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生活幸福感的構成與滿足方式
本文選題:幸福感 + 教育生活。 參考:《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摘要】:幸福是人的根本的總體需要得到某種程度的滿足所產生的愉悅狀態(tài)。揭示教師教育生活幸福感的構成,并從教師教育生活的實際出發(fā),探究滿足教師教育生活幸福感的方式,在理論上有助于增進人們對教師教育生活的理解,在實踐上有助于增進教師教育生活的幸福和學生教育生活的幸福。教師教育生活的幸福感主要由健康感、自主感、公正感、道德感、成就感、融洽感、歸宿感構成。滿足和增強教師教育生活的幸福感,應采取減輕教師工作負擔、促進教育的均衡發(fā)展、減少對教育教學活動的外在干預和實行民主化的學校管理、建設純粹化師生關系等措施。
[Abstract]:Happiness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general need to get a degree of satisfaction the pleasant state.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omposit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al life happiness, and starting from the actual life of teacher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meet the well-being, help to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eacher education of life in theory, help to improve teachers' education and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life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er education happiness. Happiness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sense of well-being, sense of autonomy, justice, morality, sense of achievement, sense of harmony, a sense of belonging. Meet and enhance teachers' educational life happiness, should be taken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teachers and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reducing external interference on the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ool democratic manag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pur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other measures.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現代教育研究與開發(fā)中心;
【分類號】:G45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祥明;重建教育質量評價觀[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3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立新;改革傳統教學模式 推進創(chuàng)新教育[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2 陳正華,賀軼玲;論道德交往與學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3 張尚兵,張尚武;個性化教育特征與實施途徑[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4 馬叔平;致力于建設 學習化社會──北京成人教育回顧與展望[J];北京成人教育;1998年10期
5 紀軍;試論大學在成人教育發(fā)展中的角色[J];北京成人教育;2001年12期
6 許建中;教會學生評改作文問對——語文自主學習策略指導舉隅[J];保定師專學報;2001年01期
7 郭勝利,于淑平;目標設置理論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8 魯雷;論高等教育中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S1期
9 陳春萍,龍靜云;論高校人力資源管理的倫理原則[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10 李和佳,吳衛(wèi)豐;論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歸——從胡塞爾生活世界理論談起[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曾鷹;;現代性悖論與技術文化的批判策略探略[A];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與和諧社會建設研究——第二屆全國“科技與社會發(fā)展”中青年南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趙紅亞;;試論學習型社會大學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年會暨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7年
3 儀淑麗;;網絡教育時代的教師角色重構[A];“職業(yè)教育與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研討會暨第十三次職業(yè)教育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汪堅;;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不良行為的疏導與矯治的實踐研究[A];全國德育教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希希;論有效的課堂交往[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常晉芳;網絡哲學引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3 胡波;社會理想境界論綱[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黃忠敬;知識·權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傅建明;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6 周建平;追尋教學道德[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7 高偉;生存論教育哲學發(fā)凡[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8 崔景貴;解讀心理教育:多學科的視野[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9 郭長江;中國近現代科學教育變革的文化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馬和民;社會化危機及其出路[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褚華;創(chuàng)建“交往”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新形態(tài)[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吳武洲;從幽婉的情思到哲學的冥想[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吳燕;哲學向生活世界的回歸——馬克思感性世界理論的初步構建[D];黑龍江大學;2001年
4 程紅艷;生命與教育——呼喚教育的生命意識[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劉超良;類精神:當代教育的應然追求[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余云華;“中學科技活動課”教學模式及其評價體系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張德明;拯救靈魂:穆旦詩歌的宗教內涵[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8 熊穎;初中物理“情—境”教學的研究及實踐[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楊超;里考納品格教育思想述評[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10 林貴福;構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的理論和實踐探討[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胡赤弟;教育質量:政府與學校的責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2 邱梅生;大眾化高等教育質量研究綜述[J];江蘇高教;200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全華;;教師教育生活幸福感的構成與滿足方式[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周素梅;;教育人生論略[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3 含章;;幸福我們的教育生活[J];學校管理;2008年01期
4 胡永躍;;如何提高教師的幸福感[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0年09期
5 吳全華;;教師教育生活幸福感的構成因素[J];廣東教育(綜合版);2008年11期
6 ;任仕君:學生幸福的缺失與重建[J];小學德育;2009年03期
7 歐陽惠平;;淺談班主任的幸福感[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19期
8 王祥連;;換一種教育生活的姿態(tài)[J];師道;2009年06期
9 尤今;;木屐[J];小學生作文輔導;2006年Z1期
10 ;注視中的幸福[J];新作文(中考在線);200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范福軍;吳俊;鄔肜肜;;職業(yè)裝色彩對職員幸福感的影響(英文)[A];Proceedings of 2009 International Texti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um[C];2009年
2 葉玉清;陳曉蕾;李靜;;煤礦礦工壓力狀況 心理健康與幸福感的關系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Shenyang)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2010年
3 池麗萍;辛自強;;城市成年人幸福感的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4 李勤;;青島藝術學校教師心身狀況調查報告[A];創(chuàng)新·融合·共享——第五屆北京國際康復論壇論文匯編(下冊)[C];2010年
5 齊國強;董奇;;提升職工幸福感 促企業(yè)和諧發(fā)展[A];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C];2007年
6 席殊;;美麗產業(yè)的文化內核[A];中國企業(yè)家世紀論壇(2007美麗經濟論壇)論文集[C];2007年
7 張航;郭永玉;;感恩的心理學研究[A];“改革開放與心理學”學術研討會——湖北省暨武漢心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張黛茹;;淺析員工幸福與企業(yè)發(fā)展[A];“改革開放與企業(yè)文化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王文增;魏忠鳳;;教師職業(yè)倦怠、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的干預研究[A];第二屆中青年心理衛(wèi)生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古城幸子;XZ本千惠子;木下香織;平松喜美子;;接受護理教育的高齡婦女的幸福感和生活經歷[A];第七屆中日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朱永新;幸福感比學習成績更重要[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小林;學會享受“幸福感”[N];中國消費者報;2003年
3 ;全球女性幸福感現在超過男性[N];中國婦女報;2008年
4 記者 陳鵬;十城獲選200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5 中國網記者 李剛;長春被評“最具幸福感的城市”[N];吉林日報;2008年
6 記者 楊蓓;市民熱情成就“幸福昆明”[N];昆明日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肖昌琦;幸福之花綻放彭城[N];徐州日報;2008年
8 ;天津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N];天津日報;2008年
9 記者角致偉;我市榮膺“200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N];唐山勞動日報;2008年
10 記者 李曉玲 黃琪晨 劉三琴;佛山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N];南方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曉明;主體幸福感模型的理論建構[D];吉林大學;2011年
2 李政濤;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易東平;救人救己與害人害己[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張登浩;基層黨政干部的人格特質、成就動機與幸福感[D];北京大學;2008年
5 田若飛;社會控制論視角下的教育與幸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許新海;教育生活之危機與救贖[D];蘇州大學;2009年
7 邱林;人格特質影響情感幸福感的機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吳麗;失地農民幸福感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9 耿曉偉;決策的經驗效用判斷偏差的機制及校正[D];浙江大學;2007年
10 韓承敏;教育隨筆的哲學思考[D];蘇州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閆榮霞;高校課堂教學中師生幸福感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蔣莉;康定縣小學教師幸福感調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金鳳;山東農村老年人的幸福感[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4 楊衛(wèi)忠;江陰市農村高中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現狀調查與提升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吳美蘭;農村中學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張艷;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笪邦印;民生建設中的農民工幸福感研究[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0年
8 鄭美娟;大學生幸福感結構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青華;社會幸福感心理結構的跨群體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10 羅t
本文編號:17598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jgkg/1759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