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16 15:50
革命是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關鍵詞。在苦難而又輝煌的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革命文化是最璀璨奪目、鼓舞斗志和洗禮精神的文化景觀。在革命前,革命文化是發(fā)出革命先聲和引領革命斗爭的思想武器,在革命中,革命文化是激發(fā)革命熱忱和磨礪革命意志的精神密碼。正是有了革命文化的滋養(yǎng),才鍛造了一大批“特殊材料”制成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以及以往任何一個政治團體都無法比擬的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文化聯(lián)系著中國共產(chǎn)黨的歷史和未來。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期,但也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zhàn)和考驗。從革命文化中感悟歷史、永葆初心,有助于堅定共產(chǎn)黨人的理想信念,始終保持黨對人民群眾的赤子之情。習近平多次講到要發(fā)揚好紅色傳統(tǒng),傳承好紅色基因。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提出了“繼承革命文化”的重大課題。繼承革命文化是新時代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也是他們筑牢信仰根基、涵育道德品質(zhì)的精神營養(yǎng)。新時代大學生要自覺接受革命文化教育,不斷增強對革命文化的理性認知和情感認同,才能使革命文化成為打造“時代新人”理想人格的重要文化標識。本文立足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在闡釋革命文化的理論內(nèi)...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8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目的
1.2 選題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研究現(xiàn)狀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3.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獻分析方法
1.4.2 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方法
1.4.3 比較研究方法
1.4.4 跨學科研究方法
1.5 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革命文化與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
2.1 革命文化概述
2.1.1 文化與革命文化
2.1.2 革命文化的孕育與發(fā)展
2.1.3 革命文化的特征
2.2 革命文化的歷史價值
2.2.1 指引中國革命贏得勝利的文化支撐
2.2.2 塑造黨和人民精神家園的堅強基石
2.2.3 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的歷史資源
2.3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內(nèi)涵
2.3.1 革命文化教育的含義
2.3.2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時代內(nèi)涵
2.3.3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3章 新時代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jù)
3.1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論基礎
3.1.1 無產(chǎn)階級歷史使命的理論
3.1.2 意識形態(tài)灌輸理論
3.1.3 人的發(fā)展理論
3.2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歷史考察和基本經(jīng)驗
3.2.1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歷史考察
3.2.2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經(jīng)驗
3.3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時代需求
3.3.1 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3.3.2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3.3 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
第4章 新時代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現(xiàn)實審視
4.1 大學生革命文化認同的狀況
4.1.1 革命文化認同的內(nèi)涵及影響因素
4.1.2 大學生革命文化認同面臨的挑戰(zhàn)
4.2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現(xiàn)狀與反思
4.2.1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實施與成效
4.2.2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困境
4.3 制約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實效性的主要因素
4.3.1 對大學生思想狀況和教育規(guī)律的把握不夠
4.3.2 對大學生自主選擇和自我教育的激發(fā)不強
4.3.3 高校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
第5章 新時代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
5.1 革命歷史教育
5.1.1 革命歷史進程教育
5.1.2 革命歷史經(jīng)驗和歷史價值教育
5.1.3 革命英雄教育
5.2 革命理想教育
5.2.1 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教育
5.2.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
5.3 革命傳統(tǒng)教育
5.3.1 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
5.3.2 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
5.3.3 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
5.4 革命精神教育
5.4.1 對黨忠誠的教育
5.4.2 勇于擔當?shù)慕逃?br> 5.4.3 為民服務的教育
5.4.4 艱苦奮斗的教育
5.4.5 開拓創(chuàng)新的教育
5.4.6 嚴守紀律的教育
第6章 新時代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徑
6.1 暢通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6.1.1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6.1.2 開設革命文化教育的特色課程
6.1.3 發(fā)揮“課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6.2 拓展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陣地
6.2.1 融入高校黨團組織活動和學生社團活動
6.2.2 鼓勵并指導大學生參與革命文化學術研究活動
6.2.3 廣泛開展革命文化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6.3 利用革命文化發(fā)展的社會資源
6.3.1 重視革命歷史遺跡的開發(fā)與保護
6.3.2 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革命文化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開發(fā)成果
6.3.3 發(fā)揮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文藝精品的教育功能
6.4 增強革命文化教育的時代特色
6.4.1 推動革命文化的“微傳播”
6.4.2 促進革命文化傳承的當代話語轉(zhuǎn)換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以及參加科研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新時代青年的理想人格建設[J]. 冀建峰,李鴻凱.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9(04)
[2]改革開放40年來關于革命文化概念、價值、發(fā)展的研究[J]. 王曉麗,王俊飛. 湖北社會科學. 2018(07)
[3]論中國革命精神的內(nèi)涵和時代價值及弘揚路徑[J]. 李楊,張吉雄. 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3)
[4]“紅色革命文化”對大學生思想引領的價值與路徑探析——以濰坊學院為例[J]. 王倫剛. 高校輔導員學刊. 2018(04)
[5]革命文化: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可或缺的重要載體[J]. 田旭明.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8(08)
[6]增強大學生革命精神教育內(nèi)容協(xié)同性的對策[J]. 董翼,馮瑩.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6)
[7]以紅色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為載體的紅色文化傳播研究[J]. 易修政,盧麗剛. 紅色文化學刊. 2018(02)
[8]中國革命精神研究述評[J]. 彭蓉. 紅色文化學刊. 2018(02)
[9]革命文化融入立德樹人實踐的價值意蘊及實現(xiàn)路徑[J]. 朱志明,歐陽秀敏.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5)
[10]論美國思想政治教育之“名”[J]. 任志鋒. 教學與研究. 2018(04)
博士論文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問題研究[D]. 范曉峰.東北師范大學 2018
[2]中國共產(chǎn)黨文化自強路徑研究[D]. 戴劍飛.西南交通大學 2015
[3]紅色文化研究[D]. 劉琨.遼寧大學 2015
[4]紅色文化基本問題研究[D]. 周宿峰.吉林大學 2014
[5]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有效實現(xiàn)研究[D]. 聶國林.南昌大學 2013
[6]論紅色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D]. 李霞.中南大學 2013
[7]中國近現(xiàn)代革命文化基本問題研究[D]. 雷家軍.東北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2981101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182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目的
1.2 選題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研究現(xiàn)狀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3.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獻分析方法
1.4.2 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方法
1.4.3 比較研究方法
1.4.4 跨學科研究方法
1.5 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革命文化與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
2.1 革命文化概述
2.1.1 文化與革命文化
2.1.2 革命文化的孕育與發(fā)展
2.1.3 革命文化的特征
2.2 革命文化的歷史價值
2.2.1 指引中國革命贏得勝利的文化支撐
2.2.2 塑造黨和人民精神家園的堅強基石
2.2.3 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的歷史資源
2.3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內(nèi)涵
2.3.1 革命文化教育的含義
2.3.2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時代內(nèi)涵
2.3.3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3章 新時代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jù)
3.1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理論基礎
3.1.1 無產(chǎn)階級歷史使命的理論
3.1.2 意識形態(tài)灌輸理論
3.1.3 人的發(fā)展理論
3.2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歷史考察和基本經(jīng)驗
3.2.1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歷史考察
3.2.2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經(jīng)驗
3.3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時代需求
3.3.1 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3.3.2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3.3 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自信
第4章 新時代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現(xiàn)實審視
4.1 大學生革命文化認同的狀況
4.1.1 革命文化認同的內(nèi)涵及影響因素
4.1.2 大學生革命文化認同面臨的挑戰(zhàn)
4.2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現(xiàn)狀與反思
4.2.1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實施與成效
4.2.2 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困境
4.3 制約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實效性的主要因素
4.3.1 對大學生思想狀況和教育規(guī)律的把握不夠
4.3.2 對大學生自主選擇和自我教育的激發(fā)不強
4.3.3 高校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
第5章 新時代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
5.1 革命歷史教育
5.1.1 革命歷史進程教育
5.1.2 革命歷史經(jīng)驗和歷史價值教育
5.1.3 革命英雄教育
5.2 革命理想教育
5.2.1 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教育
5.2.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
5.3 革命傳統(tǒng)教育
5.3.1 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
5.3.2 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
5.3.3 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
5.4 革命精神教育
5.4.1 對黨忠誠的教育
5.4.2 勇于擔當?shù)慕逃?br> 5.4.3 為民服務的教育
5.4.4 艱苦奮斗的教育
5.4.5 開拓創(chuàng)新的教育
5.4.6 嚴守紀律的教育
第6章 新時代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路徑
6.1 暢通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渠道
6.1.1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6.1.2 開設革命文化教育的特色課程
6.1.3 發(fā)揮“課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6.2 拓展大學生革命文化教育的主陣地
6.2.1 融入高校黨團組織活動和學生社團活動
6.2.2 鼓勵并指導大學生參與革命文化學術研究活動
6.2.3 廣泛開展革命文化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6.3 利用革命文化發(fā)展的社會資源
6.3.1 重視革命歷史遺跡的開發(fā)與保護
6.3.2 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革命文化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的開發(fā)成果
6.3.3 發(fā)揮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文藝精品的教育功能
6.4 增強革命文化教育的時代特色
6.4.1 推動革命文化的“微傳播”
6.4.2 促進革命文化傳承的當代話語轉(zhuǎn)換
結束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以及參加科研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新時代青年的理想人格建設[J]. 冀建峰,李鴻凱.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9(04)
[2]改革開放40年來關于革命文化概念、價值、發(fā)展的研究[J]. 王曉麗,王俊飛. 湖北社會科學. 2018(07)
[3]論中國革命精神的內(nèi)涵和時代價值及弘揚路徑[J]. 李楊,張吉雄. 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3)
[4]“紅色革命文化”對大學生思想引領的價值與路徑探析——以濰坊學院為例[J]. 王倫剛. 高校輔導員學刊. 2018(04)
[5]革命文化: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可或缺的重要載體[J]. 田旭明.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8(08)
[6]增強大學生革命精神教育內(nèi)容協(xié)同性的對策[J]. 董翼,馮瑩.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6)
[7]以紅色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為載體的紅色文化傳播研究[J]. 易修政,盧麗剛. 紅色文化學刊. 2018(02)
[8]中國革命精神研究述評[J]. 彭蓉. 紅色文化學刊. 2018(02)
[9]革命文化融入立德樹人實踐的價值意蘊及實現(xiàn)路徑[J]. 朱志明,歐陽秀敏. 思想教育研究. 2018(05)
[10]論美國思想政治教育之“名”[J]. 任志鋒. 教學與研究. 2018(04)
博士論文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問題研究[D]. 范曉峰.東北師范大學 2018
[2]中國共產(chǎn)黨文化自強路徑研究[D]. 戴劍飛.西南交通大學 2015
[3]紅色文化研究[D]. 劉琨.遼寧大學 2015
[4]紅色文化基本問題研究[D]. 周宿峰.吉林大學 2014
[5]紅色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有效實現(xiàn)研究[D]. 聶國林.南昌大學 2013
[6]論紅色資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D]. 李霞.中南大學 2013
[7]中國近現(xiàn)代革命文化基本問題研究[D]. 雷家軍.東北師范大學 2009
本文編號:29811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811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