思路不僅能克服遠程開放實驗教學當前的困境,也為遠程開放教育的發(fā)展開拓更廣泛的領域和發(fā)展空間,對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投入,實現(xiàn)實驗室資源的充分利用和教育資源的共享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Abstract]:Distance o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distance open education. It can strengthen and enrich the learning of distance open courses,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 and respect the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personality.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mbody the status of students' learning subject.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remote open experiment teaching in detai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remote open experiment teaching, that is, to reform the content and method of experiment, to construct remote control experiment and cooperative experiment.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software and virtual experiment are developed, and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based on Agent is developed to serve the remote open experiment teaching.New methods and new ideas can not only overcome the current predicament of distance o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but also open wider fields and development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istance open education, and reduce unnecessary repeated investmen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full utilization of laboratory resources and the sharing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作者單位】: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遠程開放實驗室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遠程開放實驗室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遠程開放實驗室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遠程開放實驗室
【基金】:浙江省財政廳遠程開放實驗室項目 浙江省教育廳科研項目(20061878) 浙江省教育科學“十五”重點課題(SB022) 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師資助項目(520303)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4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齊幼菊;尹學松;龔祥國;;遠程開放實驗平臺的研究與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07年10期
2 潘瑞玲,余輪;具有Agent功能的遠程教育系統(tǒng)的設計[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3期
3 畢麗娜,鄧劍平;探索實踐教學培養(yǎng)體系——開放實驗室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復合型人才[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4年07期
4 熊承剛,晉順;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 錢琦;遠程開放教育模式下理工科課程實驗教學的實施[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02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葉燕;基于多Agent的遠程教學系統(tǒng)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4年07期
2 陸玉陽;;高等職業(yè)院校實驗室管理與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年17期
3 王福娟;蔡志崗;王嘉輝;雷宏香;;光信息專業(yè)開放實驗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物理實驗;2012年01期
4 李海紅,馮秀琪,任建新;基于Agent的網(wǎng)絡遠程教育系統(tǒng)研究[J];福建電腦;2004年10期
5 賈麗娜;張猛;;基于多Agent的學生選課系統(tǒng)設計[J];福建電腦;2008年09期
6 謝曉梅;;環(huán)境化學實驗教學開放模式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03期
7 劉建英;;計算機硬件開放性實驗教學之我見[J];高等理科教育;2007年04期
8 類淑霞;原亞萍;李世鵬;;植物生理設計性實驗的教學實踐[J];高教論壇;2009年04期
9 高翠英;李彥威;;優(yōu)化高校《環(huán)境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新方法[J];廣西輕工業(yè);2008年02期
10 張杭君;;研究性環(huán)境監(jiān)測基礎實驗的實踐探索[J];廣州化工;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丁寧;郝玉蘭;;加強實驗室開放建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福娟;蔡志崗;王嘉輝;雷宏香;;開放實驗管理的研究與探索[A];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3 陳建中;于曉鋒;金蘇敏;武文彬;;中地共建推動熱動專業(yè)實驗教學水平邁向新臺階[A];制冷空調學科教育教學研究——第五屆全國高等院校制冷空調學科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袁宏;基于移動Agent的中文信息搜索引擎系統(tǒng)模型的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3年
2 汪鋒;基于遠程教育個性化服務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4年
3 羅杰紅;基于agent的智能輔助教學系統(tǒng)的設計[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5年
4 錢荷芳;利用生物科學史培養(yǎng)學生建模能力的教學模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5 王海鷗;基于WEB的中國武術遠程教育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東北大學 ;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商桑 ,顧德均;設計遠程教育網(wǎng)上虛擬實驗室的一種方法[J];中國遠程教育;2001年04期
2 胡曉玲,楊改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發(fā)展趨勢探討[J];中國遠程教育;2001年05期
3 沈書生;遠程教學與集結式教學的融合[J];中國遠程教育;2001年06期
4 陸海云;龔祥國;;基于Web的學習支持服務系統(tǒng)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遠程教育;2006年02期
5 呂凌燕,趙小敏,王昊翔,陳慶章;基于網(wǎng)絡的教學支撐平臺的設計[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3年12期
6 沈曦,常勝利,李修建;遠程虛擬實驗教學平臺及其實驗的管理設計[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4年27期
7 徐麗,韓曉剛,王懷民;智能Agent技術在因特網(wǎng)上的應用[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1999年01期
8 應繼儒,胡立新,龍毅,徐洪濤;試題庫隨機選題數(shù)學模型的構建及實現(xiàn)[J];計算機應用;2000年01期
9 李麗萍;對實驗室改革開放的幾點認識[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2年06期
10 王益,黃文,陳吉忠,潘思鐵,楊少波;建設學科實驗大平臺,促進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立波;遠程教育實驗課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兼談電子技術實驗課教學[J];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2 雷曉平,丁偉雄,黃國飛,曾勇;基于VHDL的網(wǎng)上虛擬實驗研究[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4期
3 肖俊,王邯,馮剛;基于VRML的虛擬實驗研究[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03年01期
4 譚誠臣;虛擬實驗技術的創(chuàng)新應用[J];棗莊師范?茖W校學報;2003年05期
5 顧小軍;利用MATLAB構建網(wǎng)絡化信號分析虛擬實驗室[J];嘉興學院學報;2002年S1期
6 粟丹,李仁發(fā),彭勇,何彥;遠程虛擬實驗的構建[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3年02期
7 葉翔鷹;遠程教學中網(wǎng)絡課程虛擬實驗系統(tǒng)的開發(fā)與應用[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03年03期
8 葉翔鷹,周湘泉;電大計算機網(wǎng)絡課程虛擬實驗系統(tǒng)的開發(fā)與實踐[J];中國遠程教育;2003年21期
9 王立;電子技術實驗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探索[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10 牛龍平;“虛擬教學、虛擬實驗”系統(tǒng)的研究與應用[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俊蘭;;基于網(wǎng)絡技術虛擬實驗的研究[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10年
2 趙俊蘭;;基于網(wǎng)絡技術虛擬實驗的研究[A];北京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0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C];2011年
3 王曙光;蔣文斌;金海;馬瀟;劉超;;一種多學科虛擬實驗仿真計算任務分發(fā)管理機制[A];第七屆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11)論文集【poster】[C];2011年
4 冉U_皓;唐九飛;于俊清;;基于Web的計算機學科虛擬實驗關鍵技術研究[A];第七屆和諧人機環(huán)境聯(lián)合學術會議(HHME2011)論文集【poster】[C];2011年
5 郭印誠;胡桅林;;玻璃熔窯燃燒狀況的虛擬實驗[A];全國玻璃工業(yè)窯爐新技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楊彥明;魏振鋼;吳為團;遲忠惠;;一種智能化電路與電子技術虛擬實驗系統(tǒng)[A];’2004計算機應用技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郭印誠;胡桅林;;玻璃熔窯燃燒狀況的虛擬實驗[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8 郭印誠;胡桅林;;玻璃熔窯燃燒狀況的虛擬實驗[A];全國玻璃工業(yè)窯爐新技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張永樂;楊麗雯;;正確認識電子實驗教學中虛擬實驗的應用[A];全國高等學校電子技術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寧鋅;梁遠博;于黎佳;蔣力立;何艷陽;何榕禮;劉力斌;姚源衛(wèi);顏莉;王敏;張戰(zhàn)士;羅峻豐;裴文彥;周瑩;韓萍;;關于大學物理實驗課程虛擬實驗遠程教育的開發(fā)、配備、組織和實施的研究[A];2005年全國高校非物理類專業(yè)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秦若云;搭起讓人才快速起飛的平臺[N];解放軍報;2007年
2 ;功放電路的實驗和PCB設計[N];電子報;2008年
3 秦若云;精心培育高素質指揮人才[N];解放軍報;2007年
4 四川敘永縣水尾中學 楊介民;信息技術與實驗教學的結合[N];電子報;2006年
5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 王鑫;遠程實驗充實災區(qū)教學資源[N];中國教育報;2008年
6 李勝利 胡宇 記者 唐先武;武器裝備科研形成五大優(yōu)勢[N];科技日報;2003年
7 劉卓明;“非常之舉”造就非常人才[N];解放軍報;2007年
8 駐浙記者 萬潤龍邋通訊員 單泠;學生課堂外完成“大作業(yè)”[N];文匯報;2007年
9 中國建設教育協(xié)會 張明;讓虛擬成為現(xiàn)實[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6年
10 安世亞太 田鋒;含蓄的CAE正在火起來(一)[N];中國航空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穎立;體驗式虛擬實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胡小安;虛擬技術若干哲學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06年
3 郭春釗;基于魚體肌肉模型的虛擬仿魚機器人優(yōu)化設計與仿真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4 馬曉俊;科學實驗的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5 劉文志;網(wǎng)絡虛擬化環(huán)境下資源管理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6 程曦;耐亞胺培南銅綠假單胞菌耐藥機制與金屬酶、整合子的關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7 張小玉;碳纖維智能層的特性及其場域監(jiān)測[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8 龔惠哲;Ambisonic聲重發(fā)系統(tǒng)的優(yōu)化改進[D];華南理工大學;2009年
9 姚紅兵;復雜流場光學CT理論與實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5年
10 龐新宇;多支承轉子系統(tǒng)軸承載荷與振動耦合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小紅;基于仿真軟件的虛擬實驗設計與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葉小英;虛擬實驗教學系統(tǒng)在遠程教育中的應用與評價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3 魏書莉;桌面虛擬實驗中的認知摩擦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4 呂愛英;網(wǎng)絡遠程教育虛擬實驗課程設計與開發(fā)[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5 趙經(jīng)成;基礎虛擬實驗及專業(yè)虛擬化數(shù)字裝備的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3年
6 曾令菊;基于Virtools的三維虛擬實驗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楊漢國;基于VR技術的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實驗研究與實現(xiàn)[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8 寧建平;基于Web的虛擬實驗研究與實現(xiàn)[D];成都理工大學;2002年
9 朱漢洪;遠程虛擬實驗過程模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10 阮麗娜;基于Virtools的中學計算機硬件虛擬實驗的研究與設計[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77413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774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