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情感教育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當代大學生情感教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受當今各種價值體系和社會思潮對思想文化領域的沖擊,當代大學生極易產(chǎn)生價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親情觀念淡化、社會責任感缺乏與生命價值弱化等問題。當遇到問題無法接受和適應時,大學生有時會采用極端的方法去逃避生活,由此引發(fā)了一系列諸如自殺、他殺、校園暴力等悲劇,這為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會敲響了警鐘。在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guān)懷的全球教育改革浪潮的驅(qū)動下,我國要想實現(xiàn)教育的根本目的,促進人的全面健康發(fā)展,就必須將情感融于教育,開展積極的情感教育,培養(yǎng)教育對象積極的情感。因此,研究當代大學生情感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具有重要的意義。全文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闡述了情感教育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梳理歸納了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說明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創(chuàng)新之處。第二部分為情感教育概述,界定了關(guān)于情感與情感教育的基本含義,并闡述了情感教育的分類及其特征,為進一步研究情感教育的相關(guān)問題做理論鋪墊。第三部分為當代大學生情感教育的綜合分析,主要通過對調(diào)查問卷數(shù)據(jù)的整理,分析了目前情感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部分教育者的情感修養(yǎng)不高、情感教育內(nèi)容不完善、情感教育方法陳舊、情感教育環(huán)境待優(yōu)化和情感教育對象的主體地位不突出;并從主、客觀兩方面說明了當代大學生情感教育中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為加強當代大學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指出情感教育者要突破思維固化的藩籬,加強情感投入;情感教育內(nèi)容要不斷豐富,增強實效性和連貫性;情感教育方法要與時俱進,推動“互聯(lián)網(wǎng)+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環(huán)境要不斷優(yōu)化,使學校、家庭與社會形成有效的情感教育合力;教育對象要利用情感教育審視自己,并化“自省”為行動的力量。
【關(guān)鍵詞】:大學生 情感 情感教育 互聯(lián)網(wǎng)+情感教育
【學位授予單位】:中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4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緒論10-20
-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10-13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義11-13
- 1.2 文獻綜述13-16
-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3-14
-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4-16
- 1.3 基本思路與研究方法16-18
- 1.3.1 基本思路16-18
- 1.3.2 研究方法18
- 1.4 本文創(chuàng)新點18-20
- 1.4.1 現(xiàn)有研究不足之處18-19
- 1.4.2 本文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19-20
- 2.情感教育概述20-27
- 2.1 基本概念20-22
- 2.1.1 情感的界定20-21
- 2.1.2 情感教育的界定21-22
- 2.2 大學生情感教育的類別22-24
- 2.2.1 情感互動教育23
- 2.2.2 情感體驗教育23-24
- 2.2.3 情感自控教育24
- 2.3 大學生情感教育的特征24-27
- 2.3.1 指引性25
- 2.3.2 內(nèi)隱性25
- 2.3.3 轉(zhuǎn)化性25-27
- 3.大學生情感教育的綜合分析27-49
- 3.1 調(diào)查對象及實施過程27
- 3.2 大學生情感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27-46
- 3.2.1 部分教育者的情感修養(yǎng)不高28-32
- 3.2.2 情感教育內(nèi)容不完善32-37
- 3.2.3 情感教育方法陳舊37-38
- 3.2.4 情感教育環(huán)境待優(yōu)化38-44
- 3.2.5 教育對象的主體地位不突出44-46
- 3.3 大學生情感教育存在主要問題的原因分析46-49
- 3.3.1 主觀原因47-48
- 3.3.2 客觀原因48-49
- 4.加強大學生情感教育的對策49-65
- 4.1 增強教育者的情感修養(yǎng)49-52
- 4.1.1 突破思維固化的藩籬49-51
- 4.1.2 增加教育者的情感投入51-52
- 4.2 完善情感教育內(nèi)容52-54
- 4.2.1 拓展情感教育內(nèi)容的豐富性53
- 4.2.2 增強情感教育內(nèi)容的實效性53-54
- 4.2.3 把握情感教育內(nèi)容的連貫性54
- 4.3 創(chuàng)新情感教育方法54-57
- 4.3.1 改變傳統(tǒng)情感教育方式54-55
- 4.3.2 推動“互聯(lián)網(wǎng)+情感教育”55-57
- 4.4 優(yōu)化情感教育環(huán)境57-62
- 4.4.1 學校教育是關(guān)鍵57-59
- 4.4.2 家庭教育是紐帶59-61
- 4.4.3 社會教育是保障61-62
- 4.5 突出情感教育對象的主體地位62-65
- 4.5.1 促進大學生的“自省”62-63
- 4.5.2 化“自省”為行動63-65
- 結(jié)語65-66
- 附錄66-71
- 參考文獻71-74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74-75
- 致謝75-7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耿衛(wèi)華;;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探究——以思想政治教育者層面為主要對象[J];考試周刊;2016年12期
2 潘麗萍;顏志強;;“90”后大學生的國家情感探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年09期
3 李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5年06期
4 劉曉娟;;情感教育作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探究[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5 田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探析[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4年04期
6 李慶華;聶穎;;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探微[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年03期
7 張月;周建華;夏小華;馬玉海;;情感教育:在大學生中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手段[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2年01期
8 黃發(fā)明;;用合命題解讀《生活與哲學》摭談[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2年Z1期
9 褚惠萍;;大學生情感教育研究[J];江蘇高教;2012年01期
10 鄒國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情感互動效應及其實現(xiàn)[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何會寧;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大學生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闞莉薪;大學生“愛的系列”情感教育探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2 朱紅;論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馮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4 鄧璨;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1年
5 姚俊華;基于信息技術(shù)的情感教育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瑞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高立娟;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賈晉霞;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劉巍;論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教育模式及其運行策略[D];西南大學;2010年
10 陳小龍;當代大學生情感教育的哲學思考[D];廣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關(guān)鍵詞:當代大學生情感教育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86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78624.html