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印書館“大學叢書”出版研究(1932-1949)
發(fā)布時間:2021-07-09 15:10
商務印書館自1897年建館以來,一直以啟發(fā)民智、教育救國為心愿,致力于促進我國的學術獨立和學術自強,為我國近代教育事業(yè)踐行了諸多實踐、付出了很大的心血。隨著我國近代基礎教育的不斷完善,以及高等教育的興起,商務印書館將出版教科書的戰(zhàn)略對象轉到了大學,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大學叢書”應運而生,這既是商務印書館在系統(tǒng)編印出版大學教材方面的首次嘗試,同時也迎來了我國近代高等教育領域大學教材的繁榮。通過細細探尋商務印書館編印出版“大學叢書”的實踐,分析其在歷史上產生的深遠影響,以及存在的問題和局限,可以為當今大學教材編印出版提供一些前人的經驗和教訓。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個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從我國近代教育發(fā)展環(huán)境及商務印書館自身出版情況出發(fā),分析推動“大學叢書”產生的原因。首先,我國高等教育的穩(wěn)步發(fā)展使得大學數(shù)量和學生數(shù)量顯著增加,刺激了對大學教材的需求;其次,我國近代大學教育中普遍依賴的西文教材弊端的日益顯現(xiàn),學界對本土教材的需求日漸強烈;再次,學界關于“教科書中國化”的口號日盛;最后,商務印書館憑借其“學術獨立”的方針和“教育救國”的夙愿,承擔起出版我國第一套系統(tǒng)的本土大學教材的重任。第二...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綜述及評述
(五)研究思路、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點、難點及擬創(chuàng)新點
一、“大學叢書”出版的動因
(一)高等教育的穩(wěn)步發(fā)展對大學教材編印出版的刺激
(二)使用外文原版教材的局限
(三)學界關于教科書中國化的呼吁
(四)商務印書館之“學術獨立”宏愿
二、“大學叢書”出版的實踐
(一)“大學叢書”委員會的成立
(二)教材科目的全面擬定
(三)與各學術團體簽訂契約
(四)“大學叢書”的陸續(xù)出版及使用
三、“大學叢書”出版的歷史反思
(一)“大學叢書”出版的積極影響
(二)“大學叢書”出版存在的問題
四、“大學叢書”出版的當代啟示
(一)促進教材質量提升
(二)鼓勵專家編撰教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提升大學教材編寫質量的有效措施[J]. 馮寧寧. 傳播力研究. 2019(09)
[2]教材審定制度的法律問題研究[J]. 張惠虹. 全球教育展望. 2019(03)
[3]試論新時代大學出版社高校教材建設新思路[J]. 藥蓉. 中國出版. 2018(21)
[4]“部定大學用書”的編輯與民國高等教育(1940-1949)[J]. 張林,烏力吉. 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05)
[5]經典的另一面——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的諸日譯本[J]. 馬恒,房鑫亮.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07)
[6]20世紀上半葉商務印書館與中國教育學發(fā)展研究[J]. 侯懷銀,李艷莉. 教育研究. 2017(07)
[7]民國時期大學教科書的“中國化”(1931—1937)——以物理教科書為中心[J]. 張林,特古斯.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6(12)
[8]民國大學教材出版的緣起及特點探究[J]. 楊軍. 出版廣角. 2016(17)
[9]商務印書館“大學叢書”研究綜述[J]. 王友富.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15(05)
[10]近代中國大學教育學學科課程設置進路論略[J]. 項建英. 高教探索. 2015(07)
博士論文
[1]民國時期大學物理教材的編譯(1912-1949)[D]. 張林.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8
[2]新中國教科書制度研究[D]. 李水平.湖南師范大學 2014
[3]民國大學中文學科講義研究[D]. 金鑫.南開大學 2014
[4]中國近代大學教科書發(fā)展歷程研究[D]. 李金航.蘇州大學 2013
[5]教科書審查法律制度研究[D]. 王郢.西南大學 2009
[6]中國近代教科書研究[D]. 畢苑.北京師范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民國時期大學教員升等研究[D]. 李齊.南京大學 2017
[2]我國高校教授職稱評定標準問題研究[D]. 程思旭.浙江師范大學 2017
[3]《國文百八課》選文特點研究[D]. 陶玥.淮北師范大學 2016
[4]近代留學教育對中國大學教育的影響[D]. 樂生發(fā).湖南師范大學 2014
[5]高校教材出版問題研究[D]. 李冰.河南大學 2012
[6]京師大學堂教科書編譯研究[D]. 徐國萍.北京印刷學院 2009
[7]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高校教材建設研究[D]. 朱玉琴.湖南農業(yè)大學 2009
[8]文明書局教科書出版研究[D]. 張梅.天津師范大學 2008
[9]留美學生與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D]. 耿金龍.河北大學 2006
[10]《大學叢書》譯著研究初探[D]. 喬秀云.東華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73980
【文章來源】:西南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綜述及評述
(五)研究思路、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六)研究重點、難點及擬創(chuàng)新點
一、“大學叢書”出版的動因
(一)高等教育的穩(wěn)步發(fā)展對大學教材編印出版的刺激
(二)使用外文原版教材的局限
(三)學界關于教科書中國化的呼吁
(四)商務印書館之“學術獨立”宏愿
二、“大學叢書”出版的實踐
(一)“大學叢書”委員會的成立
(二)教材科目的全面擬定
(三)與各學術團體簽訂契約
(四)“大學叢書”的陸續(xù)出版及使用
三、“大學叢書”出版的歷史反思
(一)“大學叢書”出版的積極影響
(二)“大學叢書”出版存在的問題
四、“大學叢書”出版的當代啟示
(一)促進教材質量提升
(二)鼓勵專家編撰教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提升大學教材編寫質量的有效措施[J]. 馮寧寧. 傳播力研究. 2019(09)
[2]教材審定制度的法律問題研究[J]. 張惠虹. 全球教育展望. 2019(03)
[3]試論新時代大學出版社高校教材建設新思路[J]. 藥蓉. 中國出版. 2018(21)
[4]“部定大學用書”的編輯與民國高等教育(1940-1949)[J]. 張林,烏力吉. 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05)
[5]經典的另一面——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的諸日譯本[J]. 馬恒,房鑫亮.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07)
[6]20世紀上半葉商務印書館與中國教育學發(fā)展研究[J]. 侯懷銀,李艷莉. 教育研究. 2017(07)
[7]民國時期大學教科書的“中國化”(1931—1937)——以物理教科書為中心[J]. 張林,特古斯.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16(12)
[8]民國大學教材出版的緣起及特點探究[J]. 楊軍. 出版廣角. 2016(17)
[9]商務印書館“大學叢書”研究綜述[J]. 王友富. 山東圖書館學刊. 2015(05)
[10]近代中國大學教育學學科課程設置進路論略[J]. 項建英. 高教探索. 2015(07)
博士論文
[1]民國時期大學物理教材的編譯(1912-1949)[D]. 張林.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8
[2]新中國教科書制度研究[D]. 李水平.湖南師范大學 2014
[3]民國大學中文學科講義研究[D]. 金鑫.南開大學 2014
[4]中國近代大學教科書發(fā)展歷程研究[D]. 李金航.蘇州大學 2013
[5]教科書審查法律制度研究[D]. 王郢.西南大學 2009
[6]中國近代教科書研究[D]. 畢苑.北京師范大學 2004
碩士論文
[1]民國時期大學教員升等研究[D]. 李齊.南京大學 2017
[2]我國高校教授職稱評定標準問題研究[D]. 程思旭.浙江師范大學 2017
[3]《國文百八課》選文特點研究[D]. 陶玥.淮北師范大學 2016
[4]近代留學教育對中國大學教育的影響[D]. 樂生發(fā).湖南師范大學 2014
[5]高校教材出版問題研究[D]. 李冰.河南大學 2012
[6]京師大學堂教科書編譯研究[D]. 徐國萍.北京印刷學院 2009
[7]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高校教材建設研究[D]. 朱玉琴.湖南農業(yè)大學 2009
[8]文明書局教科書出版研究[D]. 張梅.天津師范大學 2008
[9]留美學生與中國高等教育近代化[D]. 耿金龍.河北大學 2006
[10]《大學叢書》譯著研究初探[D]. 喬秀云.東華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739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2739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